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畢,劉秀跟著叔叔一直將王郎中送到家,揀好藥才和叔叔一起返回回。王郎中將他們送走以後,在心裏對自己說,這是多麼孝順的孩子啊?!
劉歙按照王郎中的囑托,在店內生火煎好藥,讓劉秀給端去。劉秀將滾燙的藥碗端到媽媽麵前用雙手遞上,樊嫂接過藥碗用舌頭舔了舔,嫌藥很苦,麵部露出為難的表情不想喝。這時,隻見劉秀端起碗,喝了小口說“不苦,郎中說要趁熱喝”樊嫂被孩兒的言行所感動,一口氣將藥喝下肚子?。
晚上,劉歙想,樊嫂病得很重,有幾天都沒有很好吃飯了,去找大哥劉良。他找到大哥說“樊嫂病重,路上煎藥很不方便,還是在宛城住上幾天,等樊嫂將藥吃後看看情況再走不遲?”
?“也隻能這樣,你一會兒通知家丁明天不走了,在這兒暫住三天,都將衣服換洗一下”劉良說完去找劉秀,把劉秀叫到自己的鋪上,睡。
“為媽媽治病花了好多錢吧?等我長大後,一定好好孝敬你和叔叔”劉良聽到侄子的話後,心裏非常高興,卻裝得睡著了。劉秀見大伯不語,又說“這宛城好大吆,城周還有河流,不從城門走卻偷越不過城牆進入城內。聽說百裏奚就出生在這裏”
劉良終於忍耐不住了,說“百裏奚卻可是老婦相認”
劉秀一聽大伯終於開口,緊接著說“快說說,怎麼是老婦相認”
劉良一聽,知道侄子很想知道這事,便開始講起百裏奚老婦相認的經過:
?百裏奚出身奴隸,被買到晉國,秦穆公為與晉國和好,派臣到晉國遊說娶晉國姬女。晉國為加強自己的勢力,同意與秦穆公結盟,將自己的姬女許諾與秦穆公,秦穆公迎娶姬女,百裏奚隨姬女出嫁。百裏奚不願隨行出嫁到秦國去,行止半路偷跑回楚國宛城,在宛城娶杜子為妻,生下一個兒子。
?由於百裏奚家境非常貧寒,但他很想外出幹一番事業,可因他家裏有賢惠的妻子和年幼的兒子讓他放心不下,隻好暫時安守田園。
百裏奚的妻子非同凡響很有見識,深知丈夫的心事,也知道丈夫因牽掛自己娘兒倆才困在家裏,於是便來“趕”丈夫,她對丈夫說:?“?大丈夫不應老在家裏轉圈子,要趁年輕時候幹點大事。您要出去就去吧?”
百裏奚聽了杜子的話深受感動,終於決定出門。
然而,他的仕途並不順利,先後到過齊國、宋國,均無人賞識,又返回家鄉。杜子卻因無法生活逃荒去了,他孑身一人淚流滿麵。在楚國,也沒人用他,隻好靠給人放牛。百裏奚在多年的流浪中,沒有忘記妻子,更沒有忘記妻子對自己的希望?。
一晃就是30年?。
30年的憂患,磨煉了百裏奚的意誌,增長了他的才幹。命運之神終於開始向百裏奚微笑,這匹“千裏馬”被伯樂慧眼相中,秦穆公僅用5張羊皮把百裏奚從楚國贖回,拜為宰相?。
百裏奚當了宰相以後,他想:沒有妻子當年的支持,就沒有今天的百裏奚。所以,他更想念杜子,可杜子又在哪裏呢??
百裏奚做夢也沒想到,杜子就在自己身邊。
原來,自從百裏奚出走以後,杜子也離開了家鄉,她一邊要飯,一邊打聽丈夫的消息。後來杜子聽說秦國的宰相叫百裏奚,就來到秦國,在宰府裏做了洗衣裳的老媽子?。
一天,杜子看到堂上站著的宰相,真得像自己的丈夫百裏奚,她不僅悲喜交集,而且惶恐不安。杜子想,這位宰相和自己的百裏奚究竟是不是同一個人?如果是同一個人,他會不會認自己這個糟糠之妻呢?得用法子試探一下。
於是,杜子來到宰相的堂外唱道:?“?百裏奚,五羊皮,熬白菜,煮小米,灶下沒柴火,劈了門閂燉母雞?”
