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為自己工作(2)(1 / 3)

很多員工喜歡在工作中抱怨,在抱怨中工作,他們抱怨公司,抱怨老板,抱怨同事……持續不斷的抱怨會使你的思想搖擺不定,進而在工作上敷衍了事,抱怨讓你的思想變得膚淺,心胸變得狹窄,一個在自己的頭腦中裝滿了抱怨的人是無法容納未來的,這隻會讓他們和公司的理念格格不入,更讓自己的發展道路越走越窄,最後一事無成。

抱怨,是怯弱者給自己找的借口。因為不敢正視自己的弱點,為了維持自己的自信和自尊,走向抱怨的深淵。

抱怨是容易養成習慣的,一開始抱怨,就可能一直抱怨下去,這種“祥林嫂”老板是不會喜歡的,也會讓你在同事中不受歡迎。

抱怨,會讓你失去前進的動力,讓你的眼光一直停留在外物上,沒有關注自己的問題,也沒有自我改正的機會,失去進步的可能性。

抱怨還會讓我們陷入惡性循環中,看到不滿的地方,就開始抱怨,抱怨之後事情還是沒有改觀,這時就不隻是不滿了,還覺得自己也受到了傷害,產生出更多的抱怨,這不但於事無補,反而擴大了自己的痛苦。

抱怨隻能讓你隻到一些寬慰之詞,而持續的抱怨則會動搖你的思想,讓你產生敷衍了事的心理,讓你的發展道路越來越窄,到最後被迫離開,所以,不能隻看一時,要有長遠的目光。

娜娜在大學是學環境藝術設計的,畢業後因為自己的設計優秀而被推薦到一家非常不錯的景觀設計公司工作,剛剛進入公司的娜娜隻是做些輔助老員工完成方案的工作,也許是老員工怕娜娜後來居上,搶了自已在公司的位置,所以一直也沒有讓她接觸到重要的工作,娜娜對此非常不滿,就向老板提出想單獨負責一個項目,可是遭到老板的拒絕,於是他就產生了很多抱怨,覺得老員工排擠他,老板也不重用她,從那以後,娜娜工作就非常不認真,總是敷衍了事,過了半年,她就被老板炒掉了,最後還送給了她幾句話:抱怨是沒用的,最重要的還是改變自己。

娜娜的作法是職場新人的常見做法,職場新人剛進以單位,不受重視,隻能幹些打雜的工作,更得不到老板的重用,其實,職場新人剛剛步入職場,社會經驗和工作經驗都不豐富,需要不斷的學習和磨煉,但是社會和學校是不一樣的,沒人手把手的教你,隻需要好好工作,等待企業來給你機會,不斷的學習,而不是到處抱怨,對工作不認真,那麼到等到的隻會是老板的辭退通知書。

由於職場上的種種不如人意,所以會使人經常產生抱怨,但是抱怨是不能解決實際問題的,所以,在職場上我們要學會不抱怨,那麼,應該怎麼做呢?

1.不要抱怨工資低

在職場中有很多人會抱怨自己的待遇不好,工資低,一個隻為工資而奮鬥的人注定是個平庸的人,他們是永遠不會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成就感的,工作的目標不隻是為了工資,還有工作和社會經驗的積累,隻為工資而工作的人,看不清未來發展的路,他的目光隻停留在了眼前,長此以往,隻會讓自己的生命枯萎,希望破滅,才能埋沒。

所以,麵對著令你不滿的待遇,你該知道,老板給你的報酬可能不多,但你在這份工作中得到的卻是寶貴的經驗、才能的發揮,和金錢相比,這些東西要比你的待遇高出百倍。

2.工作沒有貴賤之分

在大多數人心裏,工作是被分為三六九等的,就像社會上的金領白領等一樣,但在每個人的心裏,工作的好壞標準是不一樣的,所以隻要你覺得做的開心就好了,所以,不管你在從事什麼工作,都要開心的去做,千萬不要因為別人的評價或社會的偏見就對工作產生不滿,每個種類的工作都有它存在的意義,所以它是沒有貴賤之分的。

工作的種類非常多,每種工作對社會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你要真正的去了解你這份工作的價值,就不會抱怨了,再平凡的工作隻要你認真對待,也能取得不平凡的成績。

1.做分外的工作時不要抱怨

很多職場人都覺得隻要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行了,老板如果分配給自己分外的工作,就非常不情願,嘮嘮叨叨的抱怨個沒完。其實這樣的做法是不敬業的表現,因為一個對工作有責任心,對工作任勞任怨的優秀員工,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外,還願意做分外的工作,主動為老板排憂解難,這樣的員工才會被老板器重。

