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孫叔敖:氏,名敖,字孫叔,春秋時楚國期思(今河南淮濱)人,官令尹(楚相),輔助楚莊王成就霸業。
譯文
庾亮所乘的馬中有一匹的盧馬,有人勸他賣掉。庾亮說:“我賣掉此馬,必定有買它的人,那又害了它的新主人。怎麼能因這馬對自己不利就把禍害轉移給別人呢?過去孫叔敖殺死兩頭蛇為後人除害,成為古來的美談。我仿效他,不也是很通達嗎?”
賞析與點評
這便是所謂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阮光祿在剡1,曾有好車,借者無不皆給。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後聞之,歎曰:『吾有車,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車為?』遂焚之。
注釋
1 阮光祿:阮裕,字思曠,陳留尉氏(今河南開封)人,因曾被征召為光祿大夫,故稱。剡:縣名,在今浙江嵊縣。
譯文
阮光祿閑居剡縣時,曾經有一架好車,凡有人來借車,從來都不會拒絕。有人要安葬母親,想借車子卻又不敢開口。阮光祿聽說了這件事後,歎息道:“我有車而別人卻不敢借用,要這車有什麼用呢?”於是就把車燒掉了。
謝奕作剡令1,有一老翁犯法,謝以醇酒罰之,乃至過醉而猶未已。太傅時年七八歲2,著青布絝在兄膝邊坐,諫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於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3?』遂遣之。
注釋
1 謝奕(?至三五八):字無奕,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剡令,後官至安西將軍、豫州刺史,乃謝安之兄、謝玄之父。
2 太傅:古時三公之一,這裏指謝安。謝安(三二〇至三八五),字安石,謝奕的弟弟。孝武帝時官至宰相。前秦苻堅南下攻晉時,謝安為征討大都督,指揮謝石、謝玄等大破苻堅於淝水,以功拜太保。死後追贈太傅,故稱。
3 阿奴:魏晉南北朝間年長者對幼者的愛稱。
譯文
謝奕做剡縣縣令的時候,有一老者犯了法,謝奕要他喝高度數的酒以作懲罰,即使老者醉得很厲害,卻仍不停罰。謝安當時隻有七八歲,穿一條藍布褲,坐在他哥哥膝上,勸告說:“哥哥,老人家多麼可憐,怎麼可以做這種事!”謝奕臉色立刻緩和下來,說道:“你要放他走嗎?”於是就把那個老者放了。
賞析與點評
小童的仁愛之心,猶如幼苗,必須給予嗬護與認同,方可茁壯,成為一生的道德準則。
謝公夫人教兒1,問太傅2:『那得初不見君教兒?』答曰:『我常自教兒。』
注釋
1 謝公夫人:謝安的夫人,劉惔之妹。
2 太傅:即謝安。
譯文
謝安的夫人教導兒子時,追問太傅謝安:“怎麼從來沒有見您教導過兒子?”謝安回答說:“我經常以自身言行教導兒子。”
賞析與點評
事實上,謝安不僅身教,對兒女子侄更常常是耳提麵命,煞費苦心,在他的悉心栽培下,謝家子弟文才武略,一時無兩。
王子敬病篤1,道家上章應首過2,問子敬:『由來有何異同得失?』子敬雲:『不覺有餘事,唯憶與郗家離婚3。』
注釋
1 王子敬:王獻之(三四四至三八八),字子敬,書聖王羲之最小的兒子,擅書法,尤擅草書,與王羲之並稱“二王”。信奉五鬥米道。初為州主簿,後為謝安長史、建威將軍、吳興太守,官至尚書令。
2 “道家”句:道家,本來指一個學術派別,這裏指道教,具體指五鬥米道,乃東漢末年的張道陵創立,以符咒辟邪驅鬼治病,受治者出五鬥米。病者請道士做章表,寫明病人姓名,向上天祈禱服罪,請求除難消災,稱為上章。病人要坦白自己的罪過,這叫首過。
3 郗家:王獻之娶表姐,即郗曇的女兒郗道茂為妻,後來因為皇帝要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被逼離婚。其女兒王神愛,為晉安帝皇後。
譯文
王子敬病重,請道士主持上表文禱告,本人應該自陳己過,道士問子敬過去有什麼過失。子敬說:“沒有別的事,隻有和郗家離婚一事。”
王恭從會稽還1,王大看之2。見其坐六尺簟,因語恭:『卿東來3,故應有此物,可以一領及我。』恭無言。大去後,即舉所坐者送之。既無餘席,便坐薦上。後大聞之,甚驚,曰:『吾本謂卿多,故求耳。』對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無長物4。』
注釋
1 王恭(?至三九八):字孝伯,晉太原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孝武帝王皇後兄,安帝之舅,曆任中書令,青州、兗州刺史,為官清廉。晉安帝時起兵造反,被殺。
2 王大:王忱(?至三九二),小名佛大,也稱阿大、是王恭的同族叔父輩,官至荊州刺史、建州將軍。
3 卿:六朝時,尊輩稱晚輩,或同輩熟人間的親熱稱呼。
4 丈人:古時晚輩對長輩的尊稱。長物:多餘的東西。
譯文
王恭從會稽回來後,王忱去看望他。看見他坐在一張六尺長的竹席子上,便對王恭說:“你從東邊回來,自然會有這種東西,可以拿一張給我。”王恭沒有說什麼。王忱走後,王恭就拿起所坐的那張竹席送給王忱。自己沒有多餘的竹席了,就坐在草席子上。後來王忱聽說這件事,很吃驚,對王恭說:“我原來以為你有多餘的,所以才向你要呢。”王恭回答說:“叔父你不了解我,我並沒有多餘的東西。”
賞析與點評
“身無長物”之典故亦出於此,如心中能做到這一點,才是最高境界。
孔仆射為孝武侍中1,豫蒙眷接。烈宗山陵2,孔時為太常3,形素羸瘦,著重服,竟日涕泗流漣4,見者以為真孝子。
注釋
1 孔仆射:孔安國(?至四二八),晉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晉孝武帝時曆任侍中(皇帝的近侍官),太常(管祭祀禮樂),尚書左、右仆射等職。侍中:官名,備切問近對,拾遺補缺,參與朝政,乃皇帝左右親信之要職。
2 烈宗:晉孝武帝廟號,即死後立室奉祀時起的名號。山陵:帝王的墳墓,這裏指歸山陵,即死亡。
3 太常:官名。位為列卿,掌禮樂郊廟等禮儀事宜。
4 重服:孝服中之重者,即父母喪時所穿的孝服。涕泗:眼淚與鼻涕。
譯文
孔安國任晉孝武帝的侍中,喜獲孝武帝的恩寵禮遇。孝武帝死,當時孔安國任太常之職,他的身體一向瘦弱,穿著很重的孝服,一天到晚眼淚鼻涕不斷,看見他的人都認為他是真正的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