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尋找那畫布上的驚人一筆(1 / 1)

達羅

QQ群裏來了一位新Q友,昵稱“寶寶”。初看名字,隻當是個愛玩鬧的小女生,待得她在群空間裏一發文章,眾Q友立即刮目相看,齊讚“高手”。

至今不知她的年齡,沒見過她的芳容,不了解她在現實中的一切,但是她的文字,已經給我們展現出了太行山西麓那迷人的自然風光和多姿多彩的民俗風情。當然這隻是她文章的一麵,真正值得稱道的,是她的雜文和評論文章,情感深沉、文字犀利、語言精當、大有古風,充滿了對傳統和現實的思考。實在說,稱得上別樹一幟,磊落敢言。

常常覺得她是個謎。因為她的文風多變,性格亦很難捉摸,讓人覺得撲朔迷離。就象歌德說的那樣,“優秀的作品無論你怎樣去探測它,都是探不到底的”。寶寶雖是女子,筆下卻滄桑厚重、氣勢磅礴,絕少女作者常見的那種風花雪月和無病呻吟。統體來說,有著古樸和鮮活兼備的風格。可以這樣來評價:敘事娓娓而寥廓,狀物見微而奇巧,遊記瀟灑而博古,感悟強烈而坦誠,抒懷噴薄一如烈日,針貶入木三分冰冷。親情文字透著骨肉難分的親密,人物記述似有小說的傾向,文論有著爭鋒鬥趣的美妙——文白交雜,古風尤烈,曲徑通幽,伏兵四潛,可謂在嘻笑調侃蘭花玉指的召喚中,將那文字敵客引入暗甕;文字簡約,卻力透紙背,媚眼中也是笑裏藏刀,骨子裏卻是那高傲的靈魂,及一顆不認邪不服輸的心(雜文)。

一遍遍讀她的文字,撲麵感受的,是似曾相識而又恍若隔世的濃烈氣息。它在山裏山外跳動,在人情世故中遊弋,在溝壑溪澗中流淌,在靈魂深處噴發,在九天之上翱翔,在私房閨閣之中哭泣……它無疑是個跳動在天地間、今古裏、詩畫中的幽靈!

寶寶把這個幽靈捉在手中,更像手握一支飽蘸五色情感的畫筆,不斷在天帷地幕上隨心縱橫塗抹,引發無窮懸念和一片驚歎。

不由想起了康拉德·阿登納畫像的故事。

曆經魏瑪王朝。第三帝國和戰後聯邦三個朝代的康拉德·阿登納坐在皇宮一間大廳裏,每天一個小時,讓畫師給他畫像。多日已經過去,畫布上的阿登納在像與不像中變化著。在最後的一天,人們已經辨別不出畫像上究竟是誰了,一種莫名的恐懼凝結在畫布的周圍。畫師佇立半天,眼睛從端坐著的戰後第一任總理的身上緩緩移動到畫布上。他象在尋找著什麼……突然,有了最終的發現!他在畫布上塗抹了最後驚人的一筆,自己便轟然癱倒在地。人們聚攏過來,發現一個透著嚴峻與冷靜,敏銳與深刻,孤獨與多感,倔強而又睿智的阿登納,此刻正威嚴地注視著他們!人們為眼前這神奇的變化而震撼。人們從畫布上看到的,是一個從曆史中走來,渾身透著普魯士民族的剛毅,正在收拾戰敗殘局,帶領人民走向偉大複興的領袖!

那畫師終日塗抹、苦心尋找著的,不就是這發現真實的驚人一筆麼?

而寶寶又在天地人生這塊碩大無朋的畫布上,塗抹和找尋著什麼?

她在尋找更加接近自然、接近生命真相的一筆。我們這些圍觀者,其實也在畫布上找尋著她的驚人一筆。

康德說,自由是高深莫測的。達羅說,真實是令人恐怖的。我們從寶寶自由奔放的文字中,找尋關於人包括作者——她自己的心理記述,並把她記述的這些人按年齡和生存狀態進行排列。結果,你猜我看到和感覺到了什麼?

我看到了一顆顆飛翔的靈魂,看到了一具具掙紮的軀體,看到了哲人的孤獨,看到了眾生的苦難,看到了平靜的死亡和死亡之後的平靜。

我突然有了驚悚不已的恐怖。

2008年1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