2.換工作後不要抱怨原單位

人要懂得感恩,不管你是因為什麼原因離開了原來的公司,都要對這個公司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另外,在你在原來公司工作的過程中會被這個公司的工作氛圍所影響,久而久之,你的身上也會存在著這個公司的文化因素,如果你抱怨這個公司的問題,那麼你的新單位就會知道你身上的缺點了,你的抱怨不僅暴露了原單位的缺點,也暴露了你自身的缺點和不足。

4.勇於接受挑戰,不抱怨

老板非常不喜歡那種麵對難一點的工作就抱怨的員工,他們經常會說工作太難做,自己做不了。隻有那種具有奮鬥進取精神,勇於向困難的任務挑戰的員工才是老板心目中的理想員工。

很多時候一個看起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你深入的研究和積極的尋找方法以後,就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了,到時你會為自己通過努力終於攻克難關而驕傲,很多員工都是通過挑戰了看起來好像是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後,才取得輝煌的成就的。

思想決定人的命運,不敢向高難度的工作挑戰,是對自己潛能的製約,這樣的做法就是懦夫的作為,所以,不要再抱怨了,勇於接受工作的挑戰吧。

6.不抱怨工作上的壓力

麵對工作上的壓力,不要抱怨,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既然工作中的太遠力不能避免,那麼還不如積極的去對待,一味的抱怨會把壓力的來源歸結為客觀原因,反而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更加不利,所以,在麵對壓力時要調整好心態,在適應中求發展,首先要有效地安排好你的工作時間,把大的事情分成若幹個小事情,然後分階段的進行解決,其次就是每天適當的運動,做一下深呼吸,減輕自己的工作壓力,或是把心裏的壓力寫出來,也能緩解心裏的抱怨情緒。

7.和同事不要抱怨

任何公司裏同事之間都會互相抱怨,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然而同事之間的小抱怨是可以容忍的,但是經常的抱怨,會令同事對你產生反感的情緒,另外,如果你抱怨的內容是對同事評頭論足,還會影響到和同事的關係,這樣做隻會破壞你的人脈,使你在同事麵前的形象大打折扣,你總把精力放在抱怨同事上,還會分散你對工作的精力,所以這樣做隻會是損人不利已。

當你抱怨時,那些消極的情緒和想法都會隨之產生,它們就會擾亂你的心情,讓你不能以更好的心態工作,然後本來可以輕鬆完成的工作就變得更難完成了,你的心情就會更差,這樣你就會陷進一個惡性循環中,所以,不要再抱怨了,積極的完成工作,這樣你就可以享受沒有抱怨給你帶來的輕鬆和陽光的心情,也會迎來屬於你的成功。

9.別把問題留給領導解決

一個缺乏責任感和主人翁精神的員工,遇到不容易解決的問題時,會習慣性地把難題留給老板來解決,並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公司是老板的嘛,重大的問題當然是由老板來親自解決了,這樣的員工是得過且過型的員工,他們是“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碌碌無為地打發著人生,不可能獲得什麼成功。

作為一名員工,不管是接受工作時,還是在完成工作的過程中,都要知道:自己的問題必須要自己來解決,因為在老板的眼中,一個員工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為重要,因為這可以表現出他的責任感、主動性和獨當一麵的能力。

這種把問題留給老板的習慣,不僅表明一個人對自己沒有足夠的信心,而且永遠不會站到老板的高度去思考和解決問題,也就不可能培養自己作為一名優秀員工應具備的一些基本素質,隻能在打工者的隊伍裏,度過餘生。

沒有一個老板願意屬下的員工把自己交代的工作當做皮球踢回來,你這個工作做不了,那個工作做不了,老板還請你來做什麼?所以,如果你想要獲得成功,就要學會把那些準備扔給老板的問題自己解決掉,養成像老板一樣思考的習慣。

凱瑪特是美國第一大零售商,到了1999年開始走下坡路。在1990年的凱瑪特總結會上,一位高級管理人員認為自己犯了一個錯誤,他向坐在他身邊的上司請示應該如何更正,這位上司也不知道應該怎樣解決更好,於是向他的領導請示,自己不知道,希望對方告訴自己該怎麼辦,而上司的上司又轉過身來,向他的上司請示。這樣一個小小的問題,一直踢到總經理帕金的腳下。後來帕金回憶說:“真是太可笑了,沒有一個人去積極的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他們隻會問自己的上司,直到把問題一直踢到最高領導那裏。”這句“您看怎麼辦?”也許會比找借口好一些,但在老板聽來,這句話的潛台詞卻是“這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還是您親自來幫助我們解決吧。”

