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生物學家法約爾曾經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研究巡遊的毛毛蟲。這些毛毛蟲在樹上排成長長的隊伍前進,由一條毛毛蟲帶頭,其餘的毛毛蟲跟著。法約爾把一組毛毛蟲放在一個大花盆的邊上,使它們首尾相接,排成一個圓形。這些毛毛蟲便開始運動起來,就像一個遊行的隊伍,沒有頭,也沒有尾。
然後,法約爾在這群毛毛蟲的隊伍旁邊擺放了一些食物,然而這些毛毛蟲若想得到食物就必須解散隊伍,不再一條接一條地前進。
法約爾估計,很快這群毛毛蟲就會厭倦這種絲毫沒有意義的爬行,進而轉向食物,然而毛毛蟲們並沒有這樣做。出於純粹的本能,毛毛蟲們沿著花盆邊一直以同樣的速度走了七天七夜,直到最後全部都餓死了。
這些毛毛蟲因為遵循著它們的本能,雖幹活賣力,但卻毫無結果。
很多人都像毛毛蟲那樣,每天都忙忙碌碌的,甚至於廢寢忘食,但工作效率卻和其他人沒有什麼兩樣,甚至有時候還不如其他人高,這樣既浪費時間又浪費精力,最後一事無成,白折騰了一場。在工作中,要抓住工作的重點,不要把時間和精力全都放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否則,時間安排不合理,目標不明確,方法不得當,都將會導致工作效率的低下,最後忙來忙去都隻不過是一場沒有任何成效的白折騰。
13.不要盡力而為,而要全力以赴
克萊斯勒總裁李·雅可卡曾經這樣說:我選擇和重用的都是工作非常賣力,想盡一切辦法超額完成任務的人,總結出來,就是全力以赴的人。
盡力而為隻是自己安慰自己的托辭,也是一種推卸責任的借口,它會令強者變弱,而全力以赴則會令弱者變強,它是成就事業的關鍵因素,也是工作中應有的態度。
經常會聽到有人這樣說:“我已經盡力了。”卻很少看到有人全力地赴的工作,這就是生活中抱怨的人多,而成功的人卻很少的原因,日子一天天過去,如果你一直沒有成功,那種盡力而為的思想就會變得非常嚴重,它會讓一個人變得越來越沒有進取心,沒有鬥誌,最終隻會碌碌無為的過完一生。
當一個人說自己已經盡力了時,其實他的潛力還遠遠沒有發揮出來,也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大的潛力。說自己盡力而為時,就已經給自己的潛力設限了,自己的能力根本不可能會麵展現,當一個人已經習慣了用盡力而為來完成工作時,他在工作上就不再有自信了,也就不會獲得成功,反之,當你全力地赴做一件事時,你就成功一半了。
有一年冬天,一個獵人帶著獵狗去打獵。獵人一槍擊中了一隻兔子的後腿,受傷的兔子拚命地逃生,獵狗在獵人的指示下也是飛奔去追趕兔子。可是追了一陣子,兔子跑得越來越遠了。獵狗知道追不上了,隻好悻悻地回到了獵人的身邊。
獵人非常生氣地大罵道:“你真沒用,連一隻受傷的兔子都追不到!”
獵狗聽了很不服氣地辯解道:“我已經盡力而為了!”
兔子帶著槍傷成功地逃生回家後,家人們都圍過來驚訝地問它:“你拖著受傷的腿,是怎麼逃過獵狗追趕的呢?”
兔子回答:“獵狗追我,是為了一餐飯在工作,所以他隻是做到盡力而為;而我是為了逃命在奔跑,我必須全力以赴。所以我贏了。”
這就是“盡力而為”和“全力以赴”之間巨大的差別。
在工作中,我們需要時常問一下自己的心,我今天是盡力而為的獵狗,還是全力以赴的兔子呢?如果是盡力而為的獵狗,那是什麼阻止了我們全力以赴呢?
