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探春

昨日出東城〔1〕,試探春情。牆頭紅杏暗如傾〔2〕。檻內群芳芽未吐〔3〕,早已回春。綺陌斂香塵〔4〕,雪霽前村〔5〕。東君用意不辭辛〔6〕。料想春光先到處,吹綻梅英〔7〕。

【題解】

此詞作於熙寧五年(1072)正月,時作者為杭州府通判。

詞題“探春”,新鮮而富有文學意味。向哪裏探問或探訪?走出城去。上片寫到城近郊探訪,得到的信息是,牆頭紅杏有春意,而檻內群芳已回春。下片寫到城遠郊探訪,得到的信息是,春光還沒有到。

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差別?氣候。城遠郊還有雪,天冷,春來得遲。即使同是城近郊,也有差別,牆頭和檻內就不一樣,因為檻內較暖。

此詞格調清新,洋溢著濃濃的生活氣息,是作者早期的代表作。

【注釋】

〔1〕東城,杭州的東城門。〔2〕暗如傾:暗指顏色;傾,指未直起腰來。此時紅杏正在等著春的到來。〔3〕檻,窗。〔4〕綺陌:唐郭遵《賦得春風扇微和》:“霽天輕有靄,綺陌盡無塵。”此指風景美好的田間道路。斂香塵:唐宋風俗,正月半後,住在城裏的男男女女,喜歡到郊外遊玩飲宴,這種活動就叫作“探春”。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就有“探春”的專條記載。大約北宋時杭州尚有這種風俗。斂,收斂。華貴婦女所坐的車子揚起的塵土是香塵;說明這些婦女也出來探春;現在香塵收斂,她們沒有出來,這是因為下了雪。〔5〕雪霽,雪不下了,天晴了。〔6〕東君,司春之神。辛,辛勞。〔7〕梅英,即謂梅花。英,花片。

行香子

過七裏灘〔1〕

一葉舟輕〔2〕,雙槳鴻驚。水天清、影湛波平〔3〕。魚翻藻鑒〔4〕,鷺點煙汀〔5〕。過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6〕。重重似畫,曲曲如屏〔7〕。算當年、虛老嚴陵〔8〕。君臣一夢,今古虛名〔9〕。但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

【題解】

此詞作於熙寧六年(1073)春,應屬早期作品。

上片描繪七裏灘的美景:輕舟驚鴻,水清波平。魚兒翻騰,靜中有動;白鷺點點,動中有靜。“過”字引領以下三個短句,寫出溪水的形態(急)、溫差(冷)、色調(明)。下片懷古,吟詠東漢劉秀求賢、嚴光隱退事,歸結為“一夢”和“空名”。將眾所周知的曆史典故與“似畫”“如屏”的山景對比,詩人鄙視功名利祿,他更加留戀的反而是:“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

此詞寫景頗具特色,如用畫筆點染,形象鮮明,引人入勝。

【注釋】

〔1〕七裏灘:又名七裏瀨、富春渚。在今浙江桐廬縣嚴陵山西,連綿七裏,故名。〔2〕一葉:小船。急流中輕舟如樹葉,故稱“一葉”。〔3〕湛:澄清。此連上句謂水天一色,平波倒影,清澈透明。〔4〕藻鑒:形容浮有藻類、平靜如鏡的水麵。〔5〕煙汀:煙霧籠罩的水中小州。〔6〕“過沙溪”三句:“過”為領字,這裏用作“一字領”而統率著“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三個短句,是詞中並不常見的句式。下片結尾三句仿此,“但”為一字領,領起下麵“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三個三字短句。領字在詞的創作與演唱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不容忽視。〔7〕“重重”二句:“重重”形容山勢連綿;“曲曲”形容道路迂回;“似畫…‘如屏”形容七裏灘兩岸山色美景。〔8〕嚴陵:即東漢嚴光,字子陵,會稽餘姚人。他與劉秀為少年學友。後劉秀即位為東漢光武皇帝,多次派人請他出山,授予官爵,他都不肯接受,仍躬耕於富陽山。〔9〕“君臣”二句:傅斡《注坡詞》引滕白《嚴陵釣台》詩:“隻將溪畔一竿竹,釣卻人間萬古名。”這裏批評劉秀、嚴陵都是沽名釣譽。

少年遊

潤州作,代人寄遠

去年相送〔1〕,餘杭門外〔2〕,飛雪似楊花。今年春盡,楊花似雪,猶不見還家〔3〕。對酒卷簾邀明月〔4〕,風露透窗紗。恰似嫦娥憐雙燕〔5〕,分明照、畫梁斜〔6〕。

【題解】

此詞作於熙寧七年(1074)四月。“寄遠”隻是托詞,實寫作者思歸杭州之感,因為離杭至此已經將近半年了。

上片寫思歸。飛雪楊花,楊花飛雪,兩種情景,兩個季節。因楊花似雪而思飛雪楊花。互擬極為自然。此寫漫天飛絮的楊花,較之《詩·采薇》“楊柳依依”,滿城飛雪似楊花,較之《詩·采薇》“雨雪霏霏”,更能觸動思歸的情。

下片寫因思歸而不得急歸所引起的寂寞心情。李白舉酒邀明月,是因為寂寞難耐。詩人與月與影聯袂成三,稍得慰藉。而作者思歸之情,無可告語,無可傾訴,也卷起簾子邀明月進來,準備了酒,要和明月共飲。然而月宮中的嫦娥此時此際卻一點也不理解作者的心情,偏偏那麼喜愛作者這間屋子裏畫梁上的那雙燕子,月光斜射在畫梁上,親吻、撫摩它們,卻不理睬作者。明月不來為伴,叫作者如何熬過漫漫長夜啊。作者的巧妙構思和表達方法,較之李白,更深了一層。上片,作者直抒思歸。下片,則寫得含蓄。這是寫作上的不同處。

【注釋】

〔1〕去年:謂熙寧六年十一月離杭州去潤、常等地賑饑事。〔2〕餘杭門,宋時杭州北門之一。〔3〕猶不見”以上六句:《詩·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蘇詞仿此對比。家,謂杭州。〔4〕邀明月:李白《月下獨酌》:“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5〕嫦娥,月中女神。〔6〕照畫梁,語出宋玉《神女賦》:“其始來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畫梁,雕飾精美的屋梁,是燕子經常作巢的地方。

虞美人

為杭守陳述古作〔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