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病危獲救(3 / 3)

那時,按照雙方交戰的原則,被俘虜的一方必須為獲勝的一方做奴隸?。

範蠡在被俘以後又勸勾踐“俾詞厚禮以遣之,不許,而身與之市”意思是要勾踐完全答應夫差提出的一切條件,否則,將要被殺頭並被將頭掛在城內的高牆上大家看。勾踐采納了範蠡的意見,完全答應了夫差的所有條件,而保全了自己一家的性命。這時,夫差的大將伍子胥諫言“今不滅越,後必悔之”夫差沒有聽從伍子胥的諫言,收兵回到吳國?。

範蠡隨同勾踐一起到吳國做奴隸,他趁夫差有病之時,讓勾踐在給夫差提尿痛之機吃夫差的糞便。勾踐照著範蠡的話做到了,從而動了夫差的惻隱之心,消去了夫差的防範意識。在夫差的防範意識漸漸鬆懈以後,範蠡又挑選美女西施等送給夫差,以消除夫差的爭霸意誌?。

這些措施實施以後,夫差覺得自己報仇雪恨,滿盈之極,無需再進行努力,盡可享受物華天逸。範蠡看到時機,建議勾踐勸農桑,務積穀,不亂民功,不逆天時。先抓經濟,繼而親民,穩定社會。施民所善,去民所惡。協調內部關係,內親群臣,下義百姓。有人生病,親**問。有人去世,親自去辦喪事。對家裏有變故的,免除徭役。訓練士兵,培育軍隊,論功行賞,賞罰分明,愛憎鮮明,不忘會稷山之恥,敢於犧牲,強我越國?。

經過二十年的精心準備,公元前476年,夫差正在高枕無憂逐鹿中原時,吳國後方隻有太子留守,範蠡乘虛而入,大舉進兵伐吳。公元前473年,吳兵全線崩潰,夫差逃到姑蘇台固守。夫差一邊固守,一邊派出使臣求和,他希望勾踐能向二十年前倒過來,保持社稷為勾踐做奴隸服務。勾踐猶豫不決,開始動搖了。這時,範蠡站起來陳述利弊,不殺夫差,今日的結局他絕對不會讓我們明日再行上演,我們必亡。在範蠡的力諫下,堅定了勾踐消滅吳國的決心。夫差求和不成時想起了伍子胥,未聽伍子胥的話而導致今天失敗的苦果,痛不欲生,於是蒙麵自殺身亡?。

當範蠡雪恥越軍在會稷山的恥肉,輔佐勾踐從新建立越國以後,離開了越國。範蠡輾轉多地,來到齊國更名為鴟?(?chi??)夷子皮,帶領兒子和門徒在海邊結廬而居,奮力開荒種地,運輸經商,沒過幾年就積累數千萬財產,成為齊國的首富。他賢明能幹,齊人很賞識,齊王將他請到齊都臨淄拜為相國,主持政務。他主持政務後,采取了一係列措施,使齊國的經濟得到大力的發展,老百姓開始富足起來。這時他想:做官已居卿相,白手能治家千金,對於一界布衣來講,已經達到了最高極限,久享尊名,恐是不詳之兆矣。因此履政3年,散盡家財給予百姓,再三乞求告老還鄉,歸還相印,離開臨淄而急流勇退?。

範蠡告別臨淄,白手來到山東定陶,根據時節、氣候、人情、風俗等,人棄我取,人取我予,順其自然待機而動。他又在短短幾年裏,成為富賈一方的魁首,遂字號陶朱公?。

劉秀思考了這些問題以後,翻了個身還無睡意,又想到範蠡的生意經:

?生意要勤快,懶惰百事廢。

用度要節儉,奢華錢財竭?。

價格要證明,含糊爭執多?。

賒欠要證人,濫欠血本虧?。

貨物要麵驗,濫入質價減?。

出入要謙慎,潦草錯誤多?。

用人要方正,歪斜托付難?。

優劣要細分,混淆耗用大?。

貨物要修正,散漫查點難?。

期限要約定,馬虎失信用?。

買賣要隨時,拖延失良機?。

錢財要明慎,糊塗弊端生?。

臨事要盡責,委托受害大?。

賬目要稽查,懈怠資本滯?。

接納要謙和,暴躁交易少?。

主心要寧靜,妄動誤事多?。

說話要規矩,浮躁失事多?。

工作要精細,粗糙出劣品?。

從這點看,劉秀不但聰明,善於思考問題,而且記憶超群,隻要口述一遍,都能銘記於心?。

來到淅川的第三天,終於迎來了啟程前往草橋關的行程。船老大撐起了船槁,船頭激起雪白的浪花,不斷的向兩邊散開?。

一山去了一山迎,兩岸鳥聲啼不住,碧波漣漪千千戲,紫色煙雲在前途?。

劉秀上船行了三天,同大家一樣都吃住在船上還感覺好好的,到了第四天便頭痛發燒,似有暈船的感覺,還夾雜著腹瀉便血。船上缺醫少藥也沒主意,隻有等船到了碼頭才能診治。可船經過之地兩邊都是懸崖峭壁,也沒看到人煙的影子。又航行了兩天,來到竹林關,找了當地的邢郎中為劉秀診治,在藥鋪揀了幾味藥煎好服下,改成駝隊向草橋關進發。本來一天的路程,卻因劉秀有病又在巫女潭附近尋找醫生診治而耽誤了路程,竟走了兩天?。

農曆四月底,到了草橋關,正值青黃不接的時節,劉良將劉秀背著來到姚氏門前。姚氏屋內的高姓大媽正因兒子姚期偷吃了自己為負傷的丈夫準備的麥仁飯,拿著棍子追趕兒子時在門上遇到他倆。高姓大媽一看這位客商背著的孩子病得不輕,忙說“客官!快將孩子背到家裏躺著喝點水”她說話時,劉秀眼睛連睜都未睜一下。劉良將孩子背到高姓大媽家裏放到炕(床)上,高姓大媽一看,客官將孩子放炕上麵後,孩子動也未動,期初是啥樣子,現在還是啥樣,與原來一模一樣。這下高姓大媽急了,問啥時候病的,病了幾天了。經劉良一說,高姓大媽知道已經四天了。高姓大媽與客官的談話,被躺裏屋在上山采藥摔傷的姚氏聽到,姚氏大聲喊叫高姓老婆,快到裏屋來。劉良一聽心裏一驚,不知道是怎麼回事,跟著高姓大媽一起進入裏屋。姚氏見到老婆,說“那孩子不是感冒了,是患了傷寒病。快去將牆洞中藏的傷寒藥拿出來煎得給孩子喝,再遲了是要孩子的命哩?”

高姓大媽按照姚氏的吩咐,將藥取出煎好後,送去給孩子喝。孩子躺的炕邊已經擠滿了人,大家都很擔心,尤其是樊嫂淚汪汪的拉著孩子的手。高姓大媽端著藥碗,大家不約而同的為高姓大媽讓出一條小路,她將碗裏晃晃悠悠的藥湯端到孩子的炕邊,示意讓客官扶起孩子,半躺著喂藥。經過一番周折,總算將藥湯喂到孩子的肚裏,這下高姓大媽才算長長出了一口氣。高姓大媽給客官說“讓孩子平躺在炕上,等孩子發汗退燒”說罷,她又為大家燒水去了?。

劉良在高姓大媽的家裏轉了一圈,看到家裏除了兩個炕一外,就是一幅拐磨與灶上的上兩口鍋,還又一摞發出醬紅色的土碗,以及桌子上的一口木箱。這些就是高姓大媽的全部家當,除此而外家徒四壁?。

高姓大媽去灶洞燒著火,才向鍋裏倒滿水。她又向灶內添加了柴,出門喊叫兒子姚期?。?姚期聽到媽媽喊叫,向家裏跑來。高姓大媽看到兒子,讓兒子趕快到地裏去割青稞麥子,拿回家做飯?。

劉良、劉歙、樊嫂等都守在劉秀旁邊,家丁把高姓大媽家裏圍得水泄不通。樊嫂在想,以前孩子頭痛不都按感冒治療,都治愈了嗎?說也奇怪,這次發燒吃藥卻從來沒有發過汗,吃了那些藥也不見病情回頭,一直燒得不退。自姚氏說是傷寒,還是第一次聽說。樊嫂想到此,不敢再往下想了,讓人後怕?。