正在堂上站著的百裏奚聽到此話,一下蒙了。百裏奚想,這不是杜子給我送行時的情景嗎?他立刻跑出堂,一看堂外站著的老婆正是自己朝思暮想的結發妻子。百裏奚一步衝上去抱住杜子,兩位老人抱頭痛哭!
百裏奚與杜子的舉動,驚動了宰相府所有的人,大家都為百裏奚與老婦相認的事讚不絕口。這就是被後世傳為千古美談的“老婦相認?”
“時候不早了,睡吧”劉良說後側身睡了。
可劉秀聽完叔叔的故事,依舊興奮不已,還不能入睡,他思考著百裏奚與杜子這兩個人的情趣與意誌?。
樊嫂將三劑藥吃完了,劉歙見樊嫂的病情回頭,又去請來王郎中給樊嫂瞧瞧。
王郎中看了樊嫂以後,見脈象恢複正常,臉上起色不錯,開口就說“恭喜你有這麼一個孝順孩兒,這下你可以放心的趕路了,再給你開幾劑藥帶在路上吃”
劉秀與前次一樣,將王郎中送回家,說“再見”以後才返回?。
樊嫂的病情好轉以後,劉歙與劉良商議繼續上路,劉良讓家丁盡快收拾行囊準備出發,這時劉歙清點人數卻不見劉演。
樊嫂讓劉秀出門尋找,劉秀問遍了左右鄰舍都說不知,他回店將尋找的情況告訴了啊媽,樊嫂蹙著眉頭說“真不讓人省心?”。
劉良見劉秀出門尋找無果,讓家丁挨著店鋪問,經過家丁一番周折,家丁終於見到劉演從器鋪出來,手中還拿了一把大刀。家丁快步迎上前說“劉演少爺!大家準備出發卻不見你,到處找你,趕快回家吧”
劉演聽後不但不領情,嘴裏還說“我有不是找不著回家”他邊說邊疾步往回趕,家丁隻好緊跟其後?。
劉良見到劉演回來手裏拿著大刀,正是那天自己與劉秀看的那把,上前就問“這把宛刀多少錢??”?劉演一聽大伯問價,不敢說出真相,佝僂著頭不語。劉良又問“你哪來的這麼多錢買刀”
劉演一看大伯兩道濃眉倒豎,心裏很怯,戰戰兢兢的說“我,我,偷家裏的黃,黃金”劉良一聽氣炸了肺,指尖顫了起來,他去打開箱子一看,裏麵的黃金少了一百兩。劉良一轉身,卻不見劉演的影子。而劉演一看大伯生氣的樣子,趁大伯去打開箱子查看時,溜出店躲了起來?。
劉良強壓心頭的怒火,見大家都陸續回店未見劉演,留一家丁在店內,等劉演回店後一起按照指定的路線追趕。他布置妥當以後,就帶領大家踏上了行往淅川的道路。
樊嫂一看,沒見自己的兒子劉演,問起劉良“他大伯,怎麼沒有見劉演呢?”?
?“孩兒一會兒就會追上,他說讓我們先走,自己一定能找到”劉良邊答邊想,不能將實情告訴樊嫂,怕引起樊嫂病情複發。
經過十多天的行走,來到了丹江岸邊。劉秀向丹江水麵望去,一片碧波連天。劉良對劉秀說“這裏北通秦川,南通荊襄,是連接東南與西北的水路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劉秀在大伯話音一落就問“哪我們是要坐船去草橋關嗎?都坐船的話也帶上我的牛嗎”
劉良看著劉秀說“我們帶上牛坐船費用太高,從這裏到草橋關若是用船運牛的話,所花的錢能買一頭,還是將牛在這裏便宜賣掉算了?”
