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兒子不再養鸚鵡(2 / 2)

然而一個月後,“長尾巴”又莫名其妙地死了。

又剩下“小眼兒”了。“小眼兒”兒子養的時間最長,也最為珍愛,兒子每天放學一回到家,“小眼兒”就會飛到他的肩頭,啄啄兒子的耳朵,咬咬兒子的衣領,每每這時,兒子就高興得不行,輕輕拍拍“小眼兒”說:“來,跟我去做作業!”我和妻有時因故回家晚了,兒子就自己泡上一包方便麵,由“小眼兒”做伴兒,度過寂寞難挨的時光。他承擔了“小眼兒”的全部飼養工作,在飲食上變著法地給“小眼兒”調劑花樣,他甚至把“小眼兒”視做弟弟。可以說,“小眼兒”已經成了兒子生活的一部分。可是那一天放學,兒子發現“小眼兒”失蹤了。

臥室、陽台、廁所、廚房都找了,沒有;所有的櫃門都打開了,沒有;兒子點燃蠟燭,把所有的縫隙照了一遍,依然沒有。兒子絕望了,他在房間裏來回轉悠,嘴裏念叨著:“‘小眼兒’,求求你,快出來吧!”

妻在陽台上發現,“小眼兒”常待的一根橫杠的後麵,因為洋灰的脫落,露出了一個洞,看來,“小眼兒”是從這裏鑽出去了。

兒子聽媽媽說它有可能已落在樓下的草叢裏,便急急忙忙點燃了一支蠟燭舉著跑下樓。於是,在沉沉的夜色中,一個亮點忽高忽低、時遠時近,幾乎照遍了樓下所有的灌木與草叢……

第二天,電梯門口貼出了兒子寫的《尋鳥啟事》:

我家走失鸚鵡一隻,它身子主要呈黃色,腹部和翅膀有些綠色,尾巴和嘴的兩邊因為洗不著而有些髒。它很饞,蘋果、梨等一些有甜味的東西都吃,最愛吃哈密瓜,但不愛吃螞蚱,也喜歡咬紙。凡有將其捉住或提供線索者,請與×門×號杜可聯係。若將此鳥送回,必有重謝。

《尋鳥啟事》貼出去了,“小眼兒”仍然沒有回來。

兒子料定“小眼兒”凶多吉少,便鄭重其事地在“大眼兒”和“長尾巴”墳旁,又堆起了一個墳頭。還含淚寫了一篇墓誌銘:

“我的愛鳥‘小眼兒’,你現在在哪兒?是活著,還是死去了?你要是活著,是被人捉去了,還是自己在外流浪?若是被人捉去,那家人對你好嗎?喂你蘋果嗎?喂你哈密瓜嗎?你要是死了,見到‘大眼兒’和‘長尾巴’了嗎?為什麼不托夢告訴我一聲?你想念我嗎?我很想你。你若是活著,祝你快樂;你若是死了,就安眠吧!”

兒子複歸沉默,像是有很重的心事。我不忍,便和他商量:“爸爸再給你買兩隻鸚鵡,好嗎?”我以為兒子會很高興地答應,不想他卻搖搖頭:“我再也不養鸚鵡了!”“為什麼?”兒子神色黯然,頗有些負疚地回答我:“它們一定是不快樂,不幸福,要不怎麼不是死了就是跑了呢?我不願意它們不快樂!”

噢,原來如此。

兒子,你的愛心蒼天可鑒,如果鳥兒有知,一定會為你的真摯所感動。隻是,希望你這愛心能夠保持永遠,因為在物欲橫流的現實社會,這愛心正是使人類得以提升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