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節實證發現——互聯網技術加速金融危機傳導(3 / 3)

周邊國家決定是否采取合作的方式,需要在掌握真實的危機情況後方可做出判斷。由於危機的情況是隨時間動態變化的,互聯網技術會影響信息的傳遞從而影響危機的傳導。

(2)“溢出效應”中互聯網技術對金融危機傳導的影響

“溢出效應”具體包括兩種傳播渠道:貿易溢出渠道和金融溢出渠道。金融溢出的作用已遠遠超越了貿易溢出並占據主導。有學者已對這一論點做出了相關論證,泰銖的危機通過相關性較高且不穩定的金融市場擴散到了其他國家;秦朵(2000)通過誤差修正模型對導致韓國金融危機的傳導效應進行了解釋,結論是:金融的溢出效應要比貿易溢出效應顯著,國際金融市場是危機傳導的主要渠道。

基於互聯網技術的信息傳輸方式極大地加快了全球金融市場上的資金流動,再加上衍生交易工具的杠杆作用,使得金融市場成為金融危機在國家間傳遞的最迅速、最重要的渠道。一個國家發生的金融危機可能導致金融市場流動性不足,因此迫使金融中介清算其在他國市場上的資產,從而通過銀行借貸、直接投資或資本市場渠道導致另一個與危機國有密切關係的市場流動性缺乏,引發另一個國家大規模的資本抽逃行為。信息傳遞過程會引起“溢出國家”資產價格的大規模的聯合運動。

故在此過程中基於互聯網技術的信息傳遞會影響危機傳導。Calvo(1999)提出了一個內生流動性模型,研究了在遭受流動性衝擊時,擁有信息者和不擁有信息者對一國投資的反應:擁有信息者知道一國經濟基本麵信號後,受到流動性衝擊不得不賣出該國資產;不擁有信息者從擁有信息者的交易中獲得信息,認為該國的資產報酬率下降而撤回在該國的投資。

(3)“淨傳染效應”中互聯網技術對金融危機傳導的影響

由於一國發生危機後,投資者對其他類似國家的心理預期變化和信心危機造成投資者情緒的改變,其結果是對這些國家的“自我實現”的投機攻擊,產生了“淨傳染效應”。“淨傳染效應”的典型代表就是“羊群效應”。

“羊群效應”是指投資者在市場上常常根據其他投資者的行為決定自己的選擇,投資者具有一種從眾心理。當羊群效應產生時,個體趨向於一致行動,對於社會整體的一個較小衝擊可能會導致人們行為的巨大偏移,在特殊情況下,個人還可能放棄自己所掌握的信息而去附和他人的行為,雖然其所掌握的信息可能顯示他們不應該附和他人而是采取另外一種不同的行為。“羊群效應”的分析過程。

相關學者在解釋“羊群效應”時也提及了信息的作用。Calvo(1998)以國際流動性短缺導致的傳染效應為基礎構造了羊群行為模型,認為掌握著充分信息的投資者增加保證金可能會引起信息不充分者的錯誤理解,誤認為是信息充分投資者的撤資行為,並也采取撤資行動,由此引發新型市場的貨幣危機。Froot(1999)等人認為,基於噪聲交易的投資者為“大街上的羊群”(Herd on the Street)。他們認為,機構投資者具有高度的同質性,通常很關注同樣的市場信息,采用相似的經濟模型和相同或相似的信息處理技術。在這種情況下,機構投資者可能對盈利預測或證券分析師的建議等相同的外部信息做出相似或同樣的反應,在交易活動中表現為“羊群效應”。Calvo和Mendoza(1997)認為投資者同時進行決策時也可能產生“羊群效應”。隨著經濟全球化,收集某個國家或地區的特定信息以辨別真偽的成本會加大,投資者在信息缺失的情況下會模仿市場上其他投資者的資產組合,從而導致“羊群效應”產生。

2.金融危機第二步傳導中互聯網技術的影響分析

金融危機的第二步傳導強調不同市場之間的相互依賴所導致的溢出效應。這種相互依賴是指由於實體經濟或金融方麵的相互聯結使得局部的或全球性的衝擊在國際傳播。在金融危機傳導的不同路徑中互聯網技術都會影響危機的傳導。

互聯網技術對金融機構間危機傳導影響分析:現代金融機構存在著極其密切的聯係,如銀行同業支付清算係統把所有銀行聯係在一起,多邊清算差額的支付清算係統若麵臨任何微小的支付困難都可能會釀成全麵的流動危機。借助於互聯網技術的電子支付以及各大銀行網上服務的推出,更加快了金融機構間信息的傳遞,從而影響金融機構間危機的傳導。

互聯網技術對金融市場間危機傳導影響分析:金融市場包括貨幣市場、債券市場、股票市場、外彙市場、期貨市場等。在全球金融自由化背景下,國際遊資頻繁流動,市場之間環環相連,使債市、股市、彙市、期市等緊密聯係在一起。尤其是借助於互聯網技術的網上電子金融市場的建立使得金融市場間的互動性大大加強,有著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態勢,從而影響金融市場間危機的傳導。

互聯網技術對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間危機傳導影響分析:在一個統一的金融市場上,各類金融機構密切相連,相互交織成一個複雜的金融體係,尤其是借助於互聯網技術的網絡金融服務的應用,使金融市場與金融機構間的聯係更為密切。網絡金融(e-finance)就是計算機網絡技術與金融的相互結合。從廣義上理解,網絡金融的概念包括與其運作模式相配套的網絡金融機構、網絡金融市場以及相關的法律、監管等外部環境。從狹義上理解,網絡金融是指以金融服務提供者的主機為基礎,以因特網或者通信網絡為媒介,通過內嵌金融數據和業務流程的軟件平台,以用戶終端為操作界麵的新型金融運作模式。互聯網技術在帶給金融業技術的改進和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運行方式和行業理念的變化,同時也影響著金融危機的傳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