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提升自己的能力(1)(1 / 3)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如果不學習,我們就不能取得生活和工作中需要的知識,不能使自己適應時代發展的速度,不僅無法做好本職工作,最終還會被淘汰出局,所以,我們在工作中要以極大的熱情學習學習再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整體素質,隻有這樣才能讓自己的知識和技能更加完善,才能讓自己在職場的路上走的更穩更遠。

1.精業能讓自己不可替代

美國前總統麥金萊這樣說過:你必須把一件事盡職盡責的做到最好,和其他有能力做這件事的人相比,隻要你能做的更好,那麼你就永遠不會失業。

一位思想家也曾經說過:“如果你能真正製作好一枚別針,應該比你製造出粗陋的蒸汽機賺到的錢更多。”的確是這樣的,在職場中,作為員工有一技之長本身就說明個人素質和職業素質上超過一般人,如果能夠創造一個適當的工作環境,就可以成為公司的骨幹,甚至成為老板的得力助手。就價值來說,具有專業技能的員工含金量非常高,是公司發展的關鍵。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朝一日可以成功,但是,想要在眾人中脫穎而出,首先就是要具備別人沒有的本領,要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在工作上,要具備別人所不具備的專業技能,或是自己的技能比別人更勝一籌,你的表現老板都會看在眼裏,隻要你能做到讓自己不可替代,那麼你出人頭地的時機就快到了。

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克爾姆城的補鞋匠被帶上了法庭,法官要判處他死刑,因為他殺了一名顧客,可是,判決宣布之後,突然有個市民站出來對法官大人說了一句:“法官大人,不能處列這個補鞋匠,因為我們這座城市隻有他這一個補鞋匠,如果他死了,那我們以後找誰補鞋啊?”

克爾姆城的其他市民對此表示同意,法官也覺得他們說的非常有理,就非常讚同的點了點頭,重新進行了判決,法官說:“公民們,你們說的非常對,我們隻有這麼一個補鞋匠,所以不能處死他,這樣一來對大家損失太大了,這個城裏有兩個蓋房的,我看就讓他們的一個替補鞋匠死吧。”

這個小故事就說明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說明精業的人是不可替代的。隻要你掌握精湛的專業技能,對自己的技能精益求精,那麼,不管在工作中遇到什麼樣的問題,你都能夠輕鬆解決。

林濤在一家工廠裏是一名普通的技術人員。有一次,工廠的電機壞了,導致了全廠停電,十幾個技術人員圍著電機議論,可到最後也沒有找出問題出在哪兒,廠長看大家都沒有解決的辦法了,就想到外邊去請專業的維修人員,這時,林濤卻站起來對廠長說:“讓我試試,我想我有辦法。”

大家對林濤的這個舉動都感到奇怪,因為他平時是那種非常平凡的工人,個子小,身上總是髒兮兮的,所以大家平時都不喜歡他,廠長對於他的毛遂自薦也抱著懷疑的態度問:“你會修?幾天可以修好?”

林濤回答說:“三天吧。”

當大家問他要用什麼工具的時候,他卻說隻要一把小鐵錘和一枝粉筆就行了。於是,白天,林濤圍著電機左看右看,仔細的檢查,到了晚上就在電機旁邊休息,到了第三天,大家都開始懷疑他是在吹牛了,因為他壓根就沒有拆開過電機,大家都勸他不要打腫臉充胖子了。

有一個同事和林濤關係不錯,就勸他說:“不會修就趕緊放棄吧!”

可是,他卻笑著回答說:“別急,今晚就知道結果了。”

一轉眼到了晚上,林濤讓同事們給他搬來了梯子,爬上電機用粉筆在機身上畫了一圈,說:“這個地方的線圈燒壞了,一共燒壞了19圈。”

技術人員對林濤的話非常懷疑,於是立刻拆開來看,結果發現果然是這樣,問題找到後,立刻得到了解決,電機很快就修好了,工廠的生產也恢複了正常。

那些當初認為林濤吹牛的同事們一下子對他刮目相看,對他能這麼神奇的一猜就中表示好奇,林濤告訴他們:“這不是猜的,是靠精湛的專業技術。”

在你抱怨自己的職位一直沒有得到提升,工資一直沒有漲之前,先想一下自己是不是掌握不可替代的專業技能,如果沒有,那麼就不要抱怨了,因為你根本就沒有抱怨的資本,如果你的技術水平隨時都可以被人取而代之的話,那還是先擔心自己的工作是不是保的住,與其浪費感情去抱怨,還不如趕快把自己的技能提升到最好的水平。

