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二
1.頸部:
(1)滾頸:患者坐位,醫者站於其體側,雙手分別置於患者雙肩井穴上,以小魚際或掌指關節著力,沿斜方肌、崗上肌做滾法;然後醫者一手置於患者顳部,另一手掌指關節著力,沿著第2頸椎棘突開始由上向下滾至第7頸椎棘突止,同法依次滾頸棘突旁和頸側斜方肌、胸鎖乳突肌,手法力度輕柔,反複操作5分鍾。
(2)揉頸:體位同上,醫者雙手分別置於患者雙肩井穴處,以小魚際掌根著力,做順或逆時針方向的揉動,然後用食、中、環指自乳突部開始沿胸鎖乳突肌、斜角肌向下揉至頸根部止,手法力度要深透,反複操作5分鍾。
(3)理頸:體位同上,醫者雙側小魚際掌根分別置於患者雙肩井穴,緩緩滑動至肩峰,梳理斜方肌、崗上肌,然後醫者雙拇指屈曲,其餘四指並攏,分別置於患者頸側,以指腹深壓頸側肌肉,由上向下理筋,反複操作5遍。
(4)點穴:點風府、大椎、天柱、大杼、風池、天容、天窗、缺盆等穴。
2.腰背部:
(1)滾腰背:患者俯臥,醫者雙手分別置於患者身柱及中樞穴,以掌指關節著力,沿棘突、棘突間隙做滾法,由上至下,雙手滾至骶尾部止;然後醫者一手置患者的肺俞穴處,另一手置對側的膽俞穴處,雙手同時做滾法,沿膀胱經向下滾至白環俞後,交換兩手位置,重複以上操作,其中在腎俞穴處吸定至有明顯溫熱感為度,共操作10分鍾。
(2)揉腰背:體位同上,醫者雙手並攏以雙手食、中、環指末節指腹著力,自大椎穴起,揉至腰俞穴止,手法輕柔和緩,揉至出現溫熱感後,停留片刻,再緩慢向下移動,其中大椎、身柱、命門、腰陽關、腰俞穴等處延長停留時間;然後醫者雙掌分別置於患者兩側膀胱經上,以掌根部著力,自肺俞穴起,向下揉至白環俞止,在腎俞穴處揉至有明顯的溫熱感出現,共操作5分鍾左右。
(3)理腰背:體位同上,醫者雙手分別置於患者兩側膀胱經上,以全掌著力,保持深度的按壓力,從肺俞穴起向下順理至白環俞止,理膀胱經5遍。
(4)點穴:點大椎、身柱、命門、腰陽關、腎俞、脾俞、委中等穴。
自我按摩
對頸肩腰背酸痛區用揉法操作5分鍾,用手掌搓動患處以產生溫熱感為宜。
愛心提示
◎膳食應含有豐富的鈣,每天至少1.5克,每天最好能食用1升左右的奶或相應的奶製品,也可以食用豆類及豆製品及硬果等含鈣豐富的食物或服用鈣片等方式補充。
◎機械運動是刺激成骨細胞活動的重要因素,積極參加體育鍛煉,通過健身運動,增強體質。注意盡量避免摔、倒、碰,在體力勞動前或運動前,先做好預備性活動,這樣可預防骨折的發生。
◎老年人要多到戶外活動,適當增加光照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