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東通過這件事情知道了,當公司倒閉後,一個沒有核心競爭力的職場人,在這個社會裏,寸步難行。並且隨著年齡越大,對職業發展也越來越不利。
對年輕人而言,擁有社會核心競爭力,是最重要的。讓自己在職業場上,擁有不敗之地的職業技能,是在職業場上生存的根本。在職業場上,如果一個人到了而立之年,還沒有形成自己的職場核心競爭力,那就一個危險的信號。而立之年是職場上的分水嶺,可以進一步發展的就能平步青雲了,不能發展的就隻能永遠在下邊了。現在社會的大學教育非常普及了,社會競爭也是非常激烈,語言早就不是核心競爭力了。如果你想在職業場中可以長期發展下去,就要有屬於自己的核心技能。就是屬於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這種技能一定要通過社會工作實踐的積累才可以得到,朝夕之間所得到的技能不能稱其為核心競爭力,這樣的競爭力,別人可以很輕鬆地獲得並且超越你。
核心競爭能力是職業人士生存的利器,是體現個人商業價值的重要依據。無論你在哪家企業任職,也不管該企業是否知名,作為職業達人,必須知道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和職業目標,並不斷積累和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同時加強執行力的培養,這樣才能成為在某個領域不可被他人替代的精英。
3.培養好的習慣
要想改變自己的命運,首先要改變自己的習慣,培養一個好習慣。一個壞習慣多於好習慣的人,他的人生是向下沉淪的;而一個好習慣多於壞習慣的人,他的每一天都是積極的、充滿活力的。
培根曾經這樣說過:“習慣是人生的主宰。”養成良好的習慣,會使你受益終生。
“早睡早起好習慣”這是一個對每個人來說都習以為常的一句話,但卻是一句非常有道理的話。
經過一整夜的休息,人的身體得到全麵的放鬆,精力充沛而且頭腦清醒,再加上早上空氣非常清新,這就比較適合人們進行鍛煉,這樣更有利於身體健康,但是也有人覺得進行充分的休息也是保持健康的關鍵,不管哪種觀點是正確的,但是有一點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人在早上起床後的精神狀態是最好的。
起得早並能很好的按計劃行事,安排一天的工作,那麼這個人的一天就是非常順利的一天,因為他走在了時間的前麵,安排好了自己的工作,而那些做事非常托拉的人,就會深受其害了,早早的做好準備,以一種飽滿和興奮的情緒積極的投入到一天的工作和學習中去,會有一種令人振奮的力量,使人一天都幹勁十足,那些晚起的人總說自己和早起的人做的事一樣多,這可能也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得不承認,早起的人,比晚起的人更加具有生機,幹勁更足,工作效率也更高。
培養一種勤奮的習慣也是你成功的基礎,隻有勤奮才能讓你把自己的才能充分發揮出來,獲得事業的成功,聖保羅告訴我們:“這是對你們的要求,誰要是不工作的話,他也不應該吃飯。”這句話是一句至理名言,任何一個身心健康的人,隻有勞動了,才有資格活在這世上。
勤,總是同“苦”字聯係在一起的。而甘於吃苦,一輩子勤奮努力,如果沒有一點韌性,是很難做到的。在我們勤奮工作的時候,盡管還沒得到成功的報答,卻已先磨練了自己的意誌,培養了自己的堅韌,這難道不是一種收獲嗎?
