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老宅尋夢(1 / 1)

不知不覺,在都市裏生活已經快二十年了。

每天傍晚下班,隨著川流不息的車流融入霓虹閃爍的街區,我有時覺得自己很幸運。當年背起行囊離開故鄉創業打拚,不就是為了眼前這一切嗎?

最近父親告訴我,老家遭遇了大規模的舊城改造,祖父母留下來的老宅已經易手。猛然想起,已經好長時間沒有回老家了。都市的生活很舒適,可內心有時也感覺空蕩蕩的。也許,回趟家,聽聽鄉音接點地氣,哪怕在曾經的老宅裏徜徉片刻,多少也能找回一點心靈的慰藉吧。

一想起那座記憶中的老宅,內心就湧起莫名的歡樂。幽靜的宅院裏琅琅的讀書聲,廊廡下狹小的天井裏小夥伴跳繩、拍皮球時的喧鬧,一切仿佛近在眼前。儲存在記憶裏的那些老照片,任何時候想起,都會像一部手搖幻燈機,瞬間就能在眼前清晰地打開。古老而幽靜的街巷,高大的馬頭牆,還有那一眼望不到頭的晦曲的廊橋,雖然在眼下的生活中它已經成了故物,但畢竟,刻在心頭,久久難忘。

萬萬沒有想到,走進曾經無比熟悉的老街,卻像踏入了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幾乎不敢相信,老街已經成了一大片廢墟。她消失了,消失得迅速而徹底。任我的目光反複搜尋,卻再也無法重現記憶中那個溫馨的容顏。煙濤微茫,清冷寥落,曾經無比熟悉的景致,而今都籠罩在眼前這一片晦色的夢裏。我來到祖居麵前,除了這棵父親當年手植的枇杷樹,以及斷壁垣牆上那些隱隱的斑駁苔痕,什麼都沒有了。

這就是我兒時嬉戲打鬧、捉迷藏、跳房子的老宅嗎?

兒時的夥伴得知我回來,特地設宴款待。家鄉的卷餅當年隻有在年節裏才能吃到,老同學熱心地用最傳統的方式卷給我吃。然而,我的興致始終提不起來,我後悔那些忽略故鄉的時光,當年努力學習,追尋理想,似乎走出故鄉就擁有了一切。而今回來,卻忘了當初為何出發。唱了一路的歌,卻突然發現,眼前無詞也無曲。

家鄉這些年也發生了巨變,置身這些現代化的街區,恍若身在都市。可那些原本以為可以長期陪伴的東西,早已消散無蹤。臨別故鄉那天,獨自一人又去了那片廢墟。不經意間,在一片廢墟曠地當中,我發現了這座尚未被拆的老宅。那一瞬間心頭的驚喜,感覺就像在盛宴的坐席上又找回了自己的名字。推門進去,眼前的一切和記憶裏幾乎一模一樣,天井裏的花圃,屋簷下的燕巢,就連眼前可愛的小花狗和那些咕咕叫的母雞都似舊時相識。老宅的主人還在。主人告訴我,春節長假裏,有許多人來參觀過這座老宅,他們一定也是像我一樣遠離故鄉多年的人吧。

主人說,像這樣的老宅在這片街區裏還有不少,政府已經決定原址保護擇時重修。我很慶幸,有了它們,故鄉就不隻是個空有地址和空間的軀殼,它是有容顏和記憶能量、有年輪和光陰故事的。故鄉需要視覺憑證,需要歲月依據,需要細節支撐。哪怕是一團蛛絲、一塊柱石、一口水缸或一棵古樹。否則,一個遊子何以與眼前的景象相認?此處可是替自己收藏童年、見證青春和愛情的地方啊。

走出老宅,重新站在這片廢墟上,內心仿佛經曆了一場巨變。有了這些老宅,我不再擔心自己將來會在自己的故鄉裏迷路。在滿眼的現代建築當中,她的基因還在,這座老宅留下了故鄉的性格、故鄉的生命和故鄉的尊嚴,她是我生命的DNA啊!

什麼都可以改變,但有些東西是永遠改變不了的,一如眼前這座老宅。無論霜雪雲霞、霓虹雷電,我都會溫馨地懷念她。畢竟,她曾像蠟燭一樣,照亮過我們漫長的生活。

(根據本文創作的同名電視散文榮獲浙江省電視文藝二等獎、寧波市文藝獎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