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平林新月”就不隻是客觀景物的映照,更是隱喻著期盼者的內心世界,平林新月,是平和寧靜的境界,隻有心中的伊人歸來,期盼者的內心才能“平林新月”那麼諧靜平和,才不至於年年增新愁,歲歲朱顏瘦。誰願意苦苦的受分離的煎熬?誰都希望平林新月人歸後啊!馮詞正是感人至深的傳遞了相思人內心的泣血般的思念和刻骨期待心上人歸來的執坳,成為名篇”。
記得當時班上一半同意豆腐一半同意多副教授的見解,不過後來班上的失戀人或牛郎織女們,都完全同意多副教授的解讀。
平林新月人歸後,艾椿老師的老伴已經一去不能歸了,他的心境怕也難於平林新月了,柳留梅不免生出濃濃的同情。
“老師,這香味可好了!”柳留梅凝視著青煙繚繞的一柱檀香,她想轉移話題,不要使老師傷感。
“They brings me tale of yduth and tones of love.”艾教授說,“這是英國著名詩人蘭陀的詩《香味的權力》中詠香的一句詩。”
柳留梅很快心譯出來:它們帶給我以青春的故事和戀愛的風情。
柳留梅的臉有些熱,十年女兒紅,陳酒勁挺大。
詩香酒熟,別有會心。
“小柳,最近報紙上在爭論教師能不能愛學生?學生中有何看法?”艾椿突然問。柳留梅覺得這問題不能貿然回答。
“老師,我們學校去年出台一個政策:不提倡師生戀愛,你以為如何?”柳留梅把問題推出去。
“誰跟誰鬧感情,是說不清的事。上麵不提倡或反對的事,下麵往往偏要幹,這種情況還少?所以學校的這個土政策,說明校領導不識時務,甚至低能。”艾教授進一步問,“假如有教師向你們求愛,你們會取何種態度?”
“這要具體分析,逢著沒感覺的先生,怎沒能愛得起來?逢上了值得愛的老師,心也會動的。隻是大部分女孩,怕也是有心也無膽。”柳留梅有些羞澀的回答。
艾教授以他自己的咬文嚼字的方式解讀著大概隻有中國才有的這個古老的成語:有心無膽。他更把重心放在“有心”兩個字上。心是最重要的,膽隨心生,無膽可以變為有膽麼。從來對於語詞的解讀是各取所需,那就是所謂詮釋。
柳留梅有些迷茫有些不安,問自己也在問老師,“為什麼老師要愛學生呢?”
“愛,講不出理由,不愛才能講出理由。”
“其實師生之間不也挺好,挺親近!”柳留梅說。
“越親近往往越遙遠。”艾椿教授說。
柳留梅聽不懂了,她站起來收拾碗筷。這等晚餐算是吃到了心上!收拾碗筷時他不慎打碎了一個碗,艾教授彎腰撿起來:“跌得好,這叫歲歲平安。”
簡單的家宴程序結束,已近九點,艾教授本想安排柳留梅住下,讓她睡自己的床,她睡書房的沙發床,但柳留梅堅持要回去,艾椿教授就送柳留梅去校門口打的,柳留梅上了出租車後,艾椿見司機五大三粗,想起不久前網上有則新聞,一個出租車司機把一個女乘客強奸,就決然送女弟子回家。他記住了車號,並存入手機,將車號發給女婿,並附言:送朋友,還得乘這車回。這是當律師的女婿關照的,一個人夜間乘出租車,將車號發給他。
近一個小時。到了柳留梅的村莊。下車之前,艾教授對柳留梅說:“你一直想看的《泰戈爾文集》拿去看吧。”
柳留梅細心的把書放進包裏,一陣秋風吹去了艾椿收一半酒意。師生一起坐在車的後排,無意間艾椿碰上了柳留梅的柔嫩的右手,他本來想握住但他回避了。
柳留梅走後的好幾天,艾教授在屋裏時常徘徊著,他回味著對女弟子近乎赤裸的話,自問,是荒腔走板?還是屬於正常發揮?他覺得在柳留梅身上隱隱有自身的歸屬感,妻子死後,他一直找不到歸屬感,心是孤獨的,彷徨的。
柳留梅當晚回家,一直沒有睡意。一是老師真的在幫她找飯碗,如今飯碗難找啊!二是自己尊重的人明顯喜歡她,誰都不拒絕別人善意愛憐的心。她躺在床上,隨意翻著《泰戈爾文集》,她見書中夾了一片紅楓葉,葉的一端用紅線拴住。那一頁上有紅筆劃上的一行字:世上最遙遠的距離,是我貼近著你,而你卻不知道我是那樣的愛你!
這顯然當時的泰戈爾處在一種相思中。這紅線不知是誰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