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賞析辛詞《鷓鴣天》(1 / 1)

傍晚時分,坐在榻上讀辛詞,忽見一對小燕子急速掠過陽台外下距離較遠的空中。有一些失落,沒見像去年那樣,很多的燕子在陽台上空近距離穿梭,上下翻飛。

然而還是歡喜這樣無拘無束的小燕子在眼前躥來躥去,是不是距離我很近,不重要;是不是在我樓頂搭窩也不重要,如同玄武門父母家對麵四樓,有一隻燕子窩,燕子們毫無顧忌地將窩搭建在熱鬧的過道之處,而放心大膽地棲息在樓前仿佛伸手可及的電線上。

翻到《鷓鴣天·鵝湖寺道中》,這是一首已經讀過幾遍的小詞。最愛“衝急雨”的衝字,將冒雨,而且必然是較大的、帶著風的雨,匆匆行走的形態,生動地展示。

一榻清風殿影涼,涓涓流水響回廊。千章雲木鉤輈叫,十裏溪風禾亞(baya)香。

衝急雨,趁斜陽,山園細路轉微茫。倦途卻被行人笑,隻為林泉有底忙。

因為詞原本是唱的曲子,好像現代比較優美的歌曲,所以對於詞人來說,相當於作詞者,有時也有譜曲的愛好。然而現代的作詞者大多數沒有套用一隻曲子的習慣,而是一隻曲子,搭配一種詞句,如一夫一妻製(例外有,但很少見,比如國歌就用過兩首歌詞,好像《鱒魚》這首名曲,也曾被嚴肅或流行地配上風格不同的詞)。也有相反的情形,就是同一首詞,由不同時期的不同作曲家搭配不同的曲子。

故此,對於現代人來說,古詩詞是何其精粹,美妙絕倫;而對於古人來說,不過是熟能生巧,習以為常,像數學家物理學家,將需要的計算,套入一個現成的公式,隻要運算正確,就得出精確標準的答案。

然而大家畢竟是大家,比如辛稼軒。與溫韋等花間派,周邦彥等“精工富麗”相比,辛稼軒的詞,每句每詞,都渾若天成,信手拈來。絕不用生僻字(其中現代漢字不容易打出來的,是曆史的隔膜,因為在辛稼軒時代,這是常見常用詞語),詰屈聱牙,生冷怪硬,而是流暢自如,舒緩婉轉。

讀者的思緒,首先就被夏季一榻涼氣沁人的清風引領,被回廊外的跳躍的淙淙流水聲引領,被高大深林間鷓鴣高低起伏、錯落有致的啼鳴引領,被溪水混合著撲鼻稻香的溫熱氣息引領,跟隨作者一起,在山路上,一會兒冒著急雨,一會兒沐浴著夕暉。茫茫山林中,雨後的潮濕而略帶霧氣的視野裏,山路渺渺茫茫,輾轉迤邐,沒入夕陽餘暉。

作者的內心,不因趕路的疲倦,迎風冒雨的辛勞,而有所厭倦此種行途和生活。即便路人(山民、村民)不解,善意地調侃:為了尋求山居逸趣,尋找潺潺林泉,竟然如此不辭勞苦——沐雨櫛風,沒有乘轎,沒有策馬,沒有前呼後擁。

作者的詩人身份和性情,唯有在此種快意、欣然的,與自然的溝通、交融、和睦中,得到徹底的釋放。此種忙碌辛勞,與之在官場中的忙碌辛勞相比,根本不算辛苦,字裏行間可以讀出每時每刻洋溢著歡樂。故此,整首小詞,從頭至尾一氣嗬成,沒有精雕細鏤,沒有堆砌辭藻,沒有隱喻暗示,幾乎都是最簡單的大白話。

對於這首詞,顯然挖掘深意是勞而無功的,是將靈秀的頭顱,硬加上宋代鯤鵬展翅、天平威嚴的帽子。這既不是應酬之作,也不是與誰唱和之作,也不是抒發胸臆的牢騷之作、憂憤之作,針砭時弊、痛陳國事的昂揚之作。這隻是作者的一闋小品,記敘自己在尋找山間佳境作為出行別墅路途中,所感所遇。

我隻讀到作者在告訴我:

我徒步,我快樂;我與自然相親,我輕鬆。

201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