第二章病危獲救(1 / 3)

第二章病危獲救

?劉秀騎著牛與大家一起行了十日,臉皆曬成古銅色才到蔡州。劉歙找到店鋪讓店主燒了鍋開水,大家都忙得拿碗去打水喝。劉秀的坐騎臥在院內連尾巴也不搖動一下,他找了個木盆打了些涼水端到牛旁,牛將頭伸到盆中用舌條舔了幾下又回頭不動了。劉秀急得哭著去找叔叔劉歙,不料和搶著打水的家丁碰個滿麵,開水燙傷了端水的家丁,也燙傷了自己的腳。劉良撥開人群找到劉秀,劉秀見到大伯開口就說“大伯!牛臥倒地上不動,我給打得水也不喝,快去看看吧”。

劉良疾步來到牛旁,用手摸摸牛的後耳根不見發燒,知道是累的原因才放心。劉良轉身吩咐家丁打些草放到牛旁,劉秀也顧不上腳被燙傷的疼痛在一旁守著,直到牛開始吃草方肯離去。

吃過晚飯,劉秀來到劉歙的鋪上躺下,大概是由於過於疲勞的緣故,好久都未能入睡。“叔叔給我講講這裏的事”!劉秀說著,又向叔叔身邊擠了擠。

劉歙略加思索說:

“這個地方很有名氣,是秦朝丞相李斯的故鄉。早年,李斯去宿舍廁所中,發現老鼠盡吃些不幹淨的東西,倘若有人或狗隻走近,老鼠還被嚇得屢屢地逃跑。後來,李斯進入公家的倉庫內,發現老鼠正在吃糧食卻毫無畏懼。原來居住在大房子裏的老鼠,沒有被人或狗驚擾的擔心。對此,李斯有感而發,歎道:‘一個人賢德或不賢德,就像老鼠那樣,看他處在什麼環境罷了’!

李斯青年時期為改變自己的環境,決心從師荀卿學習帝王之術,後來他從楚國去齊國從師荀卿,在齊國學成以後決定入秦。臨行之前,荀卿問李斯‘為什麼要到秦國去’?

李斯回答:‘幹事業都有一個時機問題,現在各國都在爭雄,這正是立功成名的好機會。秦國雄心勃勃,想奮力一統天下,到那裏可以大幹一場。人生在世,卑賤是最大的恥辱,窮困是莫大的悲哀。一個人總處於卑賤窮困的地位,那是會令人譏笑的。不愛名利,無所作為,並不是讀書人的想法。所以,我要到秦國去’

李斯初到秦國,被呂不韋重用,任以郎官,從此他有了接近秦王的機會。

一次,李斯遇見了秦王,上前畢恭畢敬的對秦王說:‘凡是幹成事業的人,都必須要抓住時機。過去秦穆公時雖然很強,但未能完成統一大業,原因是時機還不成熟。自秦孝公以來,周天子徹底衰落下來,各諸侯國之間連年戰爭,秦國才乘機強大起來。現在秦國力量強大,大王賢德,消滅六國如同掃除灶上的灰塵那樣容易,現在是完成帝業,統一天下的最好時機,千萬不能錯過”並提出消滅六國的順序和計劃,應先從韓國開始,防止別國占了先機’

秦王聽後很賞識李斯的才能,因而提拔李斯為長史。

後來李斯又勸說秦王:‘諸侯國的名士,秦國可以派人用金銀珠寶進行賄賂交好,為我所用;至於不肯接受秦國賄賂的頑固分子,則以利劍刺之。這樣做的目的,可以離間諸侯國的君臣關係,讓諸侯國君失去左右膀’

秦王采納了李斯的建議,派良將與李斯一起,持金玉遊說關東六國,離間各國君臣,效果果然很好,秦王很滿意又任李斯為客卿?。

秦王政十年(前237年)下令驅逐六國客卿。李斯知道後給秦王上《諫逐客書》阻止,他在《諫逐客書》是這樣寫的:

