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加內爾所說的,確有其事。新西蘭土著人的殘忍是人人皆知的,所以絕不能就近上岸。可是,風大浪急,麥加利號堅持不了多久了,不上岸又怎麼辦?約翰覺得上岸是唯一有望得救的出路。

想等人搭救,那純屬癡心妄想。他們目前並不在航道上,正處於船隻往來頻繁的奧克蘭和新普利默斯的上麵一點和下麵一點,在伊卡那馬威海岸最荒涼的地帶。

這兒暗礁眾多,波濤洶湧,是土著人活動猖獗的地方,避之猶恐不及,還敢找死嗎?

“我們什麼時候可以走?”格裏那凡爵士問道。

“明天上午十點,”約翰.孟格爾回答,“潮水一漲,就能把我們送上岸去的。”

第二天,二月五日,上午八時,木筏終於做好了。桅盤太小,所以木筏是用桅杆捆紮而成的。大桅被砍倒之後,分成三截,然後把每截剖開作為木筏主幹,再安上前桅、支桅等,木筏就結結實實的了,航行九海裏不成問題。為了保險起見,木筏上又加了六隻空桶,還把艙口格子框綁在木筏底部,以減少木筏上的水。同時,擋水板也釘在了木筏周邊,以防浪濤打到木筏上來。

後來,約翰在觀察了風向之後,又讓人把小頂帆的架子拆下來當作木筏的臨時桅杆。用支帆索把桅杆繃牢後,把帆給扯了上去。最後,在尾部又安裝了一個寬舵把兒,以控製方向。木筏可以說是打造得既結實又完美。是否好使?那就得接受風浪的考驗了。

九點光景,大家齊動手,把吃食先裝上去。有些罐頭肉、粗製餅幹、鹹魚、粗糧等,已裝進木箱中密封起來。隨後,把槍支彈藥也裝了上去。

此外,木筏上還備了一個小便錨,因為說不定憑借一次漲潮還靠不上岸,那就必須拋錨,等待下一次漲潮。

十點光景,潮水開始上漲,風兒輕輕地從西北方吹拂而來,浪濤輕拍著木筏。

“準備好了嗎?”約翰.孟格爾喊問道。

“準備好了,船長。”威爾遜回答道。

“上筏!”約翰命令道。

海倫夫人和瑪麗小姐打頭,從一道軟梯下去,眾人隨後依次上筏。威爾遜掌管舵把兒;穆拉迪砍斷係在木筏上的繩索;約翰站在帆索旁指揮著。

木筏張起了船帆。九海裏並不遠,若是一隻小船,再有幾支好槳,不用三個小時便可劃到岸邊。可是,木筏就慢得多了!如果風一停,海潮再一回落,說不定木筏還會倒退回來哩。遇此情況,隻好停泊,等待下一次漲潮。想到此,約翰心裏真的是忐忑不安。他當然是希望一次成功了。

潮水是十點鍾開始上漲的,應在下午三點前靠岸,否則就必須拋錨停泊,說不定還會隨落潮回到海裏去。

風在漸漸加大。木筏一開始很順利。盡管礁石環生,但憑借人們的經驗與毅力,再加上技術的嫻熟,倒是沒出現什麼問題。

時近晌午,距海岸隻剩下五海裏了。天氣晴朗,能見度好,極目遠望,可以看到岸上的山峰樹木隱隱約約。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南緯三十八度線上的比龍甲山的主峰,狀若抬頜張嘴的猴頭。

十二點三十分。巴加內爾指著海麵告訴大家,潮水已經完全蓋過了礁石。

“還露著一塊礁石!”海倫夫人說。

“哪兒?”巴加內爾忙問。

“那兒!”海倫夫人指著前方一海裏遠處的一個黑點說。

“真的是!看清楚它點兒,免得撞上去。”

“它正對著那座山北邊的尖棱兒,”約翰觀察一番後發布命令,“威爾遜,小心點,繞開它去!”

“是,船長!”威爾遜邊壓緊舵把兒邊回答道。

半小時過去了,木筏前行了半海裏。可是,奇怪得很,前方那黑點仍舊浮在浪濤上。

約翰頗覺蹊蹺,忙拿過巴加內爾的望遠鏡,對準那黑點望去。

“那不是礁石,是個什麼東西在漂浮著。”約翰說道。

“會不會是麥加利號的一截斷桅呀?”海倫夫人問道。

“不可能,斷桅漂不了這麼遠。”格裏那凡爵士回答道。

“啊,我看出來了,是隻小船!”約翰喊叫著。

“是麥加利號上的那隻嗎?”格裏那凡爵士忙問。

“是,正是!是那隻小船,扣過來了。”約翰大聲回答道。

“唉!他們都淹死了?真可憐!”海倫夫人歎息道。

“肯定是淹死了,夫人,”約翰回答道,“天又黑,暗礁又多,浪濤又大,不死才怪哩!簡直就是找死!”

“願上帝可憐他們吧。”瑪麗.格蘭特唏噓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