在英國賽馬界,有一位聲望極高的權威亨利·亞當斯,他既不是聲名顯赫的老板,也不是技能超群的賽手,而是一位釘馬掌的鐵匠。他釘的馬掌可以說是馬蹄上最合適的馬掌。他說:“我給它們釘了一輩子的掌,這就是我的工作,也是我最關心的事。我看到一匹馬,首先想到的就是該給它釘一副什麼樣的掌最合適。”

他一輩子給人家釘馬掌,為自己贏得了相當高的榮譽。就算到了他年事已高的時候,找他釘馬掌的賽手們仍然是絡繹不絕,甚至還要排隊等候,因為他的技術是無人可以替代的。

許振超是青島港集團集裝箱有限公司橋吊隊隊長。2005年4月,他被全國總工會評為全國勞動模範,2008年3月任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許振超已經成為一個符號,即工人們的典範,是新時代的“金牌員工”。他參加工作三十多年,自學成才,苦練技術,練就了“一鉤準”、“一鉤淨”、“無聲響操作”等絕活,帶出“王嘯飛燕”、“顯新穿針”、“劉洋神繩”等一大批具有社會影響的工作品牌。

所以,從現在開始,就努力修煉你的專業技能吧,當你掌握了精湛的專業技能,就能像賣油翁一樣使油穿過錢孔而一滴油也不沾,可以像古代的英雄人物可以百步穿楊、百發百中一樣,達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境界,到時候,就算你的老板會給你不公平的待遇,那你也有了和他討價還價的資本,更何況,每個老板都對這樣的人才求之若渴,會給你最好的待遇,把你當成公司裏的搖錢樹。諸事平平,不如一事精通,這是取得業績、成就偉業的關鍵,也是職業人士攀登職業高峰的秘訣。

2.培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現在社會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假如你想在市場競爭中永遠處於勝利的地位,就要努力培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形成自己的職業優勢之前,就要細心的摸索,把自己的職場核心競爭力培養出來。

什麼是職場核心競爭力?也許可以這樣描述:當領導分配重要任務時,它會讓領導不由地說,這個任務隻有你來做我才放心。當同事碰到某個問題,它會讓同事不由地想,隻有你能幫他解決,你是這方麵的專家。職場核心競爭力,雖不具有排他性,但具有可比性,它意味著在某個任務分配或是問題出現時,即使你不是唯一的選擇,也一定會是現有條件下最好的選擇。

職場核心競爭力與你從事的工作相關,它是你的專業能力的精髓。比如,作為一個技術人員,你的核心競爭力一定是技術領域的,就算你擁有張學友的嗓音,這也不意味著你的心競爭力是你的唱功,因為老板雇用你是為了解決技術問題,而不是讓你來當聒噪的“K歌之王”。

職場核心競爭力要求你精於此道、以此為生,它是你養家糊口、建功立業的手藝,你可以在很多方麵表現突出,但一定要有個領域,你遊刃有餘,退可守,進可攻,職場上不管你怎麼折騰,你需要有個陣地,它能讓你有退路,讓你永遠不會輸。不要抱怨你的工作很瑣碎、很無聊、很沒勁,仔細想想,你是否真的了解你的工作,是否了解如何在這樣的工作裏培養核心競爭力,把你的工作模塊化,看看哪些是事務性的,哪些是技術性的,哪些是創造性的。

事務性的模塊,需要你把自己變成耐心的“熟練工”,你的核心競爭力是熟練,熟練很容易獲取,也很容易丟失,準確地說,它是“最低級”的核心競爭力,當你熟悉某些工作的流程或要點時,不要得意,你隻不過是多做了幾次而已。技術性的模塊,你需要把自己變成專心的“技術員”,你的核心競爭力是專業,專業讓你業績突出,給你帶來領導和同事的信任,它是“最本質”的核心競爭力,你需要在政策理解、技術掌握、難點攻關等方麵體現超乎他人的專業。創造性的模塊,你需要把自己變成用心的“科學家”,你的核心競爭力是投入,而投入是熱愛,是鑽研,是全心全意去尋找能夠改進工作、提升自我的創新之道,它是“最高級”的核心競爭力,它需要你把工作當成一份驕傲的事業來對待。職場製勝之道,就是擁有核心競爭力,成為熟練、專業、投入的職場人士,如果你不愛你的工作,請至少要保持那份熟練和專業,道理很簡單,即使你不愛吃這口飯,也一定要保護好你的飯碗。如果你愛你的工作,請記得對你的工作模塊進行分類,熟練你該熟練的,專業你該專業的,投入你該投入的。不要在抱怨、歎息、無聊和無奈中工作,要找到工作的價值點,培養核心競爭力,你要做的、能做的事情其實很多很多。

