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國,我可愛的人民》發表於1957年,它是烏斯曼的成名作,是反映農民如何覺悟起來並開始同殖民主義者進行鬥爭的長篇小說。
桑貝內·烏斯曼,生於1923年,塞內加爾作家,具有世界聲譽,在當代黑非洲文壇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主人公烏馬爾·法伊是一個勇敢、堅毅而富有智慧的青年黑人。他出生在卡紮曼斯河畔一個漁民的家庭,他自己也是一個出色的漁民。但是,殖民主義統治改變了他的命運。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烏馬爾被強征入伍,參加法國部隊,曾經兩次負傷,得到一枚軍功獎章和一枚戰鬥十字章。但是,烏馬爾在戰爭中的收獲不是這兩枚獎章,而是認識了殖民主義統治的實質,找到了自己失去祖國和民族遭受淩辱的原因。所以,烏馬爾複員後,雖然有在法國安家的機會,但他卻毅然攜著法國妻子伊紮貝拉回到了塞內加爾。他選擇了一條困難而危險的道路。他是一個黑人,居然娶了一個白人婦女做妻子,這在他的同胞們看來是對自己民族的背叛,而在法國人看來,伊紮貝拉則是一個墮落的女人。烏馬爾為此受到親人的指責和白人殖民者的侮辱。但是,烏馬爾頂住了這雙重的壓力,並堅定地走自己的路。為了拯救自己的同胞,他放棄自己精通的捕魚生涯,改學種田,把收獲的糧食低價出賣或無息借給黑人同胞,使他們免受殖民者的殘酷經濟剝削。他還耐心向年輕人宣傳新思想,幫助他們克服舊的傳統和擺脫落後生活方式的束縛。他成功地團結了年輕人,爭取了老人,使他們認識到組織起來,辦示範農場,組織合作社,同殖民主義者進行政治的和經濟的鬥爭的意義。烏馬爾的事業有利於祖國和民族,卻威脅著殖民主義者的統治。敵人采取陰謀手段暗殺了烏馬爾。烏馬爾死了,但他的事業在繼續,他的同胞在前進。人民用鬥爭和勝利來歌頌這位塞內加爾的忠實兒子。
《祖國,我可愛的人民》的情節是沿著新思想意識同舊傳統觀念的矛盾,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同殖民主義統治的鬥爭這兩條彼此交錯的線索展開的,其中主要矛盾是種族矛盾。烏馬爾·法伊的形象就是在這錯綜複雜的矛盾鬥爭中塑造成功的。烏馬爾這個在鐵與血的戰火中覺悟了的青年黑人,在伊紮貝拉因被雅克侮辱而提出一起回法國時,他深情地說:“我知道卑屈和受辱的滋味,所以我了解你是怎樣痛苦。
可是,我,我應該到哪裏尋求我的自尊呢?如果我不在我生長的家鄉尋找,還到哪裏去尋找呢?”是的,烏馬爾是用一腔熱血和整個生命熱愛自己的祖國和人民的。在他看來,“一個人的自尊可貴並不在於他能生男育女,也不在於他會穿漂亮的衣服。最主要的是他的祖國”,“必須揭開一切事情的秘密,掌握一切事物的秘訣,為人民造福”。他不能忍受沒有祖國的痛苦,於是他仇恨、反抗、鬥爭,立誌要奪回他和他的同胞們失去的一切——獨立、自由、做人的尊嚴。在輪船上,他兩拳打倒了科佐諾公司的管事;在碼頭上,他同船長和海員們進行了力量懸殊的搏鬥。他成了弱小者和被壓迫者的保護人。
接著,他為了改變祖國聽命於人的狀態,實行一係列宏偉計劃,進行艱苦勞動。殖民主義者船長不是揮舞皮鞭叫囂“我讓他知道知道,在這裏誰是主人”嗎?烏馬爾用自己的行動告訴同胞們;黑人是黑非洲的真正主人!正是在揭示和解決國家獨立、民族解放、人民自由與殖民主義統治這一主要矛盾鬥爭的過程中,烏馬爾的堅毅、剛強的性格特征被生動地刻畫了出來。但是烏馬爾的形象之所以豐富感人,還因為他的性格有著善良、溫柔的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