劉秀舍不得將牛便宜賣掉,有不能帶走,他用手不斷地摸著牛的麵部,站在岸邊一語不發。
過了一會兒,來了位船夫李氏,劉秀拉著牛問李氏“大伯,我將牛寄在你家行嗎”
李氏一看這幾頭牛,骨架壯實,蹄子粗大,頭上的一對大龍門角高聳對稱,是個旺主的良畜,就說“那好呀,等你哪年要了你來牽,我家就在岸邊附近的那個村莊”李氏說罷,又用手指了指。
劉秀對李氏說“你等我給大伯回稟以後,我就將牛牽到你家?”。
?“好的”李氏說後就走了。
劉良和劉歙一起去雇請運船,劉秀牽著牛隻好等大伯回來。一直等到深夜,劉秀才見到大伯和叔叔。他走到大伯麵前,把自己與李氏協商寄牛一事稟告於大伯。
劉良聽了侄子執意寄牛的話,遂點頭同意。
第二天,天一亮,劉秀與叔叔劉歙一起把牛牽到附近的村莊,找到李氏,將牛寄在李氏家裏。李氏將牛栓在門前的大榆樹下,把劉歙與劉秀送出了村莊。
牛在大榆樹下,看到主人遠去的身影,伸長脖子不停的在大榆樹下哤哤地嚎叫?。
臨船啟程還有一天的時間,劉良領著劉秀,邊走邊欣賞著丹江江麵的秀美紫煙,又一邊講起範蠡“忠以保國,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急流勇退”的故事。講了半天,劉良停住了講話往回返,劉秀卻坐在岸邊的一塊青石上瞅著江麵,他是在瞅那碧波蕩漾中的漣漪,還是在思考著範蠡的故事?直到劉良喊叫,才肯回頭一起返回?。
到了晚上,劉秀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大伯所講的故事又浮現在自己的腦海中:
?範蠡出身貧賤,從師計然,研習治國治軍方略,博學多才。在大家都認為範蠡患有狅癲症時,淅川縣令卻慧眼識英才,認為範蠡聰明睿智,上曉天文,下識地理,滿腹經綸,文韜武略,無所不精,讓縣丞去請。雖縣丞去請範蠡,認為範蠡破襟爛衫、狂癲不訓,回稟“範蠡與眾議無二”但文種一聽、哈哈一笑,認為縣丞還是沒有超脫凡胎肉眼,唯有親自去請範蠡來縣衙一敘。
文種來到範蠡家中,與範蠡初步交談,知範蠡胸藏韜略,遂請範蠡到縣衙交談。範蠡應邀到文種家裏做了上賓,飯畢又談了一整夜,兩人從此成為摯友?。
當時,楚國政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範蠡衝出貴胄專權、政治紊亂的楚國,與文種一起來到其他國家。他們到了其他國家以後,發現自己並不是那麼幸運,後來選擇了國力非常弱小的越國。
越王勾踐見了範蠡和文種,很賞識他們的才能,拜範蠡為丞相,讓文種輔佐?。
公元前496年,吳王闔閭攻打越國。越王勾踐讓範蠡和文種設法迎敵,經過範蠡與文種的精心準備,在檇李(浙江嘉興)與闔閭的部隊進行了激戰,越軍大獲全勝,闔閭身負重傷倉皇逃跑。
經過檇李一戰後,闔閭由於傷口潰爛,成不治之疾,不久逝世。闔閭在臨終前,給自己的兒子夫差說“必毋忘越?”?,意即要夫差一定不能忘記越王勾踐給吳國帶來的恥肉,要銘記於心?。
公元前494年,夫差準備向越國報仇,令吳國士兵日夜操練進行備戰。
越王勾踐聽說以後,準備先發製人,再來個檇李大捷。範蠡力諫“天道要求我們盈滿而不過分,氣盛而不驕傲,辛勞而不誇其有功”勾踐不采納範蠡的勸諫,執意要出兵攻打吳國。然越國軍隊在會稷山被吳國士兵全部剿滅,勾踐等被夫差所率領的士兵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