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喉炎是指喉黏膜及聲帶慢性炎性改變。多由於急性喉炎反複發作,過度使用聲帶或過度吸煙等刺激性因素所致,鄰近器官的慢性炎症如鼻竇炎、扁桃體炎、支氣管擴張等可成為本病發生的誘因。另外,全身各種慢性病如貧血、便秘、下呼吸道炎症、心血管疾病均可繼發本病。
自診要點
本病以聲音嘶啞為主要症狀,早期嘶啞時輕時重,嗓音低沉變粗,發聲易於疲勞,伴有喉部不適、異物感,不斷清嗓但痰液不多,很少有疼痛。重者持續性聲嘶,甚至失音。職業用聲者音域變窄,發高音費力。
按摩方法
方法一
1.點按穴位:先選用風池、大椎、大杼、風門、肺俞,用拇指指尖或中指指尖在上述穴位點按,力量逐漸加重,使每穴均出現明顯酸脹,各穴點按半分鍾。
2.推膻中:選用膻中、雲門、天府、人迎等穴,用拇指指腹分別按於上述穴,上下左右推摩,範圍在直徑1~2厘米之內,各穴推摩半分鍾,局部出現舒適熱感為宜。
3.拿肩井:端坐位,以拇指指腹與其他四指指腹分別置於肩井穴前後,一般四指在前,拇指在後,向上提拿,然後使肌肉複原,手法要連貫,1~2分鍾。
4.揉喉結:用拇指和食指指腹在喉結處有節奏地上、下、左、右推揉,在人迎、水突穴處力量適當加大,如此反複2~3分鍾,然後用拇指指尖點按乳突1分鍾。
5.擦任督:將手掌伸直,用掌麵緊貼皮膚,分別在任脈(下頜至恥骨聯合)和督脈(風府穴至腰俞穴)做由上而下的連續不斷的直線往返摩擦1~3分鍾。
方法二
1.用手推揉喉結兩旁,同時選定人迎、水突穴位,以手指輕揉往返數次。
2.用手點撥揉捏合穀、魚際、中府、三陰交、足三裏。
3.用全掌沿膀胱經從背部至骶部,下頜下至恥骨聯合(沿任脈),沿肋緣自胸骨正中向兩邊抹擦各3遍。
4.兩手握空拳,交替拍擊前胸、後背各9次。
方法三
1.撫摩法:患者仰臥,用枕墊高後頸,使喉頭部凸出,醫者以兩手大拇指肚著力,從患者喉頭處開始,用力向下撫至天突穴。
2.壓法:醫者以右手拇、食、中三指末節著力,在患者氣管上和氣管兩側自上而下反複揉壓。
3.震顫法:醫者以右手小魚際著力,從患者喉頭開始,向下做高帶速震顫至天突穴。
4.揉壓經脈法:患者俯臥,醫者站於一側,以右手拇指指肚著力,從患者頸窩風府穴開始,沿督脈向下揉壓至大椎穴,再從天柱穴開始,沿膀胱經向下揉壓至肩井穴。
自我按摩
1.用雙拇指和食指側麵拿揉喉結兩側,以喉部有輕快感為度。
2.多指拿揉或拇指按點合穀穴,力量可稍重,以能忍受為度。
3.用拇指掐揉少商穴,點按魚際穴。
愛心提示
◎避免過度發音或發音不當,注意嗓音保健。
◎消除有害氣體,減少粉塵刺激。
◎禁忌煙酒刺激,少食煎炒及辛辣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