?聽說朝中的官員在商議驅逐客卿的事,我私下認為這樣做錯了。

?過去秦穆公求士,從西戎得到了由餘,從宛地得到百裏奚,從宋迎來蹇叔,從晉招來丕豹、公孫支。這五人,並不生長在秦國,可穆公重用他們,結果吞並了二十個小國,使秦稱霸西戎。孝公推行商鞅的變法之策,改變了秦國落後的風俗,人民因此殷盛,國家因此富強,百姓甘心為國效力,諸侯各國歸附聽命;又大敗楚、魏兩國的軍隊,攻取了千裏土地,至今還鞏固地統治著。秦惠王采用張儀的連橫之計,攻占了洛陽一帶的地方;往西吞並了巴、蜀,往北獲取了上郡,往南奪取了漢中,並吞了九夷的土地,控製住楚地鄢、郢;往東占據險要的虎牢和肥沃的土地。於是瓦解了六國的合縱,使他們都事奉秦國,功效一直延續至今。昭王得到雎範,廢掉了穰侯,驅逐了華陽君,增強、鞏固了王室的權力,堵塞了權貴壟斷政治的局麵,逐步侵吞諸侯,使秦成就帝業。這四位國君,都因任用客卿而獲得成功。

?由此看來,客卿們有什麼對不起秦國的呢?假使這四位國君拒絕客卿、閉門不納,疏遠外來之土而不用,就不會使秦國富強,秦國也不會有強大的威名。

?現在陛下羅致昆山的美玉,宮內有隨侯之珠,和氏之璧,衣飾上綴著光如明月的寶珠,身上佩帶著象征天時、地利、人和的太阿寶劍,乘坐的是名貴的纖離馬,樹立的是以翠鳳羽毛為飾的旗子,陳設的是蒙著靈鼉之皮的好鼓。這些寶貴之物,沒有一種是秦國產的,而陛下卻很喜歡它們,這是為什麼呢?

?如果一定是秦國出產的才許可采用,那麼夜光寶玉決不會成為秦廷的裝飾;犀角、象牙雕成的器物,也不會成為陛下的玩好之物;鄭、衛二地能歌善舞的女子,也不會填滿陛下的**;北方的名驥良馬,也不會充實到陛下的馬房;江南的金錫不會為陛下所用,西蜀的丹青不會作成為彩飾,用以裝飾**。廣充侍妾、爽心快意、悅入耳目的所有這些都要是秦國生長、生產的,然後才可用的話,那麼點綴有珠寶的簪子,耳上的玉墜,絲織的衣服,錦繡的裝飾,就都不會進獻到陛下麵前;那些閑雅變化而能隨俗推移的妖冶美好的佳麗,也不會立於陛下的身旁。

?那敲擊瓦器,拍髀彈箏,烏烏呀呀地歌唱,能快人耳目的,確真是秦國的地道音樂了;那鄭、衛桑間的歌聲,《昭虞》《武象》等樂曲,可算是外國的音樂了。如今陛下卻拋棄了秦國地道的敲擊瓦器,而取用鄭、衛**悅耳之音,不要秦箏而要《昭虞》,這是為什麼呢?難道不是因為外國音樂可以快意,可以滿足耳目官能的需要嗎?

?可現在陛下對用人卻不是這樣,不問是否可用,不管是非曲直,凡不是秦國的客卿都要驅逐。這樣做,說明陛下所看重的隻在珠玉聲色方麵;而所輕視的卻是人民士眾。這是不能用來駕馭天下,製服諸侯的方法啊!

?我聽說地域廣的,糧食必多;國家大的,人民必眾;武器鋒利的,兵士一定勇敢。所以,泰山不拒絕土壤,方能成為巍巍大山;河海不遺棄溪流,方能成為深淵;稱王的人不拋棄民眾,才能表現出他的德行。地不分東西,民不論國籍,一年四季都富裕豐足,鬼神也會降福。這正是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的原因啊!

?現在陛下卻拋棄百姓以幫助敵國,拒絕賓客以壯大諸侯,使天下之士裹足不敢入秦,退出秦國而不敢往秦,這正是人們所說的把糧食送給強盜,把武器借給敵人啊!