一個習慣於獨立解決問題的員工,可以得到老板更多的青睞。首先,他沒有讓問題延誤,釀成大患;其次,他讓老板非常省心省力,讓老板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更重大的問題上,有了這樣的員工,老板就少了很多後顧之憂。

如果麵對問題,你總不能妥善解決,那麼問題就會成為你工作的負擔,而老板聘用你,給你一個職位,給你與這個職位相應的權力,目的是讓你能很好地完成與這個職位相應的工作,而不是讓你在這個職位上休養生息。

每一個員工從進公司的那一刻就應該開始問自己一句話:“我能為公司做什麼?”你要積極主動地並帶有創造性地把屬於你的工作做得盡善盡美,然後你就可以獲得“公司能給我什麼”的報酬。

想要抓住成功的機遇,就要學會自己解決問題,因為機遇和問題總是同在的。

很多員工在工作中不能做到盡心盡力,不僅沒有創造價值,反而留下一大堆問題和困難,他們總是這樣認為:公司是老板的,出了問題他不可能不管,他得比我急,所以,有問題直接找老板就行了。更有甚者,他們在接受老板分配的工作時,就直接拒絕地說:“我做不了。”

這種工作態度是非常危險的,如果你不盡力,老板就會被迫自己來解決你工作中的難題,那麼,請你想一想,如果你工作中的問題都被老板自己解決了,他還要你做什麼呢?你離丟掉飯碗的日子就真的不遠了。

所以,工作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時,不要總想著逃避,也不要依賴別人,而要敢於麵對和迎接問題,敢於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處理,去解決。對於自己能夠判斷,而又是本職範圍內的問題,要大膽地去處理,讓問題在自己這裏得到解決,解決了問題你才能迎向新的契機,而當身邊的同事們都喜歡找你解決問題時,你無形中就建立起了善於解決問題的好名聲,取得了勝人一籌的競爭優勢,你會比那些不敢承擔責任、把問題推給老板的人更容易獲取成功的桂冠。

10.工作離不開專心

有一次,一個青年苦惱地對昆蟲學家法布爾說:“我不知疲勞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花在我愛好的事業上,結果卻收效甚微。”

法布爾讚許說:“看來你是一位獻身科學的有誌青年。”

這位青年說:“是啊!我愛科學,可我也愛文學,對音樂和美術我也感興趣。我把時間全都用在這些上了。”

法布爾從口袋裏掏出一塊放大鏡說:“把你的精力集中到一個焦點上試試,就像這塊凸透鏡一樣!”

你要是做過凸透鏡聚焦的實驗,一定知道,酷暑的陽光,不足以使火柴自燃,而用凸透鏡聚光於一點,即使是冬日的陽光,也能使火柴和紙張燃燒。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又進一步把光彙集一束,這就成了無堅不摧的激光武器。

是啊!把精力集中到一點就會使東西燃燒,在工作中,一個優秀的員工對此也應該是把自己的專注投入到一個點上,讓其發生最大的效果,你才會取得進步和成功。

每個人成功的因素有千千萬萬種,但是我們知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據科學家表明,我們的大腦不可能在同一時間內做很多的事情,這是不符合我們的身體功能的,也是不科學的,隻有我們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到一個位置上,我們的機會把握才會更大。縱觀曆來的成功企業家,當初他們往往都是先涉足一個領域,沒有人能一開始就在好幾個行業起步的。

美國政治家亨利·克萊也有類似的言論:“遇到重要的事睛,我不知道別人會有什麼反應,但我每次都會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根本不會去注意身外的世界。那一時刻,時間、環境、周圍的人,我都感覺不到他們的存在。”

隻有你一心一意地去工作時,專注於你自己手頭上的工作時,你才會發現工作中的細枝末節問題,以及以前都沒有發現的問題都出現了,從而找到了突破口,避免在工作中出現差錯,避免造成公司的損失。我們知道石油工人在打井的時候,他們是不會把機器同時針對幾個地方打眼的,他們會在一個地方,反複地打,直到真正地確定結果到底是怎麼樣的,才會換個地方的。我們也一樣,在工作中,對一個問題的解決要按順序先來,一個一個地來,不要著急,不要混亂地解決,這樣才會到達最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