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生產的現場管理(一)(1 / 3)

4.1“信息卡”管理

4.1.1“信息卡”管理的意義

信息卡(豐田稱為“看板”)管理是生產管理中一項行之有效的科學管理方法。它是以信息卡為工具,進行生產信息的傳遞與生產過程的控製。嚴格按照既定的期量標準控製製造過程的毛坯,在製品、成品等現場實物的生產與流動,使之始終是最佳狀態,做到“準時領取、準時運送、準時生產”。

實踐證明,如果一個企業能夠從材料進廠、加工,直到成品出廠的整個生產過程,全麵(或部分)實行信息卡管理,則一定會在減少工序在製品儲備量、消除浪費、降低成本等方麵收到最佳的經濟效果。故它也是豐田首創的一種新型管理製度。

4.1.2信息卡

信息卡的形狀有多種多樣,其基本形式是一種長方形的卡片,也有用塑料薄片或金屬片製成方形、圓形、三角形及其它形狀的。為耐用起見,一般封入透明的塑料袋中。上麵填寫的內容主要包括:零件編號、零件名稱、數量、運送量、運輸時間、運輸目的地、放置場所及工位器具等,使人一目了然。信息卡其內容的多寡,應根據實際需要而定。

4.1.2.1信息卡的種類

信息卡一般可分為三種:取件信息卡、送件信息卡(與外協信息卡可通用)和反饋信息卡(或稱信號信息卡)。現分述如下:

取件信息卡在分段流水生產中,如分廠(車間)之間當其中某工序向前工序領取零件時,必須攜帶著作為領取“指令”的信息卡去領取,這個信息卡就叫取件信息卡。

送件信息卡(與外協廠信息卡通用)采取送件還是取件方式要視情況來定。如果兩廠相距較遠,或品種較多,一般要采用按品種配套的送件方式;反之以取件方式為最好。

采取送件方式時,要件工序單位必須提前(如24小時)向送件工序提出要件預計計劃,在計劃中要有明確的交件日期(如雙日、單日、某時等)、批量、品種等。確切交接的批量、品種、數量最終是由信息卡的具體傳遞來決定的。因此,這種計劃一般隻能允許有104左右的變動。

送件信息卡也可采用多種多樣的形式,方法也可根據情況有所改變。例如:由雙方商定(沒有統一規定)使用一式兩種顏色,同一內容的信息卡。送件工序按信息卡規定的間隔時間、數量和品種,送到要件工序指定的地點。每送一次,雙方交換一次信息卡,使之既起信息卡作用,又起回執作用,以作為雙方統計與計算的依據,並定相清理交換。

反饋信息卡(也稱信號信息卡)若取件工序到前工序取件無件(指交件工序庫存無件)時,交件工序要交一張反饋信息卡給取件人員。這時取件人仍須將取件信息卡交給前工序,作為前工序按特急件組織生產的依據,完成後立即交給取件工序(即後工序)。

雙方收發人員每發生一次反饋,便各自登記一次,作為破壞一次發交率的考核依據,並立即報告本單位計劃、調度部門,以采取相應措施,排除故障,恢複正常生產秩序。

4.1.2.2信息卡的傳遞

在一條自動連續流水生產線上,無須使用信息卡。線上各工序的在製品儲備量可以少到夾在機床上的一個零件(同時夾兩個零件的則算作兩個在製品儲備量)。隻有那些需要清洗除油或加工後零件需要冷卻時間等工序,才允許增加必要數量的工序在製品。在一條連續流水生產線或裝配傳送帶上,夾具本身,就起到了信息卡的作用。如果產品總裝配線、分總成裝配線和零件加工生產線相互是分開的,即分段流水生產方式,如若為實現準時生產,就應該采取信息卡管理,隻有這樣才有可能把在製品壓縮到僅夠必要周轉的最低數量。因為生產工序不是連續的,相互距離較遠,一般都必須建立一定的在製品儲備量,同時規定出最高和最低儲備量定額,用定容、定量的標準工位器具盛裝,以一定運輸工具運送。要把這種工序有機地連接起來,進行同步生產,就要有一個信息卡在各工序間的傳遞方式問題。假設某產品裝配線需要零件,固定流水生產線供應。如將零件的標準儲備量分裝在個定容定量的箱(工位器具)內,放在加工線附近指定的儲存處。每個箱上均掛一個“工序內信息卡隻在本工序內使用、零件也用同樣方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