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醫療衛生保健篇:感冒生病常見症狀(二)(3 / 3)

2對同樣疫苗曾有過嚴重反應所謂嚴重反應,指的是可能危及生命或者會引起永久性後遺症的反應。例如抽搐或過敏性休克;所有疫苗中以百日咳疫苗的副作用特別常見,所以,凡是接種百日咳疫苗而發生抽搐者,下次則要讓醫生考慮是否要再接種,但如果隻是發燒的反應則勿需過於緊張,因為發燒是常見且很容易控製住的。

3束接受過治療的結核病患者結核病特別會影響到細胞性免疫功能+所以若未經治療控製住。不適於接種任何疫苗。

活性減毒疫苗由於具有輕微的活性。會在人體內繼續增殖。當人體抵抗力弱時,有可能會出現自然感染的症狀,所以根據衛生部門的規定有下列一些特別的禁忌:

(1)免疫不全或正接受免疫抑製治療(如類固醇藥物)的患者。

(2)惡性疾病者。

(3)懷孕者,其腹內胎兒的抗力較差,可能會被活性疫苗侵害。

(4)嚴重的營養不良者,本身的免疫係統功能會有問題,容易被活性減毒疫苗感染而致病。

(5)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療三個月內,或接受靜脈注射高劑量免疫球蛋白六個月內,不宜注射活性減毒疫苗。活性減毒疫苗注射後兩周內,也不宜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療。

總之,以上五種情況,因為病人免疫功能不佳,即使是接種減毒疫苗,但因其尚具有些許的活性,進入體內後容易攻陷體內的防線,因而引起全身散發性的嚴重感染;或外來的抗體會幹擾疫苗的效力,使疫苗的功效減低,故此時皆不適宜接種。

此外,預防接種的時間與正常排定的接種日期並非不可更動,如能按時接種當然可達最好的效果,但是萬一有事,提早或延遲一兩周,甚至一個月,也沒大礙,總比不去接種要好。

打預防針期間可否服藥或接受手術

服用感冒藥或抗生素並不會降低預防接種效果。

一般預防針的作用原理是使用殺死或人工技術減毒後的或病毒的部分碎片,加以處理並調劑後注射進入人體,過一段時間人體會自然產生對抗此種細菌或病毒的抗體,使身體以後不會再被同一種病媒毒菌侵犯,此預防作用又可稱為“免疫作用”。

抗生素雖可以殺死細菌,但不會破壞預防針劑內的細菌或病毒的疫苗成分(碎片),所以對預防疾病效果並不影響。至於其他的止咳或止鼻涕的藥物則更:不會與疫苗相衝突的,所以毋需停藥。

至於手術時間正好在預防接種日期前後也無大礙,但如能避開則最佳。

一般開刀手術分成兩類:

1緊急手術如急性闌尾炎、腸套疊、腸穿孔、車禍骨折等,延誤開刀會有生命危險,因而要以手術為主,而預防接種並不是那麼緊急,稍延後幾周待身體恢複後再接種也不遲。反之,即使接種預防針後馬上開刀也無所謂,身體一樣會得到預防針的免疫作用。

2常規手術如疝氣修補、割包皮、取囊腫、拔牙、肢體矯正等.並非時間緊迫的治療手術,可事先協調開刀與注射的時問,彼此若錯開一至兩周可能比較妥當,避免身體在同一時期接受兩種“外來的挑戰。”

輕微感冒可否打預防針

其實輕微的感冒如咳嗽、流鼻涕是可以打預防針的。

通常醫生並不主張要幼兒在身體明顯不適(如發燒、精神狀況不佳)時接種預防注射,因為怕會加重原來的病情,引起不良後遺症,或使得接種效果不理想。但是一般的小感冒,譬如咳嗽、鼻塞、流鼻涕或喉頭有痰音等。則不在接種的禁忌內。因為嬰幼兒此類小感冒是很普遍的,有的無論吃藥與否都會持續一段時間,甚至可達一兩個月。

如果因為小感冒麗延誤了預防接種,不但不能獲得預防針的好處,反而會使寶寶更容易受病菌侵犯,對健康不利。

筆者就時常碰到愛子心切的媽媽,三天兩頭就帶寶寶到各醫院診所去看小感冒,遍尋名醫以求仙丹來解決長年咳嗽、流鼻涕的老毛病。經過醫師詳細詢問後,才發現寶寶居然連最基本的預防接種都沒接受過,原因就是寶寶單純的咳嗽或流鼻涕不斷。