盡力而為做事的人,總會把工作當成是老板的事,是在給老板或公司做事,工作不是自己的事情。抱著為別人工作的錯誤工作態度,才有了做工作時盡力而為的錯誤做法,所以對事情完成的結果,是不會那麼在意的。
做工作全力地赴的那些員工,他們才會知道,公司是自己的家,工作必須認真,是為了自己的家工作。在工作中使自己得到的鍛煉和發展,進而使公司發展和壯大。在工作中做每件事都要全力以赴的去執行,這樣才會使自己有更大的理想和目標,創造一個自己理想的未來。
在工作中的態度要從“盡力而為”做到“全力以赴”,不找任何的借口,不講任何的泄氣話。認真、細心的完成工作任務。隻要你全力以赴的去工作你才會感到驕傲,不會感到自己沒有能力,留下遺憾。這樣你才會對的起自己的。
在工作中全力以赴的人,是因為發揮了本身的潛能,要比盡力而為的人工作仔細,認真。這樣才會發展的更好。曾經一位心理學家說過,一般人的潛能隻開發了十分之一左右,還有十分之九處於深睡狀態。工作中全力以赴的人是對自身潛能的最大開發,必要時它是自己的自救寶典。
張鑫是一名創意文案。在一家廣告公司工作,有一天的上午,有一家著名的洗衣粉生產廠家委托張鑫的公司作廣告宣傳,但是,幾位策劃人員,每個人都拿出好幾個宣傳方案,沒有一個另洗衣液廠家得到滿意的方案。
策劃人之中張鑫也是其中之一。當其他人遇到困難都退縮後,隻有張鑫全力以赴的在工作崗位上認真的分析這個廣告文案,手,才能做出一個讓對方感到滿意的創意文案呢?”其他的同事都下班了,公司隻剩下他一個人了。他仍然在認真的分析之中:“該洗衣粉在國內已經比較知名了”,而且洗衣粉公司原來的廣告宣傳都非常有創意。張鑫在想,我該從什麼地方開始。張鑫一邊分析一邊拿著洗衣粉翻來覆去的看,然後張鑫找來一個白紙,放在了桌子上在把洗衣粉用剪刀剪開了一個小口,倒在了白紙上,他無意中發現洗衣粉中的藍色顆粒中間盡然有一種比較細小的藍色晶體。他不知道這是什麼物質也不明白這是怎麼加工出來的。張鑫很好奇就給洗衣粉廠家打了電話。洗衣粉廠家的技術人員告訴張鑫這些藍色晶體是一些“動態去汙因子”對各種布料和衣服都有增白和超強去汙的效果。張鑫好象中了彩票似的那樣興奮,嘴裏不斷的念叨“動態去汙因子”對了,就從這個開始人手把。拿出了最好的創意文案,這項產品的銷量也因此急速攀升。
本來,這個工作任務比較艱難,在其他人都沒有寫出創意文案的情況下,已經盡了力的張鑫即使和其他人一樣交不出文案也無可厚非。但他卻沒有隻做到盡力而為,而是全力以赴,不達目的決不罷休,最終交出了令對方滿意的文案。在工作中,隻有具備了張浩這種為工作不屈不撓、全力以赴的精神,才能夠真正將自己的工作做好。
在人的一生當中,命運的腳步看似虛無縹緲、變幻莫測,然而事實上,我們明天的命運是由今天的所作所為決定的。隻有在今天全力以赴地去付出,我們的明天才會有所收獲。要做到全力以赴,首先就必須要端正思想。企業裏的每一位員工,都有自己的角色定位,但無論你從事什麼樣的工作,都必須時刻保持一種全力以赴的工作狀態,在不斷挖掘自身潛力的過程中,最大限度地延長個人的職業生涯,並以此來回報公司,回報老板,達到個人與公司雙贏的良好局麵。
如果你想做一名優秀的員工,你就必須全力以赴地對待任何一件工作,哪怕是一件再小的工作,如果你想獲得高薪和提拔,同樣需要你全力以赴。隻有全力以赴的人,才是企業最需要的人,也隻有全力以赴的人,才是最容易獲得成功的人。
14.幹一行,愛一行
一家保險公司的業務員李辰,總是以自己積極的心態,熱愛自己的工作,而且業務熟練,做起什麼工作來都得心應手。他給自己確立了三項非常重要的原則:一是自我激勵,掌握自己的態度;二是確立目標;三是他認為任何事都有其自身的發展規律,必須懂得那些規律並加以運用才能取得成功。
李辰相信這些原則,並以實際行動履行這些原則。每天早晨他都對自己說:“我覺得自己精力充沛、精神愉快,我覺得自己大有可為,我一定會成功的。”
李辰把自己確信的原則告訴了同事,大家也都有同樣的信條和感受。每天早晨業務員相聚的時候,大家都非常開心,個個信心十足,互相鼓勵並祝福,然後分手各自去完成自己的工作。
他們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目標,目標之高,令廠裏其他部門的人感到吃驚,但他們每周的業績卻不能不令人佩服。
事實就是如此,正是積極心態激勵李辰和他團隊中的同事們,去發現他們工作中令人滿意的事情,從而取得成功。
