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孩子不肯吃胡蘿或其他蔬菜,可以將胡蘿卜在邊上刻上幾條星狀的花形,煮熟後拌上糖醋就會變成水果樣寶寶愛吃的食物。有些綠葉菜菜也會收到效果。
提高鈣的攝入量
據調查,我國一般兒童每日攝人鈣量為0.3~0.4g。如果攝入牛奶400ml可攝人0.48g的鈣。每天攝入的鈣磷比例要適當,否則會影響在腸道內的吸收。由於糧食中含磷較高,所以要提高食物中鈣的含量,不然就會出現佝僂病。
食物的合理烹調可以增加鈣的攝人。如將魚製成酥魚,即用蔥、薑鋪底,將魚排放在上麵,加醋慢火燉爛,把魚刺和魚頭都燉酥了,能完全吃下去。魚的刺、魚頭、魚鱗都成為可食用的鈣質。
又如醋泡蛋,使蛋殼中的鈣溶解到醋中,將醋和蛋全都服用,被溶解的鈣就能被吸收。
又如調肉餡時將蝦米皮剁碎調入,蝦皮的鈣含量很高。
用壓力鍋燉肉雞的肋軟骨時,經常能將肉雞的骨頭燉酥了,鼓勵孩子將骨頭咬碎咽下,可以增加鈣的攝入。
家長經常注意烹調方法,盡量利用食物,提高鈣的攝入量,不足時可用活性鈣補充。
注意寶寶食物的比例和量
寶寶牙齒已出齊,開始體驗到咀嚼的樂趣,喜歡吃幹的食物,不愛吃粥和湯、麵條了。在這種進步的同時,家長要注意不讓寶寶吃得過多。吃肉餡卷和蔥油烙餅時要限定數量,大約隻及媽媽的1/3量就可以了。這種高熱量食物攝人過多會讓寶寶體重驟增,如不限製會使孩子發胖。如果孩子體重較輕,這種高熱量飲食就十分合適,因為它不會讓孩子感到過飽。在搭配時加上菜湯就會更加開胃。
肥胖的幼兒可以減少3餐的小點心,在食譜中減少高熱量食物的次數,多安排一些粥,湯麵等占據體積的食物。在包餃子和餡餅時多放菜少放肉,皮薄餡多以減少脂肪的攝入量。
肥胖的幼兒千萬勿喝含糖的飲料,盡量減少含油脂和糖的糕點的攝入,可用膨化食品代替點心以減少熱量。
飲食的平衡搭配
兒童和成人每天的飲食都應當平衡適當搭配,這樣才便於身體吸收利用。每頓應以主要供熱量的糧食作為主食,也應當有提供蛋白質的食物,作為寶寶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物質。
奶、蛋、肉類、魚和豆製品等都富含蛋白質。人體所需的20種氨基酸主要從蛋白質食物中來,適當搭配就可攝入豐富的氨基酸。例如豆腐拌麻醬,氨基酸剛好互相補充,幾乎等於動物瘦肉提供的營養成分,這種互相補充叫做蛋白質互補。
蔬菜和水果是提供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重要來源,每頓飯都應有一定數量的蔬菜才能滿足身體需要。
有些家庭的早飯為牛奶雞蛋,沒有提供熱量的澱粉。身體為了維持上午所需熱量隻得利用寶貴的蛋白質當作熱源而消耗,不能供應生長所需。所以每天早飯都應有一片饅頭或一點餅幹之類供熱源用,使牛奶雞蛋的氨基酸能正常利用。另一些家庭早點為粥、饅頭、鹹菜,完全沒有蛋白質,這也不符合幼兒所需。所以安排食物要考慮平衡,才能有利於健康。
護理
大小便
2歲了,白天可不用尿布了,不過有的孩子到了2歲半才會在大小便時叫人。從這裏也可看出孩子之間差異有多大。有的玩得太累,就會尿在褲子上。碰到這種情況,再罵也沒有用,要緊的是趕快給換掉髒褲子。
但晚上尿床的就多些了。一般4歲以前床上總要墊些東西。不過,孩子在這方麵也有差異,並非人人如此。
飲食
到2歲半時能雙手同時拿著飯碗和匙子吃飯。在此之前,盡管還不能熟練,也應該讓孩子自己吃。有的孩子2歲半就能用筷子吃,但一般到4、5歲時能熟練的使用筷子。
穿衣
2歲多的孩子就很想自己脫襪脫褲、自己穿衣服。由於還不太會,媽媽就想幫忙,可孩子就不幹,非要重新脫掉自己穿。如果有時間的話,可以不必幫忙,在旁邊看著就行了。3歲時就會扣大鈕扣,4歲就什麼鈕扣都會扣了。鞋子則在2、3歲後就可以自己穿了。
平時盡量讓孩子穿著少些,養成孩子穿得單薄的習慣。
刷牙、洗手
2歲的孩子看著爸爸媽媽刷牙就模仿,但真的讓他刷牙又不會。因此,可在吃飯之後,用幼兒牙刷沾些水讓孩子刷刷,父母還得稍微幫忙。如果孩子實在不願意刷牙,可在飯後讓他喝點水或教他練習用水漱漱口。
此時的孩子還不太會洗手,但到3歲後就很會自己洗手了。這個年齡的孩子喜歡學成人用肥皂擦手等。為了養成孩子在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要常問他“手洗了沒有?“要是洗幹淨了就表揚幾句,如洗得不幹淨就幫忙洗一下。
孩子自己也能洗臉,但洗不幹淨。
睡眠
到了2歲就不會夜啼了,但生了病,外出旅行,精神受刺激太大時,夜間也會哭鬧。有的孩子不肯自己睡,非要鑽進媽媽被窩,沒人陪著睡就不幹等。此時,媽媽可在旁邊輕輕握孩子的手,或者唱唱搖籃曲,一般都能很快安心入睡。
如果不肯睡,一定要跟媽媽鑽一個被窩,也可以陪著睡,等孩子睡著以後,就把他抱回自己床上去睡。
這個時候的孩子還會拿著玩具如布小狗、布熊等放在枕頭邊睡。隻要孩子睡得好,可以讓他這樣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