此種錯誤的觀念在於隻看到眼前的小病而忽略了預防接種可以預防往後可能的大病,實在要趕緊修正才行。

預防注射後的局部紅腫

絕大部分的預防注射都不會在注射部位有局部的反應,但是難免有少數兒童在注射部位可能會出現紅腫及發熱的現象,其可能源因如下:

1體質過敏對注射的疫苗本身或其中的添加物內所含成分不適應,所味局部有反應,通常約在注射後的一天內即會有紅腫及發熱的現象。然後約在兩三天左右消退。

2細菌性發炎難免有時因針頭或皮膚消毒不完全,或是疫苗本身儲存過程被細菌汙染,西此。當細菌跟著疫苗被注射進身體後,會在注射的部位引起發炎現象,即紅腫熱痛,如治療不當會變成膿皰腫。

3正常的較強烈反應通常於注射後如果搓揉過度,則藥劑會在皮膚下或肌肉內擴散開,使疫苗接觸麵增加而造成強烈的局部反應。有研究指出,此種情況或可使身體對此種疫苗的免疫力更加強,所以應是有益的。

因此,如果預防接種後局部紅腫超過四五天以上,最好請兒科醫師仔細的檢查鑒定。局定的熱敷、塗抹藥膏、覆蓋紗布或減輕症狀,但一定要醫師檢查過並同意後方可為之;但要注意絕不可敷用中藥或草藥,以免毒性物質或細菌直接由皮膚侵入,造成更大的傷害。

如果是細菌發炎所造成的則會比較麻煩,可能演變成大片的蜂窩組織炎,此時,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療。

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接受卡介苗接種,約三至四周後,會在接種的部位(通常在左臂肩上)長出一個小膿皰,外觀紅腫,內有膿汁,此為正常現象,切勿將膿皰弄破,或以消毒藥水或藥膏去塗抹。此膿皰在數周之後會自然消失並留下正常的疤痕。同時同側的腋窩下,也會出現有淋巴腺腫大,皆屬正常現象,也不須特別去理會它。

水痘疫苗——水痘終於可以預防了

水痘是非常流行的傳染病,幾乎一年四季都有它的蹤跡,尤其在冬末與春初最多見,病患以一至十歲之間最多,年齡愈大症狀會愈嚴重。

一般人患水痘通常隻是出現紅疹、水痘、發燒、癢痛等症狀,前後約要一至兩周左右,每個人的病情嚴重度亦不一。但是隻要感染後一發病,對父母而言都是勞心勞力的事情,除了需要照顧病痛不適的寶寶外,職業父母可能又要請假在家看護;年紀較大的患者可能需住院而無法上學及工作,且心裏還要承受擔心水痘的一些嚴重並發症。

對大部分健康的人體而言,水痘並不會產生嚴重的疾病,但是難免少數不幸的人會有後遺症發生,其主要的並發症有中耳炎、腦炎、肺炎、肝炎、皮膚的續發感染以及留下永久惱人的疤痕。此外,水痘感染過後,病毒會長期滯留潛伏在人體內,日後再度活化而轉變成帶狀皰疹表現出來。

水痘疫苗是一種高度活性的減毒疫苗,適用於接種一歲以上至十二歲以下的健康兒童,隻要注射一劑;十二歲以上需要接種兩劑(相隔兩至四周)。注射完成後於兩星期左右體內可產生對抗水痘的抗體,其保護性可持續十年以上;注射後有效預防感染水痘的效果達98%,注射疫苗後的副作用相當低。

接種對象除了正常人體之外,其他如急性白血病患者、接受免疫抑製治療的病人、計劃器官移植的病人、慢性疾病患者、健康但最近曾有接觸到水痘患者等,均應接受接種。但須注意,育齡婦女接種後三個月內不適合懷孕,以免影響胎兒。

白血病患者或有免疫缺陷者.如果患水痘,則有5%~10%的致死率。孕婦若在生產前剛得水痘,胎兒出生後死亡率更高達30%。因此免疫力較差、易有並發症的成人,確實有必要於身體狀況尚佳時先行接種疫苗,以絕後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