作為一名員工,你應該像熱愛生命一樣去熱愛自己的工作。不論你從事的是什麼工作,也不論職務的高低,隻要你熱愛了自己的工作,就能在工作中找到自己的樂趣,在工作中尋求滿意,才會有幸福感、成功感。
喜歡自己的工作與不喜歡自己的工作,有很大的差別。那些對工作感到非常滿意的人,可以以積極的心態對待工作,他們總在尋找好的東西,當某種東西並不好時,他們首先是考慮怎樣來改進它。但是那些對工作不滿意的人,他們的心態就變得非常的消極,他們總是報怨各種不如意的事情,甚至抱怨一些和工作毫無關係的事情,消極的心態完全占據了他們靈魂。
能不能發現工作中令人滿意之處是與工作種類無關的。如果你沒有愉快的工作心情,你就得控製你的心態,讓自己積極起來。如果要讓你的工作有趣味,你就得用微笑和多方麵來表達你對工作的滿意。
其實,每個人都有可能不得不做一些讓自己覺得厭煩的工作,但是如果你在厭煩中能熱愛自己的工作,就能得到很多工作樂趣。很多在大企業工作的員工,他們擁有淵博的知識,受過專業的訓練,有著令人羨慕的工作,不菲的薪水,但是他們中的很多人對工作並不熱愛,把工作看成是緊箍咒,僅僅是為了生存而不得不出來工作。他們精神緊張且未老先衰,工作對他們來說毫無樂趣可言。
可見,一件工作是否有趣,完全取決於你自己的看法,對於工作,你可以做好,也可以做壞。可以開開心心和驕傲地做,也可以愁眉苦臉和厭惡地做。如何去做,這完全在於你自己的選擇。
你應該學會熱愛自己的工作,哪怕這份工作你不太喜歡,也要盡一切能力去轉變,去熱愛它。並且憑借著這種熱愛去發掘內心深處蘊藏著的活力、熱情和巨大的創造力。其實上,你對自己的工作越熱愛,決心越大,工作效率就會越高。
當你抱有這樣的熱情時,工作就不再是一件苦差事,就變成了一種樂趣,就會有許多人願意聘請你來做自己更熱愛的事。
如果你將每天工作的八小時,當作在快樂地遊泳,那麼這將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
有三個工人一起來到一個建築工地工作,和其他的工人一塊幹活。有一天,有一名記者來到工地上做訪問,分別對他們三人進行了采訪。記者問第一個建築工人正在做什麼,這名建築工人大汗淋漓地回答說:“我正在砌牆。”當記者以相同的問題向第二個建築工人提問時,第二個建築工人回答說:“我在蓋一所房子。”記者又向第三個建築工人提出了同樣的問題,隻聽第三個建築工人向記者回答說:“我正在為人們建造美麗的家園。”記者認為這三名建築工人雖然都在做著同一件事情,但他們的回答一點也不一樣,這不禁引起了記者的興趣,於是,記者便將這次訪問寫進了自己的報道裏。
過了幾年之後,這名記者在整理以前的采訪記錄時,無意間發現了采訪三個工人的記錄,當他看到當年三個工人的不同回答時,他突然冒出了一個念頭,想再去看看這三個工人現在都在做什麼。
於是,記者再次來到了幾年前來過的那個工地,等他再次采訪完這三個工人之後,結果讓他非常的意外:當年的那個回答“砌牆”的建築工人現在仍舊是一個建築工人,工作內容和從前一模一樣,還在做著他的砌牆工作;而當年的第二個工人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在施工現場手拿圖紙指揮別人的設計師;至於第三個工人,記者很快就找到了他,因為他如今已經是一家房地產公司的老板了,而之前的那兩個工人現在都是在為他打工。
無疑,故事中的第一個工人隻把自己的工作當成是一項任務來完成,而第二個和第三個工人則把自己的工作當成是自己所熱愛的事業和為人們作貢獻來完成的。隻有把工作當成是自己所熱愛的一項事業的人,才能在工作中竭盡全力地去完成自己的任務。這樣的人永遠精力充沛,永遠對自己的工作充滿激情,一到了工作崗位,他們就找到了自己的奮鬥目標和自己的價值所在,他們的人生意義也盡顯於此。
無論你正在從事什麼樣的工作,要想獲得成功,就要對自己的工作充滿熱愛。如果你也像張偉那樣鄙視、厭惡自己的工作,對它投去“冷淡”的目光,那麼,就算你正從事最不平凡的工作,也不會有所成就的。
熱愛自己的工作,就必須把憂慮攆出你的思想,讓自己一刻也不停地快樂的工作著。熱愛自己的工作,實際上也是熱愛自己的人生。一個不熱愛工作的人,他就無法熱愛生活,更談不上熱愛生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