姚期從地理扛回一大捆青葉麥子,累得滿頭大汗,氣鬱噓噓。高姓大媽見兒子扛回麥子,就拿來篩子盛裝用手捋下的青稞麥子。娘兒兩個剛捋滿篩子,劉良跑出來說“高姓大媽,你快去看看,孩子滿頭大汗”高姓大媽撂下手中的活兒,撒腿跑向屋內,到炕上一看,果然孩子滿頭大汗。高姓大媽又解開孩子的衣襟,一看胸口的汗珠不停的滾蛋兒,說“這下孩子有救了,趕快去端些水來,一會兒準備給孩子喝。我去煮麥仁飯,你們在這裏盯緊點”高姓大媽說著,就向灶房走去?。

來到灶房,高姓大媽向灶內添柴將灶火生旺以後,又去拿那裝滿青稞麥子的篩子。她用手不停地搓著揉著篩子內的青稞麥子,不一會兒將青稞上的麥糠清除得幹幹淨淨,青黃色的麥子光溜溜,像石榴籽一樣圓滾滾。她端起篩子,把篩子內的麥子倒到鍋裏,往灶洞又添了幾根粗柴,聽到鍋裏咕咚咕咚的響聲,才離開灶房?。

高姓大媽來到炕邊,看孩子還沒醒來,用手摸摸孩子的前額,又扯了扯孩子的耳朵,這時孩子睜開了眼睛,望著這位陌生的大媽。劉秀的嘴唇幹裂,起了厚厚的一層皮夾,他說不出話,眼內卻流出了淚水。高姓大媽將碗中的溫開水,一點一點地喂進孩子的口中,大家都為孩子捏了一把汗。樊嫂上到炕上,讓孩子靠著自己的身體,不停得摸著孩子的頭。高姓大媽說“我得趕快去煮麥仁飯,好給孩子吃”說著又跑向了灶房?。

高姓大媽放鍋裏加了些水,又到灶洞添加木柴把火生旺,將幹仗戳進鍋內不停的攪動,冒泡的鍋裏熱氣騰騰。她顧不上擦汗,臉上的汗水順著脖子下淌,雙手抱住幹仗不停得攪動,攪動。鍋下的火漸漸的小了,鍋上的熱氣也減弱了許多,鍋裏冒的泡也有氣無力的稀稀拉拉,她放下幹仗拿來碗舀了半木勺麥仁販端給孩子?。

劉秀聞到麥香,喉嚨像長出爪子一樣,高姓大媽喂了一勺子有一勺子。樊嫂看到孩子開口吃飯,激動得熱淚盈眶,說“大媽!我來給孩子喂”一邊說一邊接過了高姓大媽手中的碗與小勺子?。

站立炕邊的劉良眼睛濕潤了,家丁的眼睛濕潤了,大家的眼睛都濕潤了。劉良看到眼前的一切,心內一直繃緊的那張玄終於鬆弛下來,可緊鎖的眉頭卻沒有舒緩,他想:照管孩子自己不如大媽,救治病危的孩子自己茫然無知不如大媽,善待客人自己不如大媽,救死扶傷的社會義務自己不如大媽。大媽雖然很窮,但是人品卻很高尚?。

劉良正在思考大媽的處世為人時,忽傳來高姓大媽“客官快來吃麥仁飯”的聲音。高姓大媽端著麥仁飯碗正在讓大家吃,可讓來讓去誰也不願意端住吃。高姓大媽勉強將盛滿麥仁的飯碗放在灶台上,端了一碗送到睡在裏屋炕上的丈夫姚氏。姚氏接住碗,呼呼嚕嚕地喝了起來,吃得很香?。

高姓大媽從裏屋出來,見大家還沒有動灶台上的飯碗,生氣的說“你們都不吃,怕毒死你們呀”話畢又喊叫姚期回家吃飯。她對屋內的人環視了一圈,自己端起飯碗狼吞虎咽?。

劉良見大媽生氣,帶頭端起飯碗往鍋內倒了一半吃起來,一嚐香噴噴,又勸大家都吃點。大家嘴裏涎水直淌,肚子餓得咕咕叫,但誰也不願意去碰那飯碗。最後在高姓大媽的一再強逼下,大家才輪流著飯碗,每人嚐了兩口。由於大家在高姓大媽家都讓著吃,鍋裏的麥仁飯卻沒有吃完而剩下了半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