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8章 咽異感症(1 / 1)

咽異感症是指不伴有局部器質性病變的咽部異常感覺。發病原因很多,全身因素如甲狀腺功能亢進、頸椎病、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貧血、維生素缺乏、糖尿病等。局部因素如咽及鄰近器官的炎症、腫物等。多數咽異感症的主要原因是精神因素所造成的,如親屬、同事患咽喉或食管腫瘤,本人恐癌,或因過分焦慮、抑鬱、悲傷及神經衰弱等。多發生於女性。

自診要點

咽部異物感因人而異,可有異物感、阻塞感、瘙癢感、燒灼感或黏著感等除疼痛以外的各種感覺。患者有時常誇大咽部不適的症狀並不自覺地反複做吞咽動作以試驗自己咽部的功能,但進食正常。

症狀輕重與患者情緒有密切關係,情誌抑鬱時加重,心情愉快則減輕或消失。

按摩方法

方法一

1.患者正坐,醫者立其側,先用指端分別按揉廉泉、天突、膻中穴各2分鍾,然後用拇、食指指腹夾住廉泉穴兩側揉捏2分鍾,隨後用拇指按揉神門、內關穴各1分鍾。

2.患者坐位,雙前臂交叉放在治療台上,前額枕在雙前臂上,醫者立其側,用拇指揉或一指禪推於膈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穴上,每穴1分鍾。

3.患者仍取坐位,放鬆其上肢,醫者立其身後,將雙手拇指貼在患者的背部,雙手掌麵稍稍扶住其胸脅部,由腋下至腰部快速輕柔地來回搓揉,重複3~5遍。

方法二

1.患者正坐,醫者立其身後,先用多指揉拿頸項部兩側,再用擦法,並用拇指按揉風池、天柱、大椎、翳明穴,共10分鍾。

2.用多指揉胸部,按揉中府、雲門、華蓋穴,拇指點揉膻中、中庭、鳩尾穴共5分鍾。

3.用掌揉腹部,摩中脘,多指拿揉四肢,拇指點按尺澤、魚際、足三裏穴,共10分鍾。

4.用拇指點按風池穴1~2分鍾。

辨證加減:

(1)伴見精神抑鬱、多慮多疑、胸脅脹滿者,加點揉內關、外關、昆侖、太溪穴,多指揉捏太衝穴,用魚際擦湧泉穴使之透熱。

(2)伴見頭昏目眩、麵色萎黃、身疲無力、食少腹脹、困倦消瘦者,用拇指按揉脾俞、足三裏、三陰交穴,每穴1分鍾。

自我按摩

1.揉咽喉:用拇指、食指在咽喉部即喉結兩側做輕快的揉法,每次3~5分鍾,每日1~2次。

2.拿咽喉:將右手的拇指放在咽喉右側,食指、中指置於咽喉左側,然後做有節奏的提拿動作,一般操作3~5分鍾,用力由輕到重,不可突然發力,動作要緩和而有連貫性。

愛心提示

◎少食煎炒辛辣的食物。

◎進行性加重的咽喉部異物感,要排除腫瘤。

◎咽喉異物感的病因比較複雜,必要時可進行纖維喉鏡、食管鋇餐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