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養育篇:養育誤區——夢裏走了許多路(2 / 2)

讓寶寶睡前吃東西

有些家長為了逗孩子入睡,常常在睡前給孩子吃東西,這是十分有害的。

一是睡前吃下去的東西來不及消化,存在胃裏,使胃液增多,本該休息的消化器官被迫繼續工作,這樣勢必影響睡眠質量;二是過量的食物會使胃壓迫橫隔膜,使心髒負擔過重。更為有害的是,小孩有時食物進入氣管而導致死亡。這方麵的教訓可謂屢見不鮮。另外,讓孩子含著母親的乳頭睡覺,這也是不好的習慣。

父母常在孩子麵前爭吵

一個在夫妻關係並不十分圓滿的家庭中成長的嬰兒,往往從他的臉上就可以一眼看出,這一類孩子往往神情顯得有點陰沉,鬱鬱寡歡。

也許有人會問,剛出生的嬰兒怎麼會了解夫妻間微妙的關係?其實,嬰兒很早就已具有能夠感受來自四周的刺激的敏銳頭腦。在他身旁,父母要是每天反複爭吵,結果將是很糟的。

當然,嬰兒不會懂吵架的內容,但是,他能意識到父母之間互相憎恨和仇視的情感,且一旦腦海中有了這個壞印象,麵部表情很容易就變得很陰沉憂鬱,性格也就有點怪裏怪氣了。

縱使臉上的五官形貌是遺傳的,嬰兒的表情仍是最能清楚反映父母生活的一麵鏡子。前往一些婚姻谘詢機構詢問離婚的婦女,她懷裏抱著的嬰兒也常是一副黯然神傷的樣子,一看便知道肯定是一個不幸福的家庭。

一個孩子從小就在心裏留有父母互相憎恨和仇視的感受,當他到了上學的年齡時,將會變成什麼樣的孩子,我們就不難想了,肯定好不了。

從很多不良少年的資料中可以看出,大部分都是在不幸家庭環境下,度過人生最重要的幼兒期。

人,自懂事時起,所有心理變化和行為的原因,都是嬰幼兒時所接受的無意識經驗造成的。

吉夫先生曾在某次演講中說過:“……今天,各位回家後,請把孩子統統找來,排在你們的麵前,相信從他們臉上,定可看到你們夫妻生活的曆史。”吉夫先生這番深刻的話,相信對每一位年輕的父母都不無啟發。

幼兒教育,其實也無須用什麼異於別人的特殊方法,隻要父母和睦相處,給孩子一個輕鬆、歡樂、溫暖的家庭,就是最好的幼兒教育了。

有時候也有這樣的情形,夫妻之間不可避免的會有一些爭吵,這時,你除了盡量控製自己的情緒,不要影響孩子外,最好把孩子帶到另外一個地方。所謂“眼不見為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