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訪賢求學(2 / 3)

.老翁哈哈一笑說“正是”並上前打開廟門,走到廟堂上掌燈點香。劉秀緊隨師傅身後跪下磕頭,禮畢師傅讓劉秀在一旁坐下,拉著劉秀的說“你可回草橋關,登泰子峰進禦台洞,洞口麵東,洞內隻差尚書一簡,可另圖。他日東方一定貴不可匹,漢室可複矣”老翁說完又不見了,劉秀見人去燈息,劉歙在門外見狀也心感詭異?。

.劉歙從廟堂出來,和叔叔一起回往店內睡覺。次日起來,一早趕回,他登上泰子山峰的禦台洞時,昨晚的老翁早已在洞口端坐。老翁見劉秀說“怎麼現在才來?”

.劉秀向前跪下,說“學生無知,師傅原諒吧”

.這時一陣狂風吹走了老翁的冠巾,老翁對劉秀說“去把我的冠巾找回”

.劉秀一看冠巾早已被風刮下山去,便跑下山,他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不甘心就這樣放棄,又上到降太坡頂四處觀望,才發現冠巾在一棵大槐樹上掛著,槐樹旁邊還有一個潭。劉秀又跑向大槐樹下,上到大槐樹懸掛冠巾的樹枝上,可怎麼也拿不著樹梢上掛著的冠巾?。

.劉秀請來姚期,姚期到樹下一看,急得直撓頭。他催促姚期快點,姚期咬咬牙、決心冒險一試。於是,姚期飛快的上到樹上,他伸手去摘,就差那麼一點,怎麼轉換方式還是摘不下。姚期又上到另一棵樹枝上,壓彎樹枝去摘,不料風起樹擺又沒摘著,倒是樹枝反彈將姚期從樹枝上擺出樹枝,摔了下去。眼尖手快的姚期順手抓住一槐樹枝條,在空中似蕩秋千一般,他又趁著枝條遊蕩的慣性,縱身跳到潭中,把樹下的劉秀嚇得魂飛膽喪?。

.劉秀疾步跑向水潭,等跑到潭邊一看,姚期早從水潭中爬出、已站在潭邊?。“?好險呀,簡直嚇掉了我的魂”劉秀一邊說著,一邊前去抓住姚期的手,望著姚期。

.姚期答“沒事?”。

.劉秀正和姚期談話當兒,身後的野蘋果樹上掉下蘋果,砸到姚期的頭上,姚期突然一驚,四下張望卻沒見異物,倒是劉秀看見蘋果已滾到潭中,激起水花的波紋還在發散,於是她對姚期忙說“是個蘋果,又嚇著你了?”?,他一邊說著,一邊心裏感到非常愧疚和失望。

.他們緊張的心情還沒有平靜下來,腳下又來了一隻恢白色的猴子,張著嘴嘰嘰咕咕,呼哧呼哧的吼著跑來跑去。

.姚期在劉秀說後向潭中瞥了一眼,果然見潭中有個蘋果還在不停的晃悠,他又縱身躍入潭中撿起蘋果遞給劉秀。

.猴子看見劉秀拿著蘋果,一蹦蹲到劉秀麵前,一眼一眼的瞅著劉秀。劉秀看著猴子,似乎猜出了端倪,用手試著指指頭頂槐樹稍上的冠巾,隻見猴子呼嚕嚕的跑向大槐樹,一雙前爪抓住樹幹下部的樹皮又扭回頭看著劉秀,劉秀又向猴子點點頭。這時,猴子飛快的上到槐樹枝上摘下冠巾,下樹來到劉秀麵前。劉秀把蘋果喂到猴子嘴邊,猴子叼住蘋果,把冠巾扔到劉秀麵前,雙手抱住蘋果不停地啃起來?。

.劉秀拿到冠巾登山上到禦台洞,卻不見師傅的影子。

.劉秀從山上跑下跑上,已經累了一天,口幹舌燥,肚子也很餓,但在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到哪兒去找吃的,他隻好咬咬牙關,坐在洞邊等待師傅。半夜,洞內的一扇石門開了,桌上擺了幾盤香甜的水果,師傅坐在燭光之中。劉秀進入門內,見到師傅頭上戴著冠巾,而自己手中的冠巾卻不知何時不翼而飛。劉秀詫異不已,正在憂鬱之時,卻見師傅說“我已從你的手中接過冠巾,戴在了頭上”

.劉秀忙說“拜見師傅?”?,跪下磕了三個頭。

.師傅遞給劉秀一盤蘋果,讓劉秀快吃。劉秀並未動盤內的蘋果,兩眼一直望著師傅。於是,師傅將劉秀領到藏書室,一簡簡的藏書躍入劉秀的眼簾,讓劉秀興奮不已。可劉秀一轉身,又不見了師傅?。

.劉秀一頭紮進書簡中,禮、樂、易、春秋、詩等應有僅有,他翻看書簡,還沒有收拾完畢,天色已經大亮。

.劉秀下山將大伯請進禦台洞,教習自己。日未出進山,日仄而出山,風雨無阻雷打不動。經過三年的教習,劉秀已基本認識書簡上的字,知其大意?。

.一天,劉良病了,不能隨同侄子一起上山。

.劉秀知道此事以後、和往常一樣,孑身一人進山。當他來到禦台洞時,老翁又坐在洞門口,當時他怕自己看花了眼,又使勁眨眨眼睛仔細瞧瞧,這才確認沒錯。於是,劉秀上前跪在地上,向師傅行了三個叩首之禮。

.老翁捋了一下自己的長須對劉秀說“學生已習三年,進步不小吧”

.劉秀對答“學生僅僅識得簡中之字,不敢言有進步,還望師傅賜教”

.老翁又說“好吧,明天一早,你到玉皇觀的廟堂中,我會在此等候,不用再到禦台洞了”

.劉秀答:?“?一定遵照師傅的教誨,不敢有絲毫懈怠”

.老翁示意讓劉秀快起來,劉秀從地上起來,整理了一下衣服,再抬頭看時,又不見師傅的蹤影?。

.劉秀按照師傅的指示,第二天一早便去玉皇觀。

.快近玉皇觀時、須過一座橋,他站在橋頭看了一下橋麵,才決意過橋。又當他走到橋中時,遇到一位老翁將腳上的鞋甩到了橋下的河中。老翁見到劉秀,叫劉秀下河為其拾鞋。劉秀見老翁光著一雙腳,沒有鞋穿怪可憐的,就下到河裏將一雙鞋撿起來,上到橋上雙手遞給老翁。老翁這時看了一下劉秀,還讓劉秀將一雙鞋給他穿到腳上。劉秀想了想,好事要做就要做到底,於是他附身給老翁將一雙鞋穿到腳上。然後才離開老翁,去了玉皇觀。結果,他進入玉皇觀到廟堂上一看,根本不見師傅?。

.聰明的劉秀開始思索起來,老翁為何坐在橋的中央,為何將一雙鞋甩到橋下,又讓自己為其穿上?劉秀經過一番思考,終於理出頭緒。橋是拱形表示彎曲,重在“彎”字上麵,老翁的意思莫不是指晚上嗎?老翁坐在橋的中央,表示橋的一半,莫不是指半晚上嗎?又讓自己把鞋為其穿上,關鍵是“穿”字,莫不是指傳授的傳嗎?而這一切都是老翁叫我幹的,重點是在“叫我”二字上,莫不是指叫我嗎?這些寓意連接起來,老翁是在告訴我“叫我到半晚上去玉皇觀,傳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