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講《南園》。文同原作寫南園經營農桑,此詩乃以農桑為主旨。首二句寫文同候農桑,說明他實實在在關心農事。後二句具體說文同關心農事,得到豐收,然出之想象,但合情合理。古代評論家把後兩句詩說成“舉因知果”,如“春畦雨過”、“夏壟風來”皆因,而“羅紈膩”、“餅餌香”則果(參《冷齋夜話》),讓人們展開聯想。作者這種聯想法,運用得巧妙。
【注釋】
〔1〕白葛:葛布所製的白色便服。葛,植物名,其莖之纖維可以織布。烏紗:即烏紗帽。開始時,用烏紗紮帽邊。初為帝王貴臣所用,其後逐漸行於民間。這裏是說閑居時所帶的便帽。曳(yè):拖,牽引。此乃三十首中的第一首。〔2〕“橋下”兩句:是說橋下的龜和魚聽到拄杖過橋的聲音就出來。〔3〕橫湖:據明曹學佺《名勝誌》,橫湖在洋縣縣城西,“遠望若匹練(一匹白絹)之橫,故名”。此首乃三十首中之第二首。〔4〕翠蓋:指荷葉,荷葉乃翠綠色。紅妝:指荷花。〔5〕天機:天上織女的機。雲錦段(duàn):荷花映在水中,斑爛如錦。段:布帛中的一截。〔6〕從教:任教,任從。匹練:一匹白絹,形容湖麵;練,白色的絹。〔7〕霜筠亭:此乃三十首中的第十四首。筠(yún):竹的別稱。〔8〕籜(tuò):筍殼。解籜新篁:脫掉筍殼的嫩竹;篁:竹。不自持:需要他人或他物扶持。形容柔弱之態。〔9〕嬋娟:美好的姿態。歲寒:一年中寒冷的冬天。〔10〕凜凜:自尊自重,不可侵犯的姿態。〔11〕粉落:嫩竹之上有白粉,粉落後,竹就堅挺起來。〔12〕南園:此乃三十首中的第二十九首。〔13〕夭(yáo):茂盛的樣子,引伸為豔麗。〔14〕使君:漢代以後對州郡長官的尊稱。候:占候、預測的意思。候農桑:預測農業生產的趨勢,收成的好壞。農桑:農耕和蠶桑,泛指農業。〔15〕畦(qí):田,地。羅:質地輕軟的絲織品。紈(wán):白色細絹。〔16〕壟(lǒng):壟畝,耕地。餌(ě):糕餅。
薄薄酒
膠西先生趙明叔〔1〕,家貧好飲,不擇酒而醉。常雲:“薄薄酒,勝茶湯〔2〕;醜醜婦,勝空房。”其言雖俚,而近乎達〔3〕,故推而廣之,以補東州之樂府〔4〕。既又以為未也〔5〕,複自和一篇,聊以發覽者之一噱雲爾〔6〕。
其一
薄薄酒,勝茶湯,粗粗布,勝無裳〔7〕,
醜妻惡妾勝空房。
五更待漏靴滿霜〔8〕,
不如三伏日高睡足北窗涼〔9〕,
珠襦玉柙〔10〕,萬人祖送歸北邙〔11〕,
不如懸鶉百結獨坐負朝陽〔12〕。
生前富貴,死後文章,
百年瞬息萬世忙,夷、齊、盜蹠俱亡羊〔13〕。
不如眼前一醉,是非憂樂兩都忘。
其二
薄薄酒,飲兩鍾,粗粗布,著兩重〔14〕,
美惡雖異醉暖同。
醜妻惡妾壽乃公〔15〕,
隱居求誌義之從〔16〕,
本不計較東華塵土北窗風〔17〕。
百年雖長要有終,富死未必輸生窮〔18〕。
但恐珠玉留君容〔19〕,千載不朽遭樊崇〔20〕
文章自足欺盲聾〔21〕,誰使一朝富貴麵發紅〔22〕?
達人自達酒何功〔23〕,世間是非憂樂本來空。
【題解】
此詩作於熙寧九年(1076)。
此詩因趙杲卿(明叔)之“薄薄酒,勝茶湯;醜醜婦,勝空房”之語而發。趙杲卿這十二個字,很通俗,在飽學之士看來,也許不那麼含蓄文雅,但卻是立身處世的至理名言。其旨在知足安分。無貪欲之心,不傷害和侵害他人;心境保持平和的狀態,不妒忌他人。知足安分而後自得其樂;知足安分而後不辱,始終保持自身的尊嚴。
作者此二詩,皆知足安分之語。其二較之其一,更進一層。其一“薄薄酒,勝茶湯;醜醜婦,勝空房”。兩個“勝”字,有比較,乃說理;乃議論。其二“薄薄酒,飲兩鍾;粗粗布,著兩重”。轉而為行動:此二詩若幹字麵略有消極色彩,然其實有益於世道的健康發展,有益於人的心靈的純潔和淨化。當物欲橫流之際,尤為如此。作者此二詩,意在勸世、警世。
此二詩影響很大。黃庭堅《山穀外集詩注》卷四即有《薄薄酒》二首。他盛讚此二詩“其言甚高”。李之儀《姑溪居士後集》卷四有詩二首,為蘇軾此詩而作。還有幾個詩人為此寫了詩,可惜沒有傳下來。
此二詩為民歌民謠體,采用了民歌複遝的藝術形式。其一、其二的前五、六句,文字大體相同,在反複唱歎中,強化了知足安分的曠達情韻。從其形體看來,很像古代的民間曲子詞。在作者詩作中,亦可謂別具一格。
【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