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近期文輯(3)(3 / 3)

中央領導同誌最近指出:“現在我們的形勢很好,要謹慎”。過去多年來吃過形勢好、不謹慎的虧,結果出了一些問題。經過這幾年的艱苦努力,收集了大量修誌資料,摸索了一些修誌經驗,打下了一個好的基礎。現在,全市修誌進入全麵編纂階段,任務還很繁重,工作難度還很大,特別是如何保證誌書質量,還萬萬不能掉以輕心。目前部分單位領導重視不夠,支持不力,修誌隊伍不夠穩定,已經成為進一步成誌的嚴重障礙。我們必須清醒地看到這一點,必須相應地采取有力措施,來排除障礙,乘勝前進,鞏固和發展修誌大好形勢。

《武漢誌通訊》要麵對當前這個實際,進行有針對性的宣傳報導,在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修誌工作的通知下達以後,就要借這個強勁東風,大力宣傳黨中央、國務院對修誌工作的關懷和重視,宣傳武漢這幾年修誌工作的成績和基礎,宣傳來之不易的修誌的大好形勢,宣傳落實國家修誌規劃的嚴肅性,鼓舞和堅定成誌的信心。同時,也要宣傳編纂《武漢市誌》的艱巨性,宣傳修誌工作的艱苦和難度,爭取各級領導和社會各方麵對修誌事業的進一步支持,防止和克服目前已經產生的某些急躁、厭倦和草率交稿的情緒。既要抓緊,又要抓實;既要趕進度,更要保質量;既要奮力拚搏,又要精雕細刻;嚴肅認真,高度負責,努力完成《武漢市誌》這一傳世之作。

第二,要努力研究城市的曆史和現狀,努力探索城市誌的編纂規律。

城市誌記載過去,服務現實,麵對未來。修市誌的對象就是城市。現在從全黨的工作來說,城市的工作,特別是大城市的工作,城市改革,特別是大城市的改革,這是重點。全黨都要研究城市。作為我們城市誌編纂工作來說,更應該研究城市。我們對城市的功能、地位、作用需要再認識,需要重新認識,要作為一個很重要的指導思想打開思路。城市是商品交換的地方,是各種商業、各種城鄉經濟網絡的紐帶。城市的功能、城市的地位、城市的作用,遠遠超出一個城市本身的範圍。編纂城市誌也不能就城市論城市。在《武漢市誌》編纂過程中,就要注意從宏觀方麵,從專業業務方麵,用翔實準確的資料,來反映武漢的曆史地位和作用,反映武漢這個大城市的多方麵的功能,反映它在國民經濟中的中心地位和主導作用。同時,也要適當反映在“左”的影響下,在舊的管理體製束縛下,條塊分割,人為封鎖,嚴重影響了城市功能的充分發揮。這樣,就能如實地、本質地反映我們武漢這個城市的曆史和現狀,為城市經濟體製改革和四化建設提供有益的借鑒,也為城市史誌研究提供重要的史料。《武漢誌通訊》要在如何認識城市特點和城市功能方麵,在探索城市誌編纂工作規律方麵,運用修誌的典型材料,作一些報導和研究。

第三,進一步加強《武漢市誌》誌稿的編纂工作的指導,進一步發揮《武漢誌通訊》的作用。

《武漢誌通訊》過去在修誌指導方麵,起了很大的作用。現在到了編纂成誌階段,更需要加強具體指導,分類指導,典型指導。好的典型要繼續推廣;編纂工作中的問題和難題,也要及時研究探討,以減少小返工,避免大返工。玉不琢,不成器。現在看來,真正編纂出一部高質量的誌稿確非易事。我看過一些誌稿,都花了很多心血,下了很大功夫,都有一定基礎;但都還要作認真的甚至是較大的修改提煉。就象看個人一樣,有的人遠看,覺得長得不錯,近看,就有些麻麻點點。有些誌稿很明顯有些問題,翻兩頁前後就有矛盾,至於虛語浮詞,則屢見不鮮。因此在編纂過程中,更要加強編纂業務工作的具體指導,除繼續介紹修誌編纂的一些基本知識以外,還要用編纂者的實際體會,用具體誌稿、條目的分析,對照比較,從中學習,汲取經驗。與此同時,還要注意總結這幾年修誌工作方麵係統地總結武漢市的修誌積累資料。從我們武漢修誌實際出發,還要有理論深化和理論色彩,開展一些史誌研究,以提高編纂者的理論水平。

作為武漢修誌的園地和喉舌的《武漢誌通訊》,要繼續努力,更好地發揮這樣幾個作用:一、在向社會上大聲疾呼,宣傳修誌的重要性、誌書的功能、意義和作用方麵,繼續起鳴鑼開道的作用;二、在邊實踐、邊探索的修誌過程中,繼續起探路引路的作用;三、在加強各地修誌的聯係,溝通各地修誌信息方麵,繼續起傳導媒介的作用;四、在加強地方史誌研究方麵,繼續起一個理論尖兵的作用。

修誌是千秋萬代的事業,是紮紮實實的任務。希望同誌們在繼續辦好《武漢誌通訊》、促進早日成誌方麵,繼續努力,再作新貢獻。

順其自然

我今年八十大幾,已屆耄耋之年。身體無大恙,眼不花,耳不聾,背不駝,行動自如,生活自理。雖不服老,但心裏明白,這個年齡,已是人生的極限之年,天國之路,不會太遠了。既知是自然規律,就應順其自然,坦然麵對。越是時日不多,越要珍惜時光,珍愛生命。首先要安排好生活,調整好心態,保重好身體,安度夕陽,頤養天年。再就是,在身體許可的情況下,抓緊時間,把想寫的東西寫出來,把人生的感悟寫出來,記下人生軌跡,留點精神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