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1.臨江仙·他日英雄歸(1 / 1)

心裏門戶緊鎖,

慣於頭顱低垂。

正是天下浩劫時,

惶恐無寧日,

但求少是非。

杜爾本新初見,

數語即開心扉。

零丁洋者令人思。

隻要正氣在,

他日英雄歸。

自釋:此詞填寫時,寫有一段題記,篇幅略長,因而放在“自釋”文中:公元一九七二年底,餘因寫字被囚已有四年,轉監至“東北平齊線江橋站烏塔其農場杜爾本新大隊”,得遇哈爾濱人周東晨,麵善目炯體微胖,言語間有哲理妙語疊出,願與其相處者甚多。雖然同著囚服,在餘心目中,卻如小學生得遇大先生,有著耀目的光輝。那正是人人自危的非常歲月,又在非常境遇裏,謹慎相識,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誨,堪為人生之良師。餘常有意求教,漸明許多大理,以至受益終生。餘在二○○四年二月十二日得東晨兄來信,對拙作《草露花淚》有鼓勵語;他的科技著作也先後出版問世,不禁感慨萬千,浮想聯翩。正聞小女兒背誦晏幾道的《臨江仙》詞,突成起句,借韻以記之。

上闋著意寫當時在獄中的生存狀態,不可以與誰推心置腹,卑微十分,以至連走路都習慣於縮肩低頭,隻為了少惹麻煩,以免殺身之禍。下闋寫轉監到杜爾本新(地名,可能是蒙古族語言),與周東晨相識,談話中感到耳目一新,他不但知識淵博,而且勉勵別人上進。我們這些人中,許多人根本不是什麼反革命,而是很有正義感很信仰馬列主義的,當時的政治家與自己的信徒們開了一個荒誕不經的玩笑。周東晨送我一本《馬克思恩格斯和第一批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書,至今保存完好。零丁洋者令人思:指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有《過零丁洋》詩作傳世,在“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裏歎零丁”句後,有“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佳句,表述了詩人心中豪情和磅礴正氣,如響亮的黃鍾大呂一樣敲人猛醒。隻要正氣在,他日英雄歸:文天祥在被囚時還寫有《正氣歌》詩,全文計60句共300字,起句“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江河,上則為日星……”字字行間充滿著浩然正氣,聲聲鏗鏹鏜鎝,氣象宏闊,撼人心魄。雖然抗元失敗,仍是名垂青史的英雄。我們年輕的生命,本有報國之心的,難道隻因當時政治家的錯誤,就自暴自棄的消耗掉嗎?文天祥的作為精神,很值得學習的。

就是在這樣的狀況與心態下,沒讀過幾年書的我,開始學背文天祥的詩和嶽鵬舉的詞。陶冶了情操,收獲了知識,卻也冒著相當的危險。當時,無論是社會還是監獄,都處在掃除“封、資、修”(四舊)文化浩劫的控製中,古人的詩詞是不準學習的禁品,發現誰抄寫了一首“大江東去”,都要遭受到從精神到體罰的批判;如果是“春花秋月何時了”之類的,就更要倒大黴了。即便是每天去學馬列、毛著,也會被認為是目的不純,在於“以己之矛,攻己之盾”。但人的友誼是禁不住的,人的嘴巴裏更有控製不了的悄悄話。囚者中的有學曆者,知識就在他們脫口而出的話語間,如觸景生情的“山色空蒙雨亦奇”、“野渡無人舟自橫”句等。對我來說,留意並用心去記住,就是“課堂”了。有的作品,如《嶽陽樓記》、《前赤壁賦》什麼的,則必須在別人口授後抄寫下來,小紙片兒寫得與今天成人自學考試事先準備好備抄的答案一般,藏在棉衣的絮套裏,得閑空兒就掏出來瞅上幾眼,背上幾句。因為是口授,也就無版本可言,容易出錯。所以現在寫東西時,對引用的句子往往沒有把握,要查書找典地多費一番氣力才行,正如俗話說:“砍的沒有旋的圓”了。抄寫陸遊的《釵頭鳳》,有“東風惡,歡情薄”句。當時正是政治家們強調“東風壓倒西風”的時候,東風成為社會主義製度的代義詞,是一個很叫人忌諱的字眼兒。怕手抄本一旦有失,惹出大麻煩,索性將“東風惡”寫為“西風惡”,隻是在背記時心裏明白就是了。看似一則笑話,回憶起來卻是何等的悲慘呀!即便如此,學一點還是比不學要好的。這種被激勵的上進,為今天體現生命價值的有些事情可做,打下了一定基礎。

“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唐?杜秋娘的一首《金縷衣》,用於學用於情,都是很有啟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