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七日,早晨六點,格裏那凡爵士讓大家出發。雨在夜裏已停了,隻是天空中仍舊滿是灰蒙蒙的雲靄,太陽被遮擋住了。趁著太陽不露臉,天涼好趕路。
巴加內爾在地圖上測算了一下,卡花尖角到奧克蘭距離是八十英裏。每天二十四小時連續走十英裏,得八天的時間。因此,他建議,不必沿著曲曲彎彎的海岸走,而先去離此三十英裏的隈帕河與卡陀江的彙合處――加那瓦夏村。那兒是驛車的必經之路,有專門駛往奧克蘭的。他說從加那瓦夏村上車,到德魯裏稍事休息,因為那兒有博物學家郝支特脫所推崇的一家上等旅社。
一行人各自背著自己的幹糧和槍支,順著奧地灣岸邊向北走去。為謹慎起見,彼此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相互間離得不能太遠,而且每人都緊握著手中的槍,提防著東麵的丘陵地帶。巴加內爾手裏拿著地圖,不時地稱讚地圖之精確。
腳下踩著滿是貝殼的沙灘,沙裏還摻雜著一些天然氧化鐵渣。還可見一些海生動物在海岸嬉戲,膽子挺大,見人來也不逃跑。許多海豹躺在海岸上,腦袋圓乎乎的,甚是可愛。新西蘭海岸海豹數量很多,其皮與油價格不菲,所以引來不少的獵殺者。
有三四隻海象夾雜在海豹中間,身長約在二十五英尺到三十英尺之間,皮呈藍灰色,長鼻子可硬可軟,長而卷的髭毛很像花花公子的頭發。它們都懶洋洋地躺著,憨態可掬,頗惹人喜愛。
小羅伯特正邊走邊看,突然驚呼道:
“怎麼!海豹還吃石子!”
果然,有幾隻海豹真的在那兒大口吞吃岸邊的石子。
“真無法相信,它們還真的是在吃石子。”巴加內爾說道。
“它們能消化得了嗎?”小羅伯特不解地問道。
“它們這不是為了吃飽肚子,孩子。我想,它們是為了保持身體的平衡,增加比重,可以潛入水底。等到回到岸上來,再把石子吐出來。你看,吃了石子的那幾隻海豹,正要往水下潛!”
果然,吃了石子的那幾隻海豹,真的在往水裏潛去。大家正想看看它們是否回到岸上時會把吃進的石子吐出來,可格裏那凡爵士擔心延誤行程,便下令繼續前進。巴加內爾對此頗覺遺憾。
十點光景,一行人在遍地的雪花岩上停下來吃早飯。奧比內在海灘上撿了許多海淡菜,照著巴加內爾提供的方法,放在火堆上烤熟,味道還真的不錯。
飯後,稍事休息,一行人繼續趕路。他們沿著海灣行進。隻見岩石與沙灘間,有數不清的鳥兒飛來飛去,有軍艦鳥、塘鵝、海鷗。而短粗胖大的信天翁則立於懸崖峭壁之上,一動不動。下午四點的時候,他們已經走了有十英裏了,而且還不覺得怎麼累。兩位女士要求繼續往前,走到夜幕降臨。於是,他們繞過北麵的山腳,來到了隈帕河流域。
這兒,遠看碧草連天,近前一看,方知是一片片灌木叢,上麵開著小白花,下麵長著又粗又長的鳳尾草。走在裏麵,才知什麼叫行路難。一行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走出了這一帶,越過了哈卡利華塔連山的幾道坡。
時間已是晚上八點。一行人便準備露宿,把毯子鋪在鬆樹下,蓋上點東西,湊合著睡下了。
為了防止意外,格裏那凡爵士要求二人一組,輪流值夜,並要荷槍實彈。他們還點上了篝火,以防野獸襲擊。幸好,新西蘭山區無老虎、獅子、狗熊出沒。頂多也就是幾隻土著人稱之為“嘎姆”的沙蠅和一些膽大的野鼠前來搗亂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