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是直腸下端黏膜下肛管皮膚下的靜脈叢擴大、曲張而形成的靜脈團。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痔上靜脈無瓣膜、壁薄,周圍又缺乏支持組織,因此任何增高腹內壓力的因素,如習慣性便秘、排尿困難、肝硬化腹水、盆腔腫瘤、妊娠等,都能使靜脈回流受到影響,以致直腸靜脈叢充血而擴張,從而引起痔。以肛門齒狀線為界限,痔可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種。
自診要點
內痔:最常見症狀是大便時無痛性出血,血色鮮紅,呈點滴狀或噴射狀,便前便後均可出現。便秘、糞便幹硬、飲酒及進食刺激性食物時出血加重。
內痔分為三期,Ⅰ、Ⅱ期內痔的痔體在便後即能脫出肛門外,但仍可以自行回複,Ⅲ期時痔體無法自行回複,須用手法推回肛門內複位,否則可發生內痔嵌頓,造成痔壞死、感染。
外痔:一般無明顯症狀,在便後和久蹲時有肛門脹感和異物感,肛門外可見隆起的皮下靜脈團塊。在排便用力時,可引起痔靜脈團塊凝血或破裂,血凝集於肛門皮下組織形成血塊,稱為外痔血栓,局部可以見到藍紫色的小腫塊,有明顯觸痛。
混合痔:兼有內外痔的出血、脫出、異物感、血栓形成等症狀。檢查可見跨越齒狀線被覆黏膜皮膚的靜脈團塊。
其他症狀:包括肛門疼痛、沉重,常與排便不盡感覺同時存在。感染時,局部疼痛加劇。肛門周圍經常出現瘙癢,甚至皮膚濕疹,常使患者很痛苦。
按摩方法
方法一
1.揉肛周:首先將肛門洗淨,俯臥位,下肢屈曲,把手掌放在臀部一側,中指微屈指尖抵壓肛門周圍,沿肛門做順時針方向揉摩1周,微用力做左右不停移動帶動肛周皮下組織,可連續揉摩30~50遍。
2.按長強:俯臥位,將中指尖按於長強穴處,逐漸用力下壓按揉,按壓的方向要向尾骨,待肛門周圍有感覺時,再慢慢放鬆,如此反複10~15次。切忌用力過大過猛。
3.摩下腹:仰臥位,將右手掌放在臍下的腹部,左手放在右手背上,以腕部連同前臂,做緩和協調的環形旋轉撫摩,頻率掌握在每分鍾50~100次,操作1~2分鍾。
4.叩腰骶:坐位,兩手握拳,用拳背的四指指掌關節輕輕叩擊腰骶部,從腎俞穴到下髎穴,由輕漸重,特別在八髎穴處重叩,使局部有酸脹感為宜,操作1~2分鍾。
5.按承山:盤膝坐位,兩手拇指指腹按壓兩側承山穴處,力量逐漸加重,一般按揉1~2分鍾,使下肢小腿後側有酸脹感為度。
方法二
取大腸俞、三焦俞、腎俞、下腹部(臍下至恥骨聯合)、足三裏,醫者先按揉10分鍾,再施以滾法,每次10~15分鍾,以皮膚輕度瘀紫為度,隔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方法三
1.揉按痔瘡穴:反手向後,用中指的指尖揉按腰部位於第3腰椎棘突下方的痔瘡穴共60次。
2.揉按竹杖穴:反手向後,用中指的指尖揉按腰部位於第3腰椎棘突上方的竹杖穴共60次。
3.擦尾窮骨:反手向後,用掌根擦位於骶部尾窮骨穴(臀裂下端、尾骨上1寸及左、右旁開1寸處,共3穴),反複擦2分鍾。
自我按摩
1.睡前用手指隔襯褲按揉肛門局部。按摩時可先將下肢屈曲,把手掌放在臀部一側,食、中、環指3指微屈靠攏,用指尖(主要是中指尖)在肛門外抵壓後進行按摩,手指向一方後旋轉或前後移動,旋轉或移動手指一下為1次,可連續按摩100次。每晚睡前按摩1次,或隔日按摩1次均可。
2.睡前用手按摩骶尾部和肛門後方,從骶尾向肛門後方長強穴,上下來回按摩50~100次,使局部感到發熱為好。每晚睡前按摩1次,或隔日1次。
3.取仰臥位,每天用右手掌放在下腹部,左手放在右手背上,做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揉動,各100次。
愛心提示
◎保持大便通暢,防止習慣性便秘,避免長期服用瀉藥。
◎經常參加體育活動,避免久坐久站。
◎保持肛門清潔,常用溫水清洗,勤換內褲。節製性生活,注意性交的清潔衛生。
◎多喝開水,多吃蔬菜、水果,特別是含纖維多的蔬菜、水果,如芹菜、白菜、菠菜、絲瓜、香蕉等。忌食辛辣刺激、油膩和偏於溫熱性質的食品,如辣椒、生蔥蒜、胡椒、羊肉、狗肉、豬頭肉、煙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