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方誌文摘(3)(2 / 3)

誌書質量是個綜合性標誌。無論是物質產品,還是精神產品,影響和決定質量的因素是多方麵的。工廠裏產品的質量,就包含著設計質量、材料質量、加工質量、總裝質量、檢驗質量,所以要實行全麵質量管理。我們編修誌書也要經過設計、選材、編寫、總纂和審查驗收,也都有個質量問題。從總體設計到具體編寫,從體例結構、內容記述、文字表達,以至圖表運用、標點符號,都要認真研究,全麵審查。既要宏觀控製,駕馭全誌,又要洞察入微,精雕細刻。要做到在政治上,符合黨的基本指導思想和基本路線,不出政治性的錯誤;在保密上,符合保密製度的規定,不泄露黨和國家的機密;在史實內容上,要經得起曆史的檢驗,不鬧常識性的笑話;在體例上,要統一規範,符合誌體;在文字用詞上,也應力求準確、簡潔、樸實。

質量要貫穿修誌的全過程。從最初設計到最後成誌,這中間的每個階段、每道工序,都要提出質量要求,層層檢查,層層把關。在修誌的規劃設計階段,要周密思考,反複研究,多種比較,選擇和製訂出一個比較接近實際的最佳方案,以利於落實組織和編纂任務。在征集資料階段,要擴大資料的征集麵,廣征博采,用力挖掘新史料,搶救“活”材料,並且分門別類,係統整理,仔細核實,精心篩選,同類相聚,綜合歸納,並盡可能整出資料彙編,為編寫誌稿打下紮實的資料基礎。在全麵編寫階段,要撰寫好編寫提綱,開展各類條目的試寫研究,采取領導幹部、專家行家、修誌人員三結合的方法,組織“會診”性的誌稿評議,集思廣益,擇善而從,以防止大返工於成誌之前。到了總纂階段,也還要按照全誌的整體要求,站在更高的層次,對全部誌稿進行係統的再創造,精加工。

對誌書質量要從難要求。這次修誌時間跨度很長,內容包含很廣,記述幾種不同性質的社會,反映巨大深刻變革的時代。政治性強,專業性強,駕馭這樣一部大型誌書的編纂,難度是相當大的。我們編纂工作者的曆史知識和專業知識,理論水平和政策水平,都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這就更加大了編纂的難度。同時,這次修誌又是眾多部門承擔,眾手執筆編纂,認識角度不同,水平參差不齊,文風筆調各異,各家撰寫的篇目,各家形成的誌稿,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內容上的重複矛盾,篇幅比例上的不協調,體例表述上的不一致,也難以完全避免“大而全”、“小而全”的部門誌痕跡,這也是在編纂中特別是在總纂中不能回避而必須認真解決的問題。因此,對修誌編纂的艱巨性、複雜性,必須有充分的估計,保持清醒的頭腦,不可掉以輕心。

處理好質量和進度的關係。質量與進度是個辯證的關係,既有矛盾,又是可以統一的。修誌是一門科學,科學的道路無捷徑可走。修誌是個難活、苦活、細活,要編好一部較好質量的誌書,是要花時間、花精力、付出一定代價的。如果圖省事,怕麻煩,急於求成,草率從事,就將欲速則不達,嚴重影響誌書質量。因此,修誌進度一定要服從質量,要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加快修誌的步伐。我們在修誌實踐中體會到,隻要思想認識統一,基本資料紮實,把力量集中一些,精力集中一些,時間抓緊一些,這不僅有利於提高編纂工作的效率,也有利於專心致誌地進行編寫,有利於保證誌書的質量。

要精心地搞好方誌的篇目設計

篇目是誌書的設計藍圖。誌書是一部科學文獻,是個有機的整體,要保持它的整體性和科學性,就要全局在胸,全盤考慮。從方誌的特有體例和地方的曆史與現狀的實際出發,對全誌進行總體設計,並依據總體設計和各專業的特點,撰寫各分誌篇目。篇目設計是誌書的整體結構和總體布局,在修誌編纂過程中,起著宏觀的控製、調節和指導的作用。篇目設計是否合理,是否切實可行,既影響編纂進度,也影響編纂質量。篇目設計得好,“按圖施工”,可收事半功倍之效;篇目設計得不好,誌稿形成之後再大動篇目,“傷筋動骨”,就會給整個編纂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一個較好的篇目,應該是主線明確,層次清晰,結構嚴謹,經緯安排合理,立目粗細得當,既能反映本部門本行業的基本麵貌、發展脈絡、個性特點,又能處理事物之間的製約、聯係和影響,並且符合誌書體例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