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是一種常見病,為慢性感染所引起的彌漫性咽部病變,主要是咽部黏膜炎症。多發於成年人,其主要病因有屢發急性咽炎、長期粉塵或有害氣體刺激、煙酒過度或其他不良生活習慣、鼻竇炎分泌物刺激、過敏體質或身體抵抗力減低等。慢性咽炎也可以是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現,如貧血、糖尿病、肝硬化及慢性腎炎等。
自診要點
主要表現為咽部異物感、燒灼感、幹癢或有輕微咳嗽、咽痛。患者吞咽功能正常,但空咽時不適感明顯。咽部症狀可因過於勞累、受涼、多語、煙酒過度及精神刺激等原因而加劇。
按摩方法
方法一
1.掐大椎:端坐位,先以拇指指尖掐揉大椎穴1分鍾,然後用屈曲的食指和中指,或屈曲的食指和拇指引開呈鉗形,夾住大椎穴處皮肉,一拉一放,局部蘸清水以保持濕潤,將局部揪出紫紅皮色為度。
2.掐少商:用拇指指甲分別重掐兩側少商,以左拇指掐右少商,右拇指掐左少商,每穴重掐10~15秒,在重掐少商穴的同時反複做吞咽動作。
3.揪咽喉:坐位或仰臥位,用屈曲的食指和中指張開呈鉗形,夾住喉結處肌肉,一拉一放,局部可蘸些清水以保持濕潤,1~2分鍾。
4.摩人迎:將掌根平伏在兩側人迎穴處,著力要均勻,順時針方向摩動,由輕到重,由慢到快,1~2分鍾。
5.擦任督:將手掌伸直,用掌麵緊貼皮膚,從天突穴抹擦至曲骨穴處,背部從大椎穴抹擦至骶尾部,由下而上,反複進行,任督兩脈各9次。
方法二
1.用手指點按太衝、三陰交、陰陵泉、合穀穴,約各半分鍾。
2.用全掌按摩關元、腎俞(先逆時針,後順時針)各18圈。
3.用全掌推壓、抹擦從天突穴至恥骨聯合,從下背部至骶尾部各9次。
4.用手指指腹按摩人迎(喉結旁開1.5寸)、扶突(喉結旁開3寸)、上廉泉(頜下正中1寸,舌骨與下頜緣之間凹陷處)、扁桃(下頜角下緣、頸動脈前方)。
方法三
1.患者坐位,醫者站其身後,先用一指禪推法沿頸椎兩側從風池至大椎穴水平往返操作3分鍾,再按揉通天、玉枕、風池、風府穴,每穴1~2分鍾;然後施一指禪推法於大椎穴上,操作約2分鍾;隨後用拇指按揉法於肺俞、風門、膏肓穴上,每穴1分鍾;其後用小魚際按法擦背部兩側膀胱經循行路線,以透為度;再拿風池2分鍾,拿肩井1分鍾。
2.患者取坐位,醫者麵對患者而立,用大魚際揉法從右側太陽穴起始,慢慢地向右側陽白穴移去,經印堂向左側陽白、太陽穴揉之,然後向上至左側頭維穴,經上星再向右側頭維移動,揉向太陽穴,如此反複10遍,用按揉法按揉兩側太陽、攢竹穴,每穴1分鍾,按揉雙側迎香穴,每穴2分鍾;用一指禪推法推雙側曲池穴,每側2分鍾,然後按揉合穀,每側1分鍾,按揉魚際、鼻炎穴、過敏穴各2分鍾。
方法四
1.醫者用拇、食、中指揉捏患者咽喉兩側數次。
2.醫者用拇指按揉患者後頸部、肩部,從啞門至大椎、風池至肩井兩條線。取穴:翳風、扶突、啞門、魚際。
自我按摩
1.兩手按揉肩井穴,再掐揉大椎穴1分鍾,後用揪法至紅紫為度,再塗碘酒。
2.用拇指指甲分別重掐兩側少商穴3~5秒鍾,同時試做吞咽動作。
3.用拇、食、中指揉捏咽部兩側20次。
4.用拇指按揉後頸部、肩部(從啞門到大椎,風池至肩井兩條線),然後點按翳風、扶突、啞門、魚際等穴,各約1分鍾。
愛心提示
◎減少煙酒和粉塵刺激,還需糾正張口呼吸的不良習慣。
◎加強鍛煉,增強體質,預防呼吸道感染,忌煙酒,積極治療咽部周圍器官的疾病。
◎保持室內合適的溫度和濕度,空氣新鮮。
◎慢性咽炎不宜反複應用抗生素,治療要持久耐心,全身用藥多采用中藥煎湯或開水衝後代茶飲服(可用金銀花、麥冬各適量,加胖大海2枚,開水衝泡代茶飲),局部可用含片和漱口液漱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