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方誌文摘(2)(2 / 3)

搞好總纂確保質量

辭別虎年,迎來兔年,春回大地,氣象萬千。新年伊始之際,我們謹向全市廣大修誌工作者和所有關懷、支持武漢地方誌事業的同誌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武漢市誌》這一宏大的精神文明建設係統工程,已開始進入“分段合攏”階段,即總纂階段。在新的一年裏,全市修誌戰線的主要任務、主攻方向,就是要認認真真地、紮紮實實地搞好總纂,嚴格把好誌稿的質量關。

總纂是成誌前不可逾越的階段,是編修誌書的最後一道工序,最後一個關口。“亡羊補牢,猶未為晚”。認真把好這個關口,就可把誌稿中的一些問題消滅在成誌之前,盡量減少和避免差誤,盡力達到我們可能達到的質量要求。反之,如果不把好這個關口,不搞總纂,或不認真搞好總纂,等到誌書問世,“木已成舟”,再發現重大差誤,就難以彌補,就會造成嚴重影響和重大損失。當然,就是經過了認真總纂,由於我們知識水平的局限性,由於資料不足和查證核實的困難,也還可能出現某些差誤,但隻要我們盡了心,盡了力,盡了責,力不從心、力所不及之事,也將會取得社會和後人的諒解。因此,搞好誌稿總纂,不僅是誌書質量的最終檢驗,也是我們修誌工作者責任心、事業心的一個重要檢驗。

總纂不是原稿的簡單“總裝”,而是原稿的再創造,精加工,是原稿資料的深化。搞好誌稿總纂,最重要的,是要有明確的、統一的總纂指導思想,這就是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為指導,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為依據,以豐富、翔實、準確的資料為基礎,運用曆史唯物主義、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全麵地、係統地、曆史地、科學地反映我們城市及各產業、各事業的基本麵貌。城市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是一個高度集中、互有關聯、多結構、多層次的龐大係統,編纂城市誌,也必須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既要反映各個誌的個性職能和個性特色,又要反映事物之間的聯係、製約和影響;既要反映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變化,又要反映生產關係對生產力的反作用。任何事物都不能不看整體,孤立存在;不能不看發展,靜止記述;不能不看聯係,相互撞車。要立足市誌,麵向社會,著眼於反映基本麵貌,著重記述那些資治功能大、存史價值大的史實,著重從總體上、宏觀上、政治觀點上,把好誌稿質量關。因此,總纂貴在一個“總”字,要把各個分誌分篇納入市誌的整體之中,統觀全局,總攬全誌,認真學習,用心思索,努力提高總纂水平和駕駛全誌的能力。

搞好誌稿總纂,還要在“精”字上狠下工夫。目前,我看到有些誌稿,篇幅過長,水分過重,資料過散,個性不夠突出,特色不夠鮮明。少數誌稿也還有史實不準、觀點謬誤、邏輯混亂、用詞不當、事物割裂以及虛語浮詞過多之弊。因此,在注意誌稿整體性的同時,還要力求反映各自鮮明的個性,突出各自的特色。要逐稿、逐段、逐句、逐字,反複琢磨,精雕細刻,力求做到布局嚴謹,層次清晰,觀點正確,資料準確,語句精煉,文風樸實。

編纂、總纂一部誌書,是一個重大課題,是一個集體創作,必須依靠集體智慧,集體攻關。任何一個人,水平再高,知識麵再廣,在駕馭這樣一部百科性的大城市誌的編纂工作中,都是有很大局限性的。單槍匹馬,孤軍作戰,是力難勝任的。武漢七年修誌,每一個階段、每一個環節,都是靠的群策群力。從修誌實踐中學習修誌,用修誌的實踐經驗指導修誌,這是我們武漢幾年修誌工作的一條最重要的經驗,也是我們編修新地方誌的工作基點和力量源泉。群策群力這個方針,在總纂階段中,也必須繼續堅持。要加重分誌的責任,加重主編的責任,加重主筆的責任。當前要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認真搞好分誌一級的總纂上,主編要親自過目,親自審稿,把好政治關、政策關、保密關。主筆要在編纂業務上全麵負責,力求上報送審的誌稿,基本成為定型產品,基本符合質量要求。當然,市誌辦重任在肩,責無旁貸,更應加強學習,深入實際,及時總結推廣總纂工作的經驗,切實加強對總纂工作的業務指導,並積極做好終審定稿的準備工作和組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