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小鎮槽坊飄出的酒香(1 / 1)

——評水易居《歲月如水——懷念我的農民父親》おぴ店散酒《歲月如水》是一部真實的書。

《歲月如水》是一部真誠的書。

這裏沒有驚天動地的故事,沒有波瀾壯闊的曆史,沒有氣吞山河的畫卷,沒有豪言,沒有壯語,甚至沒有華麗的詞藻和優美的文筆。

但是,這裏有苦難的歲月。

這裏有溫暖的親情。

這裏有真實的生活。

這裏有平凡的生命。

引起我共鳴的,不僅是那些平凡的生命演繹出的平凡故事,還有那些苦澀的歲月留在我心底的烙印。作為同齡人,我也在那些日子裏哭過、笑過,痛過、怨過,愛過、恨過,但這些年來,卻很少真正深切地追憶過。《歲月如水》勾起了我許許多多沉醉的記憶,不時把我引向那些難忘的歲月。

“打要子”、“挑餅”、“割絆拉根草”、“挖塘泥巴”、“賺工分”、“男的挑糞、女的薅草”等等,這些話語,早已隨著滾滾前行的時代車輪,融進了曆史,走進了蒼茫。甚至現在年輕一代根本讀不懂它的確切含義。然而,這樣的一個詞甚至一個字,進入我的眼幕,就像一個鼠標被點擊,那些塵封的記憶便馬上被喚醒,難以釋懷的人生歲月就如潮水一般,湧進了心頭,浮在了眼前。

我仿佛又行走在狹窄的鄉村田梗上,一手扯著豬吃的野草,一手扯著人吃的野菜。

我仿佛又坐在昏暗的煤油燈下做著作業,一邊是媽媽嘮不盡的話題,一邊是姐姐納不完的鞋底。

我仿佛又置身於那場大火,看著火光衝天,心如刀絞,淚流滿麵,喊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我仿佛又躲在學校的樹陰下,偷偷拿出珍藏了一個星期的小麥粑粑,咽著毛黴斑斑的泥豆腐……這是《歲月如水》帶給我的追憶,也是《歲月如水》帶給我的酸楚。

我不想追憶那段歲月,因為我覺得追憶苦難歲月是要有資本的,回顧苦難的過去印襯著輝煌的現在,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有“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味道,有誰見過下崗職工回憶知青曆程的文字嗎?

但是,我理解水易居先生。

他是懷著一種祭奠的心情才寫上這些質樸的文字的。

祭奠那段苦澀而又甘甜的歲月。

祭奠那片貧瘠而又多情的土地。

祭奠三尺黃土下鼾眠沉沉的父親。

在這些如水的文字中行走,我們看到了一位如山的父親,如水的父親。

說父親如山,是因為他肩挑日月,手握乾坤,讓一個弱小的家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而且迅速崛起,發展壯大。

說父親如水,是因為潺潺的府河水滋養了他,他有府河水的溫情,有府河水的寬厚,有府河水的慈愛、慈祥和慈善。

在這些如水的文字中行走,我們看到了一位平凡的父親,偉大的父親。

說父親平凡,是因為他的故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他的身份平凡得不能再平凡。

說父親偉大,是因為無數普通的總和等於卓越,無數平凡的乘積等於偉大。

父親的偉大,還表現在他的勤勞,他的睿智,他鄉村漢子的地道與厚道,還有他那非凡的天賦上。他隨便一句“我家差點玩熄了蠟”,讓多少作家黯然失色,自愧不如;他隨便一句“枝多根細怕風搖”,讓多少詩人相形見絀,自慚形穢。

在這些如水的文字中行走,我們不僅看到了一位高大的父親,還看到了一位多情的兒子。

水易居先生,我素未謀麵。但從其文字中,我讀出了他對農民父親深深的愛,其拳拳之心,溢於言表,透於紙背。他說:“我欠父親的太多太多,無以為報,隻好在發黃的日記本中重拾如水的歲月,再嚼苦辣酸甜。”這些柔情的文字,融注著他的激情,他的感傷,他的思念,他的情懷,以及他對家園不可扼止的回溯願望,這些構成了水易居先生文章的精神內核,是文字流動中的內在底蘊。

總之,行走在《歲月如水》中,我的總體感覺,好像是走進了鄉間小鎮的槽坊,撲鼻而來的是那原汁原味的散酒馨香。這馨香,既有雲安垸小麥的甘甜,也有府河水的清爽與纏綿。

那麼,讓我們再一次走進槽坊,品一品濃鬱的酒香!

2007年4月23日

暝氯縊流啊流,人生一世不回頭。

喜怒哀樂甜酸苦,嚐遍百味複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