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被土匪綁票,人生從此改變……(1 / 1)

爺爺被土匪綁票,本身似乎沒有什麼可說的。故事則是出在他被綁以後,能贖的,卻沒有被贖回……所以,爺爺多年以後,曾對收編他的華東野戰軍副司令員粟裕說:我有點像林衝,是被綁上沂(梁)山的……

在說到我爺爺當年被綁票前,得先說說山東的土匪。

山東曆來(清末民初)匪患嚴重是有曆史根源的。首先大家都知道,山東自古民風剽悍,民間習武幾成風尚,梁山一百單八將的影響無處不在。因此,在民國初年的軍閥混戰中,各路軍閥政客都把擴軍招兵的眼睛盯在了山東大漢們的身上,紛紛來山東扯起招兵的大旗。當時就有“江南的才子,山東的兵將,陝西的黃土埋皇上”之說。一時間,誠如當時的報紙所言:全國各路軍兵,竟有半數為山東籍。而一旦部隊打散或遭遣返,眾多士兵便被迫回鄉。斷了生計(那時是沒有“軍轉幹”和“複員安置”的,最多是發幾塊大洋作路費)隻好為匪……據北洋政府陸軍部1918年的調查:山東土匪主要由定武軍(即張勳率領的辮子軍,複辟失敗後被遣散)及在逃士兵與饑民混合而成。一時間,山東境內的土匪如蝗蟲般鋪天蓋地。

沂蒙山區地處山東腹地,山勢險峻,易守難攻,自然就成了各路土匪的老巢。

鑒於山東匪患嚴重的嚴酷現實,1923年的山東省議會曾建議行政當局:拒絕外省來魯招兵,同時嚴禁本省民眾應征。由此可見匪患之嚴重以及當局用心之良苦。

至於我爺爺被綁架,則純屬偶然。

綁我爺爺的那股土匪是盤踞在老鷹崮的馬大眼一夥(沂蒙山區七十二崮,崮崮都有好故事)。老鷹崮易守難攻。往上是險峻的崮頂,下邊是個很大的村子——崮下村,村頭有300年樹齡的銀杏樹。遠遠看去,枝繁葉茂,極為壯觀。馬大眼當時有100多人,30多條鋼槍(即步槍)、3枝盒子炮(即德造駁殼槍)。

原來他們踩好了點是綁我曾祖父的。他們探得的消息是我曾祖父陰曆三月初六要去青州的幾家鋪子查賬。故決定在臨朐九山一帶的一個名叫豁免坡的樹林裏動手。不料,臨走那天,我曾祖父的“癆病”(即現在稱的老年慢性氣管炎)又犯了。沒辦法。我曾祖父隻好臨時委托我爺爺前往代勞。這時節,我爺爺實際已經成了我們王家的“接班人”。很多家族大事,我曾祖父已有意讓他辦理。這其中的原因有兩條,一是我爺爺本身有文化,那個時候的初中生(還是在濰縣上的),相當稀罕,說是鳳毛麟角,一點也不為過;二是我的二爺爺(即我爺爺的二哥)因故染上了毒癮,不但抽,而且好賭。常常把家裏的文物、字畫拿去抽、賭。對此,我曾祖父曾想拿出祖訓、家法,“吸毒者一律逐出家門,永不相認”,以作懲罰。但是鑒於我二曾祖母(二爺爺的生母)的苦苦哀求,以及我大爺爺已淹死的慘劇。再加上當時已是民國,提倡自由,強調個人價值,傳統家法亦不提倡。故就讓我二爺爺混了下來。

正是由於我曾祖父的手軟,才在後來害了我爺爺。

話說我爺爺那天騎馬走至豁兔坡,一進樹林,馬大眼的人馬就圍了上來。馬大眼對於當時綁了我爺爺深感不過癮:“怎麼是你,你老爹呢?”

爺爺從未見過這陣勢,當時還真有些害怕。但很快就鎮靜下來,因為他讀過太多的綠林好漢,打家劫舍之類的舊小說,知道這些人主要還是為了錢。他馬上讓護送他的兩個保鏢交出了槍(兩隻土槍,兩把砍刀)。

馬大眼眨著一雙大眼說:“我老遠一看不是兩掛的馬車就知道你老子沒來……不過,沒逮著老子,逮著兒子也行。”

後來的事實證明,馬大眼的算盤還真失算了。假如他真的逮住了我曾祖父,沒準他真的要發一次大財。

再說土匪很快將“綁信”傳給了我們家:現大洋8000塊、快槍5枝,限期7天。我曾祖父當時一口氣沒上來就昏過去了,家裏人亂成一團。

要說我家的經濟能力贖我爺爺是不成問題的。當時,難辦的隻有一條,5杆快槍不好湊。為了湊齊這5條快槍,我曾祖父讓我二爺爺專門去濰縣買。當時濰縣城駐著張宗昌的一個團。經常幹些倒賣軍火的勾當。

但事情壞就壞在我二爺爺手裏,他拿著買槍的錢又抽又賭,全糟蹋光了。一開始我曾祖父還以為他就是單純的吃喝玩樂,以後才知道了他的真正用心……但這時,他已臥病在床,不能主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