?許多東西並不產於秦,然而可當作寶物的卻很多;許多士人都不出生在秦國,可願意對秦盡忠心的卻不少。現在驅逐客卿而幫助敵國,減少本國人口而增加仇人的實力,結果在內使自己虛弱,在外又和各國諸侯結怨,像這樣做而想使國家不陷於危境,是辦不到的。

秦王政看了李斯的《諫逐客書》後,取消了驅逐六國客卿令。堅持任用客卿的政策不變,繼續任用客卿,使各諸侯國的人才湧向秦國,如茅焦、尉繚等,因而讓秦國的政治、經濟、文化迅速發展起來,為成就秦國的霸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不久,秦王政又任命李斯為本朝廷尉?。

秦統一天下後,李斯與王綰、馮劫議定,尊秦王政為皇帝,並製定有關的禮儀製度。秦王政稱帝後認為李斯在滅六國的事業中起到關鍵的作用,任命李斯為丞相。

李斯任丞相後繼續建議秦王政拆除郡縣城牆,銷毀民間兵器;反對分封製,堅持郡縣製;又主張焚燒民間收藏的《詩?》、《?書》等百家語,禁止私學,以加強中央集權的統治,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同時,李斯主張製定法律,統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和貨幣,這些主張均被秦王政采納,並下令在全國實施。李斯在秦國的改革措施開了曆史先河,也是李斯成為千古第一相的原因”

劉歙又講一會兒有關李斯在秦朝改革的事情,見油燈撚子都已撥了第五次,說“今天都很困倦,還是早點休息,明天還要趕路”

劉歙的話音剛落,劉秀緊接著說“好的?”!?叔侄倆無語,熄燈睡覺。

劉秀與往常一樣,並沒有入睡,隻是在獨自思考著李斯的那些建議和主張。秦國朝中並不是沒有人士,而像李斯這樣有勇有謀的大智慧家舌戰群吏,周旋在秦王政和太後之間卻不多見,尤其博得秦王政信任的卻少之又少。李斯的悲劇是因為:沒有是非觀念,背棄自己的楚國而跑到秦國,在秦國取得秦王政的信任後卻辜負秦王政而表現不忠,迫於趙高的淫威患得患失,在他心裏而沒有君主,信奉有奶便是娘的老鼠哲學,參與趙高假托皇帝詔書殺死皇位繼承人扶蘇,使旁庶胡亥繼位,致使其國陷身裂。正像李斯自己所聲稱的“詬莫大於卑賤,而悲莫甚於窮困”從而使其麵對人生重大抉擇而出現錯誤,最終身死族滅?。

早上起床,劉秀跛著腳牽牛上路。劉良看到侄子牽著牛未騎,跑去抱起侄子放到牛背上,劉秀也不好再次推脫,直往宛城前行?。

走了半個月到了宛城,這裏城厚牆高,廊簷參差,屋簷翹仰,店鋪如林,客商卻隻有星星點點。

劉秀隨同劉良一起,來到宛城器鋪旁觀看大刀長矛等。劉良在櫃台上拿起剪刀在自己的頭上剪下一撮發絲,用手捏住放在刀刃上,用口一吹,發絲紛紛飄落到地上,他身不由衷的脫口而出“真乃神器?”!

劉秀隨同大伯一起回到客店。吃飯時,他看到啊媽隻喝了幾口飯湯,便放下了碗。他困惑不解,就去找來大伯和叔叔。

劉良一見樊嫂就問“哪兒不舒服,還是身體哪兒痛?”。

樊嫂隻說“身體哪兒也不痛,隻是腿沒勁?”。

劉良讓弟弟劉歙去找郎中,劉秀也仰著頭對叔叔說“一定要找個好郎中,把媽媽的病治好?”。

劉歙出門打聽到宛城有名的郎中王氏,將王郎中請到店內,為樊嫂把脈診斷。

王郎中看過樊嫂後說“樊嫂脈象紊亂,氣弱,需要調理看看情況,先吃三劑再說,偌病回頭就再吃幾劑”他一邊說著,一邊開出方子遞到劉歙手上。

劉歙接住方子看了看,留住王郎中在店內吃飯。吃飯時,劉秀向王先生說“媽媽病能治好嗎?能很快好起來嗎?王郎中:孩兒求求您,一定要治好媽媽。孩兒這就給您磕頭了”劉秀說著就跪倒地上,給王郎中磕了三個響頭。

王郎中坐在桌上吃飯,並沒在意孩兒,孩兒的突然舉動使他很感意外,忙放下碗筷扶起孩子說“孩兒放心,我一定盡力治好你的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