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方誌文摘(4)(1 / 3)

地方誌要有地方的特色。地方誌是反映一個地方一定斷限期內曆史與現狀的基本麵貌,從一定意義上講,也是地方國情的載體,地方誌有沒有鮮明的地方特色,也是地方誌的生命力之所在。以城市誌而言,全國三百多個城市,都有城市所具有的共性特點,如高度集中、中心地位、主導作用、輻射力、吸引力等等。但各個城市,由於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條件不同,城市規模不同,城市功能不同,各有自己的優勢,也各有自己的劣勢,有各自的興衰起伏、利弊得失,因而不同類型的城市,也都有它自身的個性特點,一個城市如此,城市中的各行各業也如此。在城市誌的篇目設計和內容記述中,都應努力體現本城市特點,不宜雷同,也不應照搬照套。

一部市誌的特點,要通過各個專誌的特點來體現,全誌的地方特點、時代特點,主要也要通過各個專誌的特點來體現。因此,在城市誌的編纂工作中,要認真研究如何把本部門本行業的特點反映得更突出更鮮明。要詳獨略同、詳異略同,克服“求全”、“求細”的思想。要從事物的共性中間,抓住那些主要的、特殊的、典型的、在本地區本行業影響比較大的事物,加以重點記載。屬於全國普遍性的事物,本地區、本行業影響不大的事物,一般的共性的事物,則從簡或從略。地方誌是本地曆史發展的忠實記錄,要反映客觀事物的真實麵貌,而客觀事物是千姿百態的、千變萬化的,我們誌書內容的記述,也應當是動態的、變化的記述,而不是孤立的靜止的記述,也應當是豐富多彩的、五光十色的。

地方誌要以資料為基礎。胡喬木同誌在講話中提出,地方誌是嚴肅的科學的資料書,是一部樸實的、嚴謹的、科學的資料彙集,這是對新方誌屬性的科學概括。地方誌是以資料的優勢取勝的,不管對地方誌下多少定義,如果沒有紮紮實實的資料基礎,就談不上是地方誌,起碼不是一部好誌書。一部誌書,它的功能大小,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史料的價值,占有的資料豐不豐富,準不準確,資料取舍得不得當,是提供有係統有組織的資料,還是零星片斷的資料,是提供能夠反映事物本質和規律的資料,還是提供一些表麵現象的資料,對誌書的質量關係極大。一部誌書是從大量資料中,經過整理、篩選、排比、提煉而成的。方誌的功能,不僅通過資料的數量來體現,更要通過資料的質量來體現。要根據“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表及裏,由此之彼”的要求,像沙裏淘金一樣,擇其精華而記之。新方誌的科學性,表現在體例結構、內容記述、文字表達諸方麵,而首先表現在它所占有的資料的翔實、係統和準確上麵,新方誌的權威性也體現在這方麵。

地方誌是實用性的文獻。地方誌由於史料豐富、內容廣博,因而具有廣泛的用途,具有長期的實用價值。可以說,誌書包含百科,為百科所利用,領導決策可用,實際工作可用,本地可用,外地可用,今人可用,後人可用。總之,它要麵向社會,為全社會所用。因此,在修誌編纂中,就必須著眼於社會的需要,存史借鑒的需要。要貫徹精選精編的方針,篇幅不宜過大,力求用較小的篇幅容納更大的資料量,使地方誌成為一部資料高度密集、知識高度密集、實用性很強的大型資料工具書。

要保證誌書的質量,更為重要的,是加強對地方誌編纂工作的領導,提高編纂人員的素質,明確修誌的業務指導思想。編修地方誌,不是閉門修誌,不是盤死材料,而是要立足於現實,服務於現實。當前最大的現實,就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三大製訂的黨的基本路線,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來指導地方誌的編纂工作。要把地方誌的事業,同探索基本國情、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個偉大任務結合起來,進一步增強編好誌書的責任感和早日成誌的緊迫感,為編出符合時代要求和國家要求的新誌書,為開拓和發展新方誌事業,繼續艱苦實踐,大膽探索,勇於創新。

高度重視和精心編修人物誌

修地方誌難,修人物誌更難。不僅當代修人物誌難度大,就是古代修人物誌也覺得很難。“修誌所難者唯人物耳”,這是古話嘛。對各種類型人物的立傳標準難以掌握,傳主難以立得很準。公認的曆史人物比較好立,名不見經傳的人物如何發掘,有爭議的人物如何處理,一些重大曆史事件中有關的人物,立誰不立誰,怎樣立,根據什麼立,這些都是要下工夫的;有的傳主的生平事跡難以征集,或者征集之後不容易考證,對人物評價的分寸也難以把握好。總之,編人物誌難度最大,是非最多。因此,對人物誌的編纂工作,更應當慎重從事。

一、高度重視人物誌

高度重視人物誌,或者說高度重視人物誌的編纂工作。一是我們在編纂人物誌的時候,要深刻認識人物誌的地位作用,進一步明確編纂人物誌的目的和意義,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曆史責任感,用對社會、對人民、對子孫後代高度負責的精神,來做好《武漢市誌》人物誌的編纂工作。古往今來,樹碑立傳,都是大事一樁,修人物誌確實很重要。二是要強調人物誌的編纂工作難度比較大,政策性強,非常敏感。我們整個市誌應該是一部嚴謹的樸實的科學文獻,人物誌是市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當然也應該是嚴謹的樸實的科學文獻,要經得起曆史的檢驗。人物誌就更敏感了,如果傳主立得不準,材料搞得不準,很快就會引起反映。傳主雖是作古之人,但傳主還有後人,還有親戚朋友,他們是要看的,社會讀者是要看的,後代人是要看的。因此,編纂人物誌一定要持審慎態度,務求經得起推敲。三是現在有一些單位,對人物誌工作並不那麼重視,認為專業誌稿完成了,修誌就算“大功告成”了,沒有把人物誌編纂工作納入工作計劃,列入議事日程,這是當前人物誌編纂工作中的一個突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