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你的渺小和偉大
小孟孟:瀟灑姐,您講的那個頭抵著牆壁哭泣一夜的愛情故事我很喜歡。您覺得認出靈魂伴侶是什麼感覺?有什麼標誌嗎?
瀟灑姐:“我想之所以永遠有這麼多人在忙著得到愛失去愛抱怨愛嘮叨愛,除了偉大的化學反應,還因為愛情是成本很小、‘進入門檻’很低的戲劇。如果要以做成一個企業 、創作一個藝術品、解決一個科學難題、拯救一個即將滅絕的物種……來證明自己 ,所需才華、意誌、毅力、資源、運氣太多,而要製造一場愛情或者說那種看上去像愛情的東西,隻需兩個人和一點荷爾蒙而已。於是愛情成了庸人的避難所,於是愛情作為一種勞動密集型產品被大量生產出來。說到底一個人要改變自己太難,改變別人更難,剩下的容易改變的隻是自己和別人的關係。在一起,分手,和好,再分手,第三者,第四者……啊,枝繁葉茂的愛情,讓一個可忽略可被替代可被抹去而不被察覺的存在,看上去幾乎像是生活。”——摘自劉瑜 《兔子跑什麼跑》
借用以上我鍾愛的段落,我也想說:愛情和靈魂伴侶並沒有直接的關係。靈魂伴侶不必一定存在愛情裏,靈魂伴侶間也未必擁有世俗愛情。既然這樣,如果我們非要追求愛情對象是靈魂伴侶才行,那就有點兒類似於工作必須追求理想,目標確實遠大,但落寞的可能性很高。隻有愛情也是好的,有片段蒼白的愛情也是好的,都是體驗的一部分,體驗讓人因積累而豐富,至少讓體驗者本身擁有了靈魂。
再說認出靈魂伴侶是什麼感覺。那應該就是“懂”的感覺。張愛玲所說:“於千萬人之中,遇見你要遇見的人。於千萬年之中,時間無涯的荒野裏,沒有早一步,也沒有遲一步,遇上了也隻能輕輕地說一句:‘你也在這裏嗎?’。”隻有文學意識流的方法可以描述的——讓一個人褪去蒼茫宇宙中孤獨的——瞬間。那一瞬間,你覺得隻有TA知道你要去哪兒,為何出發,看到你的渺小和偉大。
看來這個問題,隻能用形容詞和摘抄來回答。
如果有人問:找到一個靈魂伴侶最重要的是什麼?
我會回答: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得先有靈魂。
87
找到一個僅次於爹媽的親人
蟲子:瀟灑姐,和男友交往到什麼程度可以結婚呢?有什麼具體的“指標”嗎?
瀟灑姐:這裏有幾個我覺得適用的參考指標,你可以借鑒一下:
1.你們已經成為僅次於爸媽的親人, 好事壞事都交流,並接受彼此的弱點。
2.你們都確認喜歡的是當下的對方,而不是未來期待中的彼此。
3.談到未來時,你們都充滿希望,並且表示要為之努力。
4.開誠布公談過錢的問題,並在支出管理上達成了共識。
5.明知許多年後你可能會變成他的樣子,沾染他的習慣,但你不介意。
6.如果你們是戰友,在炮火中堅守最後一個戰壕,你堅信你們會互相保護。
當然,最理想的契合就是三觀的契合, 我個人的經驗和標準可以參考我的書《女人明白要趁早之三觀易碎》中的章節。
88
一個不會後悔的決定
啊啦~青青:瀟灑姐,我知道您很少回答感情問題,但我真的希望您可以用理性和方法論幫我理出思緒,做一個對得起自己不會後悔的決定。我的現男友著急結婚,可我父母對他的硬件、個人學曆和性格不看好。而我自己愛他,同時也知道父母說得有一定道理。所以,我猶豫,不知道是繼續還是分開,怎樣才是對彼此真正的好?
