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姚崇的子孫跪倒在靈堂前哭聲一片,忽然有人來說,張說和眾大人到了。姚明忙起身迎接,張說歎氣道:“沒想到,姚相這麼快就走了,痛殺我也。”緊走幾步到靈堂前,恭敬祭拜,諸位大人也忙近前祭拜。祭拜完畢,張說見床上放著姚崇生前遺留的服飾、玩物,眼露欲光,看了三四遍。姚明近前道:“張大人,這都是家父生前之物。如今,他老人家不幸去世,大人要是喜歡,就送給您吧。”
張說忙道:“不可,這畢竟是姚相的心愛之物,可留作紀念。”話雖這麼說,但眼睛中的欲望卻有增無減,甚至擔心這麼一說,真的不能得到這些遺物。姚明想起父親的囑咐,覺得一切都從他的話上來了,覺得父親真是有先見之明,好像已經把張說吃透了,忙道:“但家父謝世,這些東西就是再好,也需要有欣賞的人來珍視。既然大人喜歡欣賞,就盡管拿走。”
張說高興地道:“好吧,有啥事盡管說。姚相為國民,舉心正念,功勳卓著,朝廷定會關照,隨後陛下也會過來吊唁。”姚明見時機成熟,便道:“大人文才飛揚,乃文壇泰鬥,可否寫一篇祭文?”張說見諸位大人在看,尋思既然拿他的東西,又怎好推卻?又想到自己在金殿上說的話,猶豫著到底該不該寫,王維忙近前道:“大人,我們正好欣賞大人的曠世文才。”
張說感到有些飄飄然,忙道:“姚相的生平,確實值得謳歌!”姚崇的子女早做好準備,立刻將筆墨紙硯拿來。張說拿起筆無須構思,洋洋灑灑地寫了起來。眾大人在旁一看,驚呼道:“真乃神筆!”張說寫完,看著諸位大人問:“怎樣?”眾大人道:“真乃曠世傑作,無人能及!”
寧王在一邊看著歧王道:“看了這一幕,不知有何感想?”歧王道:“姚崇真是聰明,此舉定是他生前囑咐。”寧王道:“雖然如此,但張說容易後悔,必會在回家後就會索回!”歧王道:“真要是這樣,張說也太小家子氣了。人家已死,何必連一篇文章也不能舍得?”寧王道:“是啊!人死為大,何必跟一個死人過不去?”
在眾大人離開後不久,姚崇的子孫們依舊跪倒在靈堂前,忽然高力士老遠就喊著陛下駕到,姚崇的子孫連忙走了出去,紛紛跪倒迎接陛下。李隆基見所有的人都是一身素白,忙道:“快快平身!”姚崇的子孫站了起來,姚明上前幾步道:“陛下,請到正屋喝茶。”李隆基道:“不,朕要親自吊唁。”姚明道:“陛下是萬金之軀,若然祭奠,家父肯定不安。”
李隆基道:“朕雖天子,但人死為大,何況姚相為了社稷蒼生無愧於眾。力士,代朕上香!”高力士答應一聲,進了靈堂上香後,李隆基進來看著靈堂上的畫像一愣,發現這像就像真人一樣,忙問:“誰畫的?”姚明道:“王維!”李隆基道:“這是怎樣的人,畫得如此形神畢肖?”姚明道:“這是去年的落榜學子,準備今年再考。”說著話,搬來一把椅子道:“陛下請坐!”
李隆基道:“不,朕是來吊唁的。”又看著畫像道:“姚愛卿啊!你可真是大唐的救時宰相。每到國家危急,你總是能力挽狂瀾。沒有你,哪有朕的開元盛世?”一時動了真情,當下淚水滿眶道:“唉!你別怪朕啊!當時朕貶你,不是因為你真做錯了那件事,而是因為諸多因素。好在你想事明白,看事透徹,朕也就不多說了。但願來世,我們能再做一回君臣。”
這些子孫們見陛下不僅落淚,而且聲音哽咽,當下都大哭了起來。這一哭,一時靈堂裏悲聲一片。那雖是畫出的像兒,也許是附上了姚崇的真靈,竟像是活了起來。姚明非常感動,忙對皇上道:“陛下莫悲。家父臨走的時候說了很多,但最後的一句話是說:‘我一生光明磊落,無愧於陛下和天下蒼生,唯最大的遺憾是,不能在臨死前,再見陛下一麵’。”
李隆基聞聽此話,當下大受感動,見這個靈堂布局的極其簡單,忙道:“我大唐宰相,畢竟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怎麼靈堂如此簡單?不行!應重新設一個靈堂,必須有氣勢!安葬要隆重,以王者的待遇相待!”姚明立刻跪倒道:“多謝陛下!但家父留有遺囑,不可以鋪張浪費,我們身為子女,不能不遵。”
李隆基感歎道:“真是一個賢達之人!哎,沒有人寫祭文嗎?”姚亮忙近身作禮道:“陛下,張說大人已寫好了,正等著您禦覽。”李隆基接過後看完,點著頭道:“寫得好!祭文敘述姚崇的生平,褒揚姚崇的政績,詳盡而生動,可以刻石!”眾人一起跪倒道:“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