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名落孫山(4)(1 / 2)

宋璟道:“由此看來,必是有人作祟。”李林甫也忙道:“說得對!微臣也覺得奇怪。”李隆基立刻道:“既這樣,朕親自去查!”宋璟忙道:“陛下不可!您是九五之尊,萬金之軀,不可輕易外出。”李隆基惱道:“胡說!難道你想讓朕當聾子瞎子嗎?禦酒是宮廷用酒,既然宮廷沒此酒,那酒一定在市場上,或在官員家裏。可怕啊!朕才多久沒視察,居然就出現了怪事!”

宋璟道:“陛下!這事交給臣,由臣為陛下分憂!”李隆基憤怒地道:“分憂?說得多好聽啊!你不是已經為朕分憂嗎?可結果怎樣?你大談黑事,殺了朕的那麼多官,非但黑事未有收斂,反倒貪汙受賄的官員卻越殺越多,還不準人家申訴?”宋璟不解地道:“陛下!不是您賜臣尚方寶劍,可以先斬後奏嗎?”李隆基大怒道:“但朕沒有讓你壓製申訴!”

李林甫一看時機成熟,立刻道:“不光是壓製申訴,禁止流通黑錢已給大唐的經濟穩定帶來了威脅。如今各地官員紛紛叫苦,要是這樣下去,市場豈不亂套?”這話如同火上澆油,李隆基再次怒道:“宋璟!你作為當朝宰相,怎麼把事弄成這樣?朕明白了,怪不得你不讓朕微服私訪,原來是怕朕查出問題?看來,都是朕對你太信任。自即日起,將你罷相,降為開府儀同三司。”宋璟立刻跪倒磕頭道:“謝陛下!”

二十二

寧王見陛下雖在下棋,卻想心事,明白他是為金殿上的事深思,便道:“其實,宋璟此人,要說真還沒錯。姚崇大有作為,根除了韋後一黨留下的遺患,但黑事卻沒禁絕。不過也難怪,黑事曆朝曆代都有,統治者都很頭疼。他承上啟下,整頓吏治,杜絕黑事,難免得罪人。再說,黑錢的流通,老百姓手裏能有多少?大多在宦官之手。他一禁止,難免會引起宦官的不滿。”

李隆基猛地一愣,冷冷地道:“如此說來,是朕錯了?”寧王倒抽了一口冷氣,看著他道:“其實您也沒錯。”李隆基很想知道他的真實想法,便道:“那誰錯了?”寧王圓滑地道:“要說都沒錯,是錯在了這件事情的複雜性。”李隆基把頭一偏,覺得寧王已和以前大為不同。他覺得這個大哥雖然沒有壞心眼,但總是話中有話,便問:“怎麼講?”

寧王道:“宋璟特別正直,是從來不繞彎子的大臣。拿臣去終南山來說,我們是要付費的,但縣令不讓付。我想王爺掏腰包,不是拿不出錢,而是沒麵子。可反過來想,為了麵子要吃倒多少開店的家庭,良心何在?我和隆範(即歧王)堅持要付,趕巧宋璟在場,以為我們高風亮節,有皇家氣度。其實我們很慚愧,但像我們這樣的人有多少?不少為官者能撈就撈,宋璟他作為宰相,該不該管?”

李隆基脫口而出道:“當然該管,不管就是失職!”寧王道:“對,不管是失職,管了就會得罪一大批人。三人成虎,您怎能認為他是失職,甚至認為他言過其實?吏治若不整頓,歪風邪氣會因著蔓延而無法收拾,而整頓就會傷害大批官員的利益。包括黑錢,哪個官員手裏沒有黑錢?不讓他們的黑錢流通,他們不就虧了?”

李隆基點著頭笑道:“你呀,這是繞著圈子罵朕呢。”寧王也笑道:“您是九五之尊,我怎麼敢罵您。”李隆基笑道:“看來,真的是朕錯了。”寧王把頭一偏道:“陛下怎麼看?”李隆基道:“其實禦酒被壟斷,這是官員的行為造成。既然禦酒控製在官方之手,怎麼說沒就沒了?即便老百姓用酒,手裏有多少錢,又能控製多少酒?顯然,酒都到了官員手裏。宋璟忙著查貪官,哪能顧及這事?唉,朕都氣糊塗了,也中了官員們的計,真是可氣!”

寧王道:“既然您意識到了,是不是恢複宋璟的職位?”李隆基搖著頭道:“既然已罷免,就不能恢複,要恢複也是以後的事。”寧王道:“可是,這對宋璟太不公平。為了國家安全,他不惜得罪那麼多元老重臣,到後來竟是這樣的下場。”李隆基道:“這能怪誰?其實他也有錯。朕賜他尚方寶劍,不是讓他見貪官就殺。要是這樣殺下去,還有幾個官可以保留?難道大唐盛世,就全是貪官?”

寧王納悶地問:“不是您讓他先斬後奏嗎?”李隆基道:“這沒錯,但是他不長半點腦子!世事是需要變通的。竹竿橫著拿,你就出不去門,如果換個方式拿,不就輕鬆地出去了?誰都知道,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友。賜他尚方寶劍,是賜他權力,不是要他亂殺。有些事查出來就打住,不要再查了。可他殺出癮了,一查到底。有時需要殺雞給猴看,而有時則需要殺猴給雞看,他怎麼就不把握呢?”寧王明白了李隆基的心理,便道:“可現在少了一個宰相,國事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