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艾教授的運作,柳留梅的工作已大體落實下來,但要去試講一課。她不是師範專業,沒有學過心理學和教育學,對課堂教學流程把握如何?其實,現行的所謂心理學和教育學幫不了新教師的大忙。能否當好教師,除了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外,還得有悟性和靈性和責任心。
那邊校長擔心他的老師的女弟子、他的小師妹試講不好,提前指定課文講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但是艾教授沒有轉告柳留梅。他想這一從中學到大學都涉及到的名篇還要提前準備嗎?他想測試一下柳留梅的實際的語文水平到底如何?他有時甚至無端懷疑她給他的信不是她寫的。如今大學生的畢業論文研究生的學位論文有多少是自己孜孜以求弄出來的?倒是不少未婚先孕是親自的作品。一、論文多數是東拚西抄或幹脆出錢找槍手。他不希望一個沒有些靈氣沒有一點文才的庸才去學校糊弄青少年學生,可是現在占有中學講台的才學不滿一鬥的“師者”還少嗎?但是他們中卻不乏有指導學生成功應對高考的人才,能把課文搞的支離破碎出試題。他們看到一篇美文,就像中國人看到水裏一條遊魚,想到的是怎麼打撈上來,放到砧板上肢解烹調,而不是去欣賞遊魚在水裏的優美舞姿。所以我們多數學生得到的隻有魚頭魚刺而沒有鮮活的魚。
試講這天秋高氣爽,標準的水隨天去秋無限。
艾椿教授見到校長說,他沒有提前轉告試講課文,校長急了,“老師,今天聽課的除學校的領導班子,還有語文教員底子的區教委主任,學校幾位老語文教師也在座,他們都是行家。”另外,校長悄聲說,情況有變化,有兩人試講,擇優取一,另一位可能有些背景。艾教授不免一驚,但仍笑了笑:“真金不怕火煉。隻要你們不講背景、不外貌取人。”柳留梅出身農家,無背景可言。外貌中上等,膚色沒富強粉那麼白,牙齒排列不那麼緊密,腦袋比常人大了點。艾教授轉念一想,劉柳梅並非一點背景沒有,校長的傾向不是背景嗎?何況都是畢業生,都是中國青年,都想找飯碗,這麼一想,內心也就平和得多。
校長邀請艾教授聽試講。第一個上台的是女孩,區教委主任竟上去擦黑板,艾教授也就明白那女孩的背景,感到劉柳梅不容樂觀。那女孩長得有些像王菲,夠得上準美女,無疑也能加分。一堂《荷塘月色》,她按教參本意圖推進,說作者朱自清因大革命後革命力量遭屠殺,政治氣壓低,他情緒低落,黃昏去荷塘解悶等等,這是北大某學者的高見,其實那時在北方的朱自清不了解南方的政局,也不會恨蔣介石。日本鬼子侵華後,發生西安事變後,各界有擁蔣和反蔣之呼號,北大清華教授聯名,朱自清的名字在第一位置,哪有朱自清較早時寫《荷塘月色》的反蔣之說?所以,北大某學者的高見並不高見,教參本也是以權威為馬首。
當然錯不在試講的女孩。可憐她照本宣科,而且語不打頓,像背書,但欠缺靈氣,靈氣是準備不來的。
柳留梅拿到課文後,還有兩個小時的準備時間。校長安排在高一的重點班講。
柳留梅微笑的走進課堂,她人雖不算漂亮,但顯得很大氣。人的富有、漂亮、高大往往不一定大氣。柳留梅看到牆上有幾幅名人語錄,其中一幅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但語錄上沒有標明作者,柳留梅提問學生是誰說的這句話?她的清澈的眼光掃過全班也掃過一排評委胡子們,艾教授側目旁邊的評委似乎也都有些迷惑。
柳留梅指了一下倒數第二排的一位男生,他站了起來,有點慌張的說,他是來聽課的教師,課堂裏有笑聲。柳留梅擺擺手讓他坐下,她推了推近視鏡。她該不是把評委同學生弄混?艾教授心裏發笑,這丫頭鬼啊,他這是殺評委的威風,以壯行色。
一個坐在前排的穿著有點寒酸的女孩舉起了手:“是莊子”
“再請解釋!”柳留梅微笑著。
“了解他人的人是聰明人,了解自己的人是明白人。”女孩是坐著回答的,柳留梅在心裏皺了下眉,何以對老師無理?但她很快明白女孩是站不起來的殘疾人。
“她回答的不錯!”柳留梅微笑的走到女孩身邊,愛撫的摸下她的頭。然後回到講桌,轉身在黑板上寫下“老子”兩字。
“同學們,這語錄的作者應是老子,不過莊子也說過“知其愚者,非大愚也。”知道自己愚笨的人不是最愚笨的人。老子莊子有個共同的觀點是,要明白自己。”
“同學們,你們知道老子的相貌嗎?”劉留梅轉身在黑板上寫了“廣額疏齒”。
“書上記載老子的額頭是寬寬的,牙齒排的不太緊密,就像我的牙齒。”同學們發出善意的笑聲,課堂的水波漾開了“同學們,我們千萬不要為自己身體的某些缺陷而苦惱,世上美的東西太多,我們要善於發現自然和他人的美。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是美的發現。”
回答問題的女孩淌下了眼淚。
進入課文前的導入用去五分鍾,艾教授看了下手表。按通常規則導入在兩三分鍾,但艾椿教授覺得柳留梅的導入並不冗長,她把學生聽課興趣調動起來了,而且灌輸了樸實的美學觀,串講課文時柳留梅並不看課文,艾教授驚訝於她的一流記憶力。她沒有講所謂朱自清因在大革命後革命力量遭屠殺,夜晚情緒低落,去荷塘解悶等不切合實際的政治語言,而是說作者也有普通人常會遇到的苦惱,於是黃昏去荷塘散心,發現了荷塘的生機,正如張九齡《感遇》這首詩所說:欣欣此生意,自爾為佳節。柳留梅順便提問張九齡《感遇》詩是著名的選本的第一首,那一部選本?一些評委低下了頭,怕提問到自己頭上。還是那位殘疾女孩回答是《唐詩三杯首》。殘疾人中聰明的多。柳留梅一邊感慨一邊微笑的繼續說,作者從荷塘的生機中調整了情緒,然後回到家,見到妻兒已熟睡,進而感到從家庭中獲得的歡愉。
最後她又提到有人批評《荷塘月色》的不足:文字、結構上的過於求精,有雕琢的痕跡,失去樸素自然之美。不如冰心的散文樸素。劉柳梅說,精致有精致美,樸素有樸素之美,不必揚此抑彼,各有各的美。正如我們的女孩,有打扮的美,也有素麵朝天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