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章 電子計算機在“一汽”生產管理中的應用(3 / 3)

各子係統內再具體劃分若幹明細項目,完成一部份項目的設計,就實施一部份項目,邊設計,邊實施。

例如,在生產管理子係統中,首先考慮4個功能項目,即:計劃平衡表。用計算機進行生產任務和資源條件(設備、材料、勞動力、工時、外購件等)的平衡測算。提出確定計劃的方案;生產大綱、作業計劃、車間班組日曆計劃。根據平衡後的生產任務,計算機編製總廠、分廠、年和季的生產大綱、車間、班組月份作業計劃及生產、發交日曆計劃;在製品管理與控製。用計算機進行在製品統計、儲備量控製和可能計算;生產作業統計與監督。通過計算機終端收集各生產車間產量、質量、發交、消耗等原始記錄數據和計算作業完成情況,並為計劃提供反饋信息。各職能處室及各專業廠做微機局部網絡應收集、處理存儲、傳送麵向本部門的有關信息,並可通過聯機通訊網絡查詢數據庫中的有關數據,按規定向也數據庫提供有關信息,維護本部門所負責的數據。

6.5生產統計

生產作業統計是企業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基礎工作,是計劃管理的重要手段。通過各種統計數據,正確反映生產活動情況和成果,從而指導各項工作的開展。在生產活動中,大量數據靠手工處理,已遠遠跟不上當前生產發展的需要,用龜子計算機來處理生產中各種反饋數據,這是自前生產管理科學現代化的一項重要內容。

生產作業統計在電子計算機處理中有兩種方式:一是聯機處理。數搪通過終端送到計算中心處理;二是成批處理。生產數據定期地成批地通過穿孔卡輸入計算機處理。“一汽”采用第一種方式,即聯機處理方式。

每天發生的收發清單、合格單、退修單和廢品單在車間收發員、保管員、車間檢查員填寫後,第二天早上由各分廠終端操作員輸入計算機。計算機在經格式檢驗無誤後,分門別類地進行發交統計、生產統計、庫存統計和廢品統計,然後按需要分別給分廠打印各種統計日、周、旬、月報。

為方便各分廠的統計,在各分廠內設立了18個終端信息處理機。在終端操作員操作過程中,為盡量減少填寫原始單據和進行鍵盤輸入時的錯誤,將單標準化成統一的格式。

下麵給出“一汽”采用的四種單據形式,見表20-表23。單據上粗框線裏的內容是終端操作員可能要輸入的內容。

進行終端操作及往主機輸入數據前,應仔細檢查單據是否填寫正確,有否缺項和錯誤,以避免無謂的浪費機時。當主機給各終端發出可以輸入信息的訊號後,終端操作員便可通過終端往主機輸入數據。

原始數據輸入後,計算機對輸入的報文進行格式檢查。如果某終端輸入的報文有格式錯誤,係統便立即自動給出一個指錯信息發往該終端,指出錯誤的類型及性質。終端操作員在收到係統發出的錯誤診斷信息後,須從出錯的那條報文開始重新輸入。當全部單據輸入完畢後,再輸入一條固定的報文,表示整個輸入全部結束。接著計算機對輸入數據進行處理。若發現有些輸入數據和機器內存中的固定信息不匹配時,就通過終端返回帶有錯誤的零件清單內容。

對收發清單而言,發生不匹配的原因,有可能是機器線路或零件號有錯。此時,終端操作員就需要查明原因,在當天或第二天采取措施重新輸入,以免數據散失。在輸入數據或終端返錯過程中,如主機或線路發生故障,則在故障消除後,應進行重新輸入或重新挑錯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