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取九鼎移置都城鹹陽,有一鼎飛入泗水。以上俱見《史記·秦本紀》唐張守節《正義》。〔44〕“欲使”句:秦始皇二十八年,東巡回過泗水,命令千人沉入泗水之中,要把周鼎取出來。見《史記·秦始皇本紀》。萬夫:蘇軾誇張之詞。泗水:發源於山東泗水縣境,流經山東南部,江蘇北部,入洪澤湖。〔45〕“暴君”二句:意為秦始皇沒有得到周鼎。蘇軾認為,周鼎是神物,它嚴守自身的潔白,不願遭受秦始皇這樣的暴君汙辱,藏起來了。〔46〕“是時”二句:意為石鼓能逃脫秦始皇擊剖的劫難,是上天派鬼神守護它。〔47〕“興亡”句:自周宣王即位,至作者作詩時,凡二千年,更換秦、漢、三國、晉至隋、唐、五代等朝代。此句“興亡百變”謂此。百:多。物:指石鼓。閑:閑暇,和平常一樣。自閑:外麵發生的一切和自身沒有關係,自身從容地生活著。意謂石鼓保存了下來。〔48〕“富貴”句:承上句,說石鼓。石鼓曾經富貴過,榮耀過,但很快就過去了。一朝而非長遠,言短,當指初出現時。正因富貴過、榮耀過,所以其名不朽。〔49〕物理:事物發生、發展、消亡的道理。這裏指曆史興亡,也包括個人命運。〔50〕汝:石鼓。壽:壽命。石鼓的壽命,凡二千年,人怎麼能比?不由得感歎。
第3章 詩選(2)(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