瀟灑姐:咱們來換位思考。如果我的女兒想要結婚,而她的目標結婚對象硬
件、學曆和性格不太好的話,我大概會這樣展開分析。
硬件
這說明環境沒有提供給他基礎,目前沒有迅速積累的能力。未來的潛在積累能力不可知。這個條件會決定我女兒的生活質量,我會關心女兒未來是否會為基本生活所累,這種累會讓她沒有能力和心力去做更多選擇,她的一生會受限。作為父母,當我明確知道一個人會限製我女兒一生的命運格局,我會憂慮。
學曆
我從不看重學曆,但我關心是什麼造成了他學曆不好。如果是由於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和自我管理不力造成的,他的綜合能力依然堪憂。就像一個玩笑說的:“他挺聰明的,隻是學習方法不好。”不知道學習方法,那不就是笨嗎?作為父母,我會擔心我的女兒和一個綜合能力不強的人生活在一起。我希望我的女兒可以成長到不需要保護,她需要一個不比她弱的戰友。
性格
有一種說法是,不管一個人性格好不好,他對你好就夠了,我不認同。他至少應該對你好,然後他需要一個適合溝通和富有魅力的性格來適應周邊與生存。與此同時,在漫長的生活磨礪之後,他對別人和對你的根本態度會慢慢趨於一致。性格的重要性遠超過硬件和學曆,在那些失敗的關係裏,金錢從來都不是最後一根稻草,讓人絕望的溝通才是。
愛情
真愛的感覺是無視以上三條的。雖然我換位思考分析了這麼多,你也可以無視,因為你有真愛,真愛大過天。真愛來時當然要體驗要經曆,因為那感覺不會一直都在的,即使你父母不阻攔,它也往往會在未來以我們不知的方式減少或消失。我不認為你現在就需要決定分開或堅持。你現在應該做的是體會真愛。
結婚
這裏我唯一奇怪的是,他為什麼要著急結婚。結婚不必著急,結婚也無法真正擁有、得到、捆綁住任何人。對你來說,你需要把他的特質和條件放在親人角度重新考量,他能成為你僅次於爹媽的親人嗎?這個答案就隻能你自己去感知和尋找了。對很多人來說,結婚在於經濟共同體意義和對真愛的承諾。在宣誓的那一刻,你會覺得你們竟然敢於對著海枯石爛發誓,挑戰人生的不確定性和時間,被自己的勇氣打動。可是,真正能夠一起參與挑戰不確定性和時間的,除了真愛與勇氣之外,確實還有硬件和性格。真愛就是真愛,而婚姻是一團因素促就的,在你還沒把這一團因素理清之前,你既不需要著急分手,也不需要著急結婚,需要的可能還是時間。
PS:我對愛情這件事是沒有理性觀點的,它就沒法理性。如果有觀點,我的觀點就是:甜蜜當下,無問西東!
89
金龜換酒
Shania:瀟灑姐,有時我非常羨慕身邊的女生都能嫁得很好,不是富二代就是官二代。有時我覺得自己在工作上付出再多汗水也抵不上她們命好,她們輕而易舉就獲得了享受。您在25歲左右有過這種不平衡嗎?怎麼處理這種不健康的心態呢?
瀟灑姐:對我來說,人生有倆終極願望:一個叫自由,一個叫尊嚴。無論嫁與不嫁,嫁給誰,這倆願望都是不可撼動的。隻要能讓我接近這倆終極願望的,我都追求;隻要是方向上違背這倆終極願望的,經證明最終也走不遠。
如果讓我判斷嫁得好不好,那麼我會看在獲得了更豐富物質生活的前提下,是否用依賴和仰他人鼻息的生活狀態做了兌換。兌換一旦發生,我就視為失去了更珍貴的東西,這些東西在青春過後會一去不返。包括她是否還可以做自己,上自己想上的學,待自己想待的城市,以及堅持自己的生育願望等。
我的一個閨密在26歲時嫁給了南方一個《福布斯》中國富豪榜榜單上的人的兒子,婚後男方家長要求她辭去北京的工作,並且迅速生育,令她非常糾結。男方家族認為那份她喜歡的工作的薪水不值一提,認為婚後不迅速生育,她的身份就毫無意義。最後不得不以離婚結束。
我認為她做出了正確選擇:我的熱血和理想裏可以包括金錢,但金錢不可以澆滅我的熱血和理想。
