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劉大台奶奶(1 / 2)

轉眼我過了一歲的生日,胳膊上的傷好得差不多了,隻在小指上留了一點點疤,退不下去了。媽媽再也不讓我去曹奶奶家了,但找人照顧我的問題總得解決啊。

姥姥的一個同事告訴她,計委院最北邊,臨靠北街的那座樓裏,有一個叫劉大台的奶奶。這劉奶奶是河北人,解放後不久到北京的,在這邊沒什麼親戚,老伴已經去世多年了,現在她膝下隻有一個女兒、一個外孫女。老太太70來歲,本來在居委會工作,但居委會主任拔尖要強,見不得“人”,嫌她歲數大,硬讓她退下來,斷掉了她的生活來源。姥姥的同事介紹說,劉大台奶奶身體還很硬朗,心又特別好,喜歡孩子,很願意幫人家帶小孩兒,掙點兒錢。

爸爸媽媽決定去拜訪一下劉奶奶。劉奶奶家之簡陋,即使是在那個沒富起來的年代,那光禿禿的木桌子、孤零零的破櫃子,看起來依然有些心酸。但她把家拾掇得極其幹淨,簡單的物件擺放得齊齊整整的,把上麵的東西擦得一塵不染。灰白相間的短發,橢圓的臉盤,使得劉奶奶看上去慈眉善目的。她說話非常清楚,隻不過那個歲數的老太太,許多都是裹小腳的,走起路來一顛一顛的,走不快。

爸爸媽媽絕對是劉奶奶心裏的貴客。他們是第一對有意請她帶寶寶的夫婦。再加上兩人文雅和氣,長得又喜慶,劉奶奶一看心裏待見得不得了,也緊張得不得了,生怕爸媽看不上她。她家在二樓,送爸爸媽媽下樓時,到了樓門口,大概是太激動了,劉奶奶呼吸急促,站也站不穩。她太想帶我了,但又擔心我爸媽不答應,於是十分努力地背靠在門邊上,直直地站著,瞪大眼睛,做出一副很有精神的樣子。

那一瞬間,爸爸動了憐老之心,堅決答應了她,讓她放心。從此以後,在我幼兒時的記憶裏,就多了一個重要的人。

劉奶奶見了我,笑眯眯地上下打量,“嗯,從沒見過這麼醜的孩子,得讓她多吃點兒雞蛋!”她變著法兒給我做好吃的。我嫌雞蛋黃太噎,隻吃蛋白,她就顛著小腳,前前後後找家什,仔細地把雞蛋黃磨碎了攪拌在粥裏,哄我吃下去。

媽媽當時還沒從懷柔調回來,依然是好幾天才能回一次家。我平時住在劉奶奶家,隻有在周末或者媽媽回城的時候才被爸媽接回去住。劉奶奶白天晚上都把我緊緊帶在身邊,那個樓門兒裏的爺爺奶奶們很快都認識我了,因為那幾年樓裏小孩子們都“斷了檔”,他們都喜歡寵著我、逗我玩。

爸爸一下班就跑到劉奶奶家看我。劉奶奶忙不迭地向他誇耀,說我是個聰明娃娃。據說有一次,她抱著我出去串門,關上門後,我就揪著她的衣服,不肯讓她走,“啊啊啊”地叫著,肉肉的小胳膊指著門鎖搖啊搖。原來她忘了鎖門,鑰匙還掛在門上。門口幾個老奶奶看見了全被逗得嗬嗬樂。劉奶奶還說我學話學得快,會奶聲奶氣地給那群老太太講“故事”,特別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