不同的生涯階段,需要不同的競爭力。在你事業剛起步的幾年,也就是三十歲之前,核心競爭力就在於你的專業技術;在你事業起飛的時期,也就是你三十歲到三十五歲之間,核心競爭力就是你的管理能力;在你的事業高峰期,也就是在你三十五歲到四十五歲之間,核心競爭力就是策略規劃和資源整合能力。在你每一個事業階段,你都要建立一份競爭力的清單,經常審視一下自己,一方麵填補一下自己的不足,另一方麵把自己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

拿初入職場的新人來講,必須在二十幾歲之前強化一下自己的競爭力:學曆。

學曆:如果你本身的學曆不太高,最好繼續進修獲取更高的學曆,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補救方法。另一個補救方法就是在擇業時選擇一些學曆門檻不太嚴格的工作,如一些服務行業、製造業等,由於你在人才競爭上沒有什麼優勢,對學曆也就不敢有什麼太高的要求,這樣的話還不如先積累一些資曆,因在人才競爭上處於劣勢,對學曆也不敢要求太高,不妨先累積一定的資曆,因為資曆和學曆是一樣重要的。

證書:現在社會,這些金融業、IT業、房地產業、美容業等行業都已走向證照化,早就不再隻有法律、會計、醫療等行業才要求有執業證照。假如你的學曆不太高,專業證書就能多少彌補你學曆方麵的不足。

職業規劃:有沒有遇到過這些問題:你有沒有對現在的工作覺得乏味無趣?缺乏激情和動力,一點工作積極性都沒有?覺得工作就是一種痛苦?對自己的將來感到困惑,甚至感覺沒有未來?覺得自己不太適合目前從事的工作?一天到晚的忙碌,卻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忙什麼?可為了生活,又不得不撐著幹下去?想換工作,卻沒有把握找到更好的工作?職場上至少有八成的人會遇到這幾個問題。之所以會出現這幾種問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工作時沒有目標,在入職之初,就為自己確立一個清晰可行的職業規劃,並按照規劃去奮鬥。當別人沒有方向,隻顧眼前的時候,你要比別人看得更長遠,你就能更容易地獲得成功。

專業技能

在校期間所學習的專業,隻是你踏上專業之路的第一步,很多行業需要的專業技能,在學校是不可能學到的,一定要實際進入職場後,從工作中學習。所以,在參加工作的最初幾年屬於“學習期”,工資待遇倒在其次,寶貴的學習機會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要把這份工作當作是學校的延伸,把領導和有工作經驗的同事當成是自己在學校時的良師,虛心向他們學習,專業技術才能學好,職場的路才能走得穩。過去所謂的專長,由於單一技能的人才太多,如果你能跨領域培養多種專長,就能拉開領先的距離。

曆練:跨國公司之所以可以培養出很多高階人才,其中重要的的一個辦法法就是“輪調”,那就是讓你在不同的分公司和國家裏培養閱曆。而你將來是否能夠成大器,很大部分就決定在你的閱曆上。對於職場新人來說,對於領導交代下來的高難度工作,不能視它是畏途,應該積極的爭取參加各種活動項目,珍惜這樣的機會,給自己更多的曆練。

人脈:往往在你想不到的小事中,會得到別人意想不到的幫助。但是“貴人”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平時就要勤於耕耘。在你受到別人的幫助前,要先學會幫助別人,先有付出才有回報。

以上所說的職場競爭力,希望你苦練內功,能具備並善於運用,為自己的未來加分。

6年前,由於公司倒閉,劉東不得不離開培養他4年多的公司——一個破產的國營單位。走進社會後劉東發現,自己與社會已經脫節了。沒有任何選擇餘地,劉東進了一家台灣企業,開始了新的職場道路。

在外界環境逼迫下必須要生活下去的劉東,有強烈的進取心,在這家台灣公司,劉東的初始職別隻是一個900元的技術員,工資隻有原來的十分之一,可他仍然認真細致地工作,認真地學習,拚命地吸取養料,以補充過去在國營企業工作能力上的黑洞。在這家台灣公司裏,劉東結合原來企業所學、及台灣公司的研發工作,逐步形成劉東的第一個職場核心競爭力_棚.械研發工程技術。如今劉東在擁有機械研發工程技術核心競爭力的同時,另外擁有企業生產管理核心競爭力。可以預見到,從此以後阿東的職場路將會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