定義嫁得好,應該是物質生活有所提升,也沒有失去自由與尊嚴。你那些嫁給富二代和官二代的朋友,是否真是“輕而易舉就獲得了享受”並未可知,但真正的命好叫作“求仁得仁”。如果她們不渴求自由與尊嚴,那對她們就是好生活。她們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你要的是什麼。
記得我17歲的時候,第一次跟我媽媽去出席一個外國公司的高層慶祝活動,人們都穿著華麗衣衫,觥籌交錯。每一個人介紹自己的時候都有Title(頭銜),都在興致盎然地講述自己正在從事的事情。到了我這裏,我隻能被介紹成為“×××的女兒”。當然,因為我隻有17歲。可是從那天起,我就暗暗決心,我一定要有自己的事做,不要成為附屬品。
以這樣的心態,我從未想過選擇去走一條單純的“×××的女朋友”和“×××的太太”的道路。寫到這,我想起Coco Chanel(可可·香奈兒)拒絕公爵時候的那句話:“地球上有很多公爵夫人,但隻有一個Coco Chanel。”你瞧,當不用任何人為自己加分的時候,連婚都不用結。
90
愛過
阿怪:瀟灑姐,您怎麼看待失戀分手這件事?現在我走入一個怪圈,兩個月沒走出來。
瀟灑姐:在寫過的文字和問答裏,愛情部分我寫得最少。因為這一部分最沒道理、最無章可循。當你身處其中的時候,你想表達,卻寫不出真正清爽理性的東西;當你已不在其中,終於可以冷眼審視當初、看清來去得失時,你早已忙於向前趕路。有人問你,你也擺擺手不想再提。愛情就是這樣一件事,此中人說不透徹,看天空都是粉紅色的;過來人不想贅述,看情侶都像神經病。
對這種感覺的對比,我有發言權。有那麼一年,我聽電台情歌內心都禁不住嗬嗬,覺得幼稚可笑、虛情假意、自我催眠。對的,那一年應該是我分手後傷感的末期。早期是劇痛,中期是煎熬,末期就是冰涼,晚期是往事如煙。看你的問題和兩個月的時間來判斷,八成是處於最不好過的中期。
為什麼最不好過的不是早期?因為早期你是暈的,半瘋狀態,不知日月晨昏,時間感和味覺都錯亂了,進入類似於無我的高峰體驗,而且多半有朋友陪你,見證你的肝腸寸斷。進入中期朋友煩了,但你還沒好,對現實處於半接受不接受午夜夢回又哭一場的階段,就隻能靠自救。自救才最考驗人。其實像我這種人,扮高冷又自尊心強,就算早期別人也看不出來我在經曆失戀,更需要自救。
我知道你是想讓我說個好用的自救方法,但我的方法可能有點兒極端:在四處尋找重生稻草之前,我通常會找分手對象去和他對峙一件事——我必須親口聽到他對我們的關係宣判死刑,要一個決絕的結果,才能掐死我殘存的希望。我需要一個儀式般的轉折點,得以擦幹眼淚轉過身再不留戀繼續上路。羽泉有首老歌叫《冷酷到底》,唱的就是這個意思。
對了,聽歌也挺管用的,讓人感覺分手不叫事的歌曲還有張宇的《單戀一枝花》,盧巧音的《至少走得比你早》。不好意思,我推薦的歌都很有年代感,但真的忍不住把《至少走得比你早》的歌詞貼在這,當年太治愈我了。
我想得比你多
陪你一起更寂寞
我性格比你強
怎樣做你的綿羊
我年紀比你小
不信快樂找不到
抬起頭開了口
最後我比你驕傲
從此不坐你的牢
想不到你的好
記得和你的爭吵
想到老可到老
可是和你做不到
如果你愛得比我少
至少我走得比你早
聽著聽著,總有那麼一個點得到觸動,在那之後,人突然間就好多了。
然後,必須寄希望於時間和新歡這兩大解藥。正如有段至理名言所說:“想要忘記一段感情,方法永遠隻有:時間和新歡。要是時間和新歡也不能讓你忘記一段感情,原因隻有一個:時間不夠長,新歡不夠好。”
真正的釋懷可能要在幾年之後才會到來。環境、朋友和容貌都已改變,追憶和提及都像是上輩子的事,當年種種都沒有波瀾,而你已“再世為人”。
“我猜,如果我們真愛過,生命盡頭的時候,你會成為人生電影中的一瞬,從我腦海飄過。嗯,就這麼多。”
91
海就是海,就在那裏
Yuan:瀟灑姐,你有沒有對人性失望過?失望了怎麼破?
