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波湖形成於史前時代,長二十五英裏,寬二十英裏,深不見底。史前時代,由於火山噴發,致使島嶼中央全部塌陷,形成一個巨大的“天坑”,周圍的水流全部流入其中,便形成了一個大湖,後人取名為“道波湖”。
道波湖海拔一千二百五十英尺,周圍群山環繞,山峰都高達八百米以上。西麵是高聳著的懸崖峭壁;北麵是幾座山巒,上麵是一片片的小樹林;東麵是一溜兒的湖濱平原,灌木遍布,其間有一條路,浮石閃光;南麵是成片的森林,林後是一座座圓錐狀火山。道波湖在周圍景色的映襯下,顯得分外壯麗,分外妖嬈,風雨交加時,湖麵上狂風勁吹,呼嘯不止,猶如太平洋上的颶風一般。
這片地區由於地熱的緣故,幾乎像是一口巨大無比的大鍋在沸騰。熱霧騰升,酷熱難耐。距此十二英裏處是冬加裏羅火山。
冬加裏羅火山鶴立雞群,兀立在周圍的一些小火山之中。它常年噴著火苗和煙霧,遠遠望去,像是人的腦袋上插著紅色羽飾,令周圍的小火山自歎弗如。在它的背後,還有一座魯阿巴胡峰,孤零零地兀立於平原上,峰頂高達九千英尺,直插雲霄,無人攀登過。由於雲霧繚繞,鎖住山峰,無法探測它的噴火口的秘密。二十年來,有許多人登上過冬加裏羅火山,比如比維爾、狄遜和最近的一位――郝支特脫,都上去測量過。
這些火山各有其美麗的傳說。如若在平常情況之下,巴加內爾肯定會講給同伴們聽的。其中有傳說稱,當年,為了爭奪一位窈窕淑女,冬加裏羅山與塔臘納基山翻了臉。當時,兩山相鄰,關係密切,可這一次,雙方大打出手。冬加裏羅山脾氣暴躁,出手太快,塔臘納基山被打,羞愧無顏,從旺嘎尼河穀逃走,邊逃便拋下兩座山來。它逃到海邊,更名換姓,改叫厄格蒙山,孤立地聳立在那兒。
可此時此刻,巴加內爾哪有心情講這些,即使講了,同伴們也無心情去聽的。唉!命運多舛,竟落到這種地步,真叫人黯然神傷。
此時,“啃骨魔”讓小船駛出隈卡陀江,鑽入一條小河;出了小河,又繞過一個尖岬,駛向六百米高的芒伽山腳下。這兒茀密翁草遍地。毛利人稱之為“哈拉克基”,也就是新西蘭麻。它渾身都是寶:花裏含有一種絕佳的蜜;莖含膠質,可替代蠟或漿粉;葉子又大又結實,新葉可當紙用,幹葉可作火絨,撕開來可以搓繩、製纜、編網、織布、做衣、編席,或染成紅色或黑色,製成毛利人中高貴的衣裳。
這種寶貴的茀密翁草,在新西蘭兩座島上,無論是海邊、江邊、河邊還是湖邊,到處都有。俘虜們眼前就是一大片野生茀密翁草。棕紅色的花朵點綴於碧綠的葉子中間,頗像龍舌蘭。其葉又長又大,似寶劍一般,無數蜜蜂在花和葉間飛來飛去,忙著采蜜。
湖邊有一大群鴨子浮遊,羽毛顏色斑斕,光亮閃閃,已從野鴨變為家鴨了。
離此四分之一英裏處,有一座“堡”,立於峻峭的山岩上,那是毛利人的山寨。俘虜們被綁著的雙腳已被鬆了開來,沿小路押往山寨去。小路兩旁是一片片的茀密翁草田和茂密的森林。林間有各種各樣的樹,有結紅果實的“秸卡茶”樹、鮮嫩可愛的澳洲千年蕉樹、產黑色染料的胡柚樹等等。一行人走過時,驚飛了樹上的鳥兒。那些漂亮的大鵓鴿、滿身灰羽毛的圓喙鵲,以及紅冠椋鳥等,十分惹人喜愛。
格裏那凡爵士一行被押送著,繞過一個大彎之後,終於來到“堡”的內部。
這座毛利人山寨,周圍築有一道結實牢固的柵欄,高約十五英尺。柵欄內又圍著一道木樁。接著便是一道柳條牆,上麵留有槍眼,算作內城的防禦工事。內城裏地麵平坦,建有許多毛利式建築,以及四十多個整齊劃一的小棚屋。
俘虜們一進內城,便看到木樁上掛滿了人頭,不禁為之悚然。海倫夫人和瑪麗小姐立刻扭轉頭去,閉上眼睛,不敢去看這瘮人的景象。無疑,這些都是戰敗者的頭顱,至於他們的身子,早已下了戰勝者的肚了。
“啃骨魔”的住所位於山寨的盡頭,夾在一些簡陋茅屋中間,身後便是歐洲人所謂的“演兵場”。他的住宅並不大,長二十英尺,寬十五英尺,高十英尺,是用樹枝和木樁編排起來當作牆壁的,牆內麵蒙著茀密翁草席。住所隻開了一個缺口,當作屋門,掛著厚厚的草簾。屋簷向前伸出很長,如同古羅馬人的飛簷。簷下的椽頭上雕有圖案。門外的“影壁”上也雕有奇禽異獸、花草人物,是毛利工匠的佳作。屋內地麵是壓實的黏土,高出外麵平地五英寸。地上鋪著幾張蘆席和一些幹鳳尾草,並有一個香蒲葉編織的大墊子,這就是主人的床了。屋內尚有一個石洞似的爐子,屋頂也有一洞,充作煙囪口,濃煙滾滾時,自會從屋頂洞口湧出,但冒出之前,先已把屋內四壁熏黑了。
屋旁有一倉房,儲存食物和用品,其中有收獲的茀密翁草、山芋、水芋、鳳尾草根等,還存有常用的石頭烤爐。稍遠一點還有幾個不大的小院,養著豬和羊,是當年庫克船長帶來的種羊和種豬的後代。幾條狗沒有固定狗舍,在日下裏跑來躥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