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文集四十一(1)(3 / 3)

酈寄幸免

班固有言:“當孝文時,天下以酈寄為賣友。夫賣友者,謂見利而忘義也。若寄父為功臣而又執劫,摧呂祿,以安社稷,義存君親可也。”予曰:當是時,寄不得不賣友也。罪在於寄以功臣子而與國賊遊,且相厚善也。石碏之子厚與州籲遊,碏禁之不從,卒殺之。君子無所譏,曰“大義滅親”。酈商之賢不及石碏,故寄得免於死,古之幸人也。而固又為洗賣友之穢,固之於義陋矣。

穆生去楚王戊

楚元王敬禮穆生,每置酒,常為穆生設醴。及王戊即位,常設,後忘設焉。穆生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設,王之意怠。楚人將鉗我於市。”稱疾臥。申公與白生強起之,曰:“獨不念先王之德歟?今王一旦失小禮,何足至此?”穆生白:“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先王所以禮吾三人者,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亡道也。亡道之人,胡可與久處?豈為區區之禮哉!”遂謝病去。申公、白生獨留。王戊稍淫暴,與吳通謀,二人諫不聽,衣之赭衣,使杵臼舂於市。申公愧之,歸魯教授,不出門。已而趙綰、王臧言於武帝,複以安車蒲輪召,卒坐臧事病免。穆生遠引於未萌之前,而申公眷戀於既悔之後。謂禍福皆天不可避就者,未必然也。可書之座右,為士君子終身之戒。

漢武無秦穆之德

杞子自鄭使告於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穆公訪諸蹇叔。蹇叔白:“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公辭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師於東門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見師之出而不見其入也!”公使謂之,曰:“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與師,哭而送之,曰:“晉人禦師必於殽!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後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風雨也。必死是間,餘收爾骨焉。”漢武帝違韓安國而用王恢,然卒殺恢。是有秦穆公違蹇叔之罪,而無用孟明之德也。

王韓論兵

王恢與韓安國論擊匈奴上前,至三乃複。安國初持不可擊甚堅,後乃雲:“意者有他謬巧,可以擒之,則臣不可知也。”安國揣知上意所向,故自屈其議以信恢耳。不然,安國所論,殆天下所以存亡者,豈計於謬巧哉?安國少貶其論,兵連禍結,至漢幾亡,可以為後世君子之戒。

漢俗諂媚

西漢風俗諂媚,不為流俗所移,惟汲長孺耳。司馬遷至伉簡,然作《衛青傳》,不名青,但謂之大將軍賈誼何等人也,而雲愛幸於河南太守吳公。此等語甚可鄙,而遷不知,習俗使然也。本朝太宗時,士大夫亦有此風,至今未衰。吾嚐發策學士院,問兩漢所以亡者,難易相反,意在此也。而答者不能盡,吾亦嚐於上前論之。

衛青奴才

漢武無道,無足觀者。惟據廁見衛青,不冠不見汲黯,為可佳爾。若青奴才,雅宜舐痔,據廁見之,正其宜也。

司馬相如創開西南夷路

司馬長卿始以汙行不齒於蜀人,既而以賦得幸天子,未能有所建明立絲毫之善以自贖也。而創開西南夷逢君之惡,以患苦其父母之邦,乃複矜其車服節旄之美,使邦君負弩先驅,豈詩人致恭桑梓、萬石君父子下裏門之義乎?卓王孫暴富遷虜也,故眩而喜耳。魯多君子,何喜之有!

司馬相如之諂死而不已

司馬相如歸臨邛,令王吉謬為恭敬,日往朝相如,相如稱病,使使謝吉。及卓氏為具,相如又稱病不往。吉自往迎相如。觀吉意,欲與相如為率錢之會耳。而相如遂竊妻以逃,大可笑。其《諭蜀父老》,雲以諷天子。以今觀之,不獨不能諷,殆幾於勸矣。諂諛之意,死而不已,猶作《封禪書》。相如真可謂小人也哉!

列仙之儒居山澤間,形容甚臛,此殆得道人也。而相如鄙之,作《大人賦》,不過欲以侈言漢武帝意也。夫所謂大人者,相如孺子,何足以知之!若賈生《鵩賦》,真知大人者也。庚辰八月二十日。

竇嬰田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