瀟灑姐:我對個別人失望過,經曆過失望、難以置信、絕望這樣的感受若幹
次。我想,別人也一定對我失望過。
你曾以為誰誰是不同的,然後你悲哀地發現他不是,原來他也貪婪自私、患得患失,隻是隱藏得比較深;你以為你自己無論如何都比他高尚,自己是不同的,然而在考驗麵前,你發現你自己也不是。你有過的算計、嫉妒和欲念,別人也許沒看到,但你自己清楚。
開始出來做事之後,了解到很多事情的誘因都躲不過人性,我很容易失望。原來他這樣,他們也這樣,外表和內裏不統一,也都經不住考驗,那麼善良與美好真的存在嗎?如果一直都不存在,大家都是佯裝天使的惡魔,那麼一切還有什麼意思,未來的希望在哪裏呢?我猜這是你現在的困惑。
然而,無論我們怎麼想,人性從來沒變過,是人性的特征和需求構建了曆史和我們生活的世界,對那些包括人性在內亙古不變的存在,我們該怎麼辦呢?
我們會因為大海風平浪靜就喜歡它,會因為海嘯就對海失望嗎?失望了怎麼破?不看海、不愛海,還是別人一提海我們就反對?海就是海,就在那裏,就像人性就是人性一樣。它隻會一直存在,不會走過來摸我們的頭;我們佯裝不見和逃跑也沒有用,這不會減少我們的怯懦和懷疑,反而會提醒我們,怯懦和懷疑本來就是人性,我們從未逃脫。
相反,如果我們能學會和海共處,觀察海、了解海,風平浪靜時我們就欣賞,海嘯來之前我們就躲避,那就了不起了。世界隻給你一把雙刃劍,你要學會使用,如果因為怕受傷就丟棄它,你就連武器和武藝都沒有了呢。
人性就是人性,沒有具體的善惡,或者說善惡並存,然而人性向善。那麼多人參與了爾虞我詐熙來攘往之後,轉過頭看到一個煽情的電視節目就會流下淚來,多數時候並不是虛偽,隻是向善。向善,就是人類的希望。當你自己向善,你自己就是希望。
92
客廳沙發上的聽眾
葫蘆娃:瀟灑姐,您平時下班回家後會與葉先生交流工作或者生活嗎?你們平均每天的交流時間多少,會因為交流中有分歧而吵架嗎?
瀟灑姐:和葉先生交流我的工作,一直是我們家庭溝通中挺重要的一部分。我與葉先生2007年相遇,我2008年正式注冊公司,我們的相處中貫穿著各自工作的成長。同時,工作性質和內容決定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和思考問題的方法,無論我們是否意識到,工作一定會以各種形式被代入到生活中。
我很喜歡向葉先生講述我的工作,一來向家人講述可以沒有壓力地讓思路發散,講述的時候自己也在整理和思考,有好幾次我都是在家裏客廳沙發上講述時突然獲得了靈感;二來葉先生能代表行業之外的觀察者,看待事物的角度和我有區別,經常會提供給我有新意的意見和有差異的角度;三來他會在傾聽後給出鼓勵,這才是來自家人最重要的東西。
我們的交流屬於白天隨時手機溝通,回到家想起就說一說,沒有刻意規劃和計算過時間。但是回想起來,幾乎我所有的新想法和演講,葉先生都是第一個聽眾;同時,葉先生的每一次職業選擇,我都參與了討論和決策。這樣看來我們的交流時間還是挺多的。
生活上,我和葉先生都不太喜歡聊瑣事,更喜歡聊未來計劃,比如聊哪裏有好吃的好玩的和購物清單,然後聊時間、地點和實現方法。有了女兒問問以
後,我們最喜歡聊的內容一定是問問。
這些年我和葉先生大概有三次吵架,在《女人明白要趁早之三觀易碎》裏專門描寫過吵架內容。交流和彼此理解非常重要,是一切關係的基礎。人生伴侶在人生的各個時期都能交流和彼此理解,心靈相通,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親人。這也是關係中最難達到的事,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