北宋史學家司馬光每天都早起,怕睡過頭,他給自己做了一個圓木的枕頭,枕這種枕頭,隻要稍微動一下,枕頭就滾開,頭就落在木靡上,人就會驚醒。司馬光把這個枕頭叫做“警枕”,意在警策自己;不可鬆懈懶惰。
“18世紀法國哲學家布豐25歲時定居巴黎。他有晚起的惰性,想克服,終未見效。後來他請了一個彪悍的仆人來監督自己。他和仆人講明:不管他晚上多遲睡覺,每天早上5點鍾必定把他叫醒,叫不醒他可以拖他起來,他要是發脾氣,仆人可以動武,如果仆人沒有做到要受罰。這位仆人忠於職守,終於使布豐每日清晨即起,看書、運動。
業精於勤而止於隋,勤奮從來就是一切成功者共有的品格。這個世界上沒有不勞而獲的東西,所有的一切都要靠你自己的雙手去努力創造。
有了勤奮的好習慣,就會有一個良好的時間觀念,每一個人都有二十四小時的時間,但是在這同樣的二十四小時裏,不同的人卻有著不同的收獲,老天爺隻會眷顧那些勤勞的人,時間是一筆無形的財富。你要學會充分利用它。浪費時間是可恥的,因為這是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它如流水,一去不複返。古語有雲: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可見我們的祖先早就意識到這個問題了。
朱自清曾在著名的散文《匆匆》裏這樣寫道:“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裏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裏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我覺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時,他便從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天黑時,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從我身上跨過,從我的腳邊飛過。等我睜開眼和太陽再見,這又算溜走了一日。我掩著麵歎息。但是新來日子的影子,又開始在歎息裏閃過了。”
赫胥黎曾很形象地說過:“時間是最不偏私的,給任何人都是24小時;同時時間也是最偏私的,給任何人都不是24小時。”時間的流逝是無情的,是可怕的,沒有任何人任何事物可以擋住他的腳步,而聰明的人總是會想方設法的把時間利用好,很多有成就的人都非常珍惜時間,曾經有人誇讚魯迅是天才,魯迅說,哪裏來的天才,我隻是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了寫作上。隻有懂得珍惜時間的人,才懂得生命的可貴;隻有懂得充分利用時間的人,才能取得更加驕人的成績。
一個良好的習慣能幫助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為通暢,而不良的習慣卻是我們失敗的主要原因,所以不管個人生活還是交際處世,我們都必須積極培養一個良好的習慣。
培根說過:“習慣是人生的主宰。”的確,良好的個人習慣的形成對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是極為重要的。不良的習慣會讓你終生受其害,而好的習慣,會幫助你一步步走向成功。綜觀古今中外,許多成功的人士之所以能夠成功,並不是因為他有多麼高的智商,而是良好的個人習慣成了他們的助推器。
美國的羅斯福總統是美國曆史上最有影響力的總統之一。人們在分析他成功經曆時發現,他的成功得益於他本身養成了許多好的習慣,而這使得他克服了很多的困難,最終成就了偉大的業績。
關於自己的習慣,羅斯福總統是這樣描述的:“隻有通過實踐鍛煉,人們才能夠真正獲得自製力。也隻有依靠慣性和反複的自我訓練,我們的神經才有可能得到完全控製。從反複努力和反複訓練的角度而言,自製力的培養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種習慣的形成。”
羅斯福總統很注意自身的修養,他曾羅列出自己13個最壞的習慣,然後堅持每段時間改正一個,最後終於把這些壞習慣統統改掉,他還注意體育鍛煉,使得自己養成了果斷堅毅的性格。也正因為如此,他才取得了一係列偉大的成就,他是美國曆史上最年輕的總統,並曾獲得諾貝爾和平獎。
一個人的習慣,通常能體現一個人的品格。一個好的習慣,有時也會成就一個人的事業。
美國福特公司名揚天下,不僅使美國汽車產業在世界獨占鼇頭,而且改變了整個美國的國民經濟狀況,誰又能想到該奇跡的創造者福特是因為一個小小的紙屑而進入公司的呢?那時,福特剛從大學畢業,他到一家公司應聘,一同應聘的幾個人學曆都比他高,在其他人麵試時,福特感到沒有希望了。當他敲門走進董事長辦公室時,發現門口的地上有一張紙,他很自然地彎腰把它撿了起來,看了看,原來是一張廢紙,就順手把它扔進了垃圾簍裏。董事長把這一切都看在了眼裏。福特剛說了一句話:“我是來應聘的福特。”董事長就發出了邀請:“很好,福特先生,你已經被我們錄用了。”這個讓福特感到驚異的決定,實際上源於那個不經意的動作。從此以後,福特開始了他的輝煌之路,直到把公司改名,讓福特汽車聞名全世界。
另一個例子是關於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的。40多年前,加加林乘坐“東方”號宇宙飛船進入太空遨遊了108分鍾,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宇航員。這個榮譽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的,他能在20多名宇航員中脫穎而出,是一個良好的習慣成就了他。在確定人選時,20個候選人實力相當。在學習之前,主設計師發現,在他們之中,隻有加加林一個人是脫了鞋進入機艙的,其實脫鞋進入機艙隻是他的習慣,他怕弄髒機艙。主設計師看到有人對他付出心血和汗水的飛船這麼愛護,當時是多麼感動啊,當即就決定讓加加林執行試飛任務。
不要小看這麼一個小小的細節,一個下意識的動作往往是出自。種習慣。一個好的習慣,有時真的可以改變你一生的命運!
還有一個故事,是這樣講的:一個人,家裏非常的窮,但他一直都夢想著有一天能過上很好的生活。有一天,他夢到自己見到了上帝,便對上帝說:“我一直都對您很虔誠,請您保佑我過上好的生活吧!”上帝想了想說:“好吧,那我就告訴你一個秘密:在世間有一塊小小的石子,叫點金石,它能將任何一種普通金屬變成金子。點金石現在就在黑海的海灘上,和成千上萬的與它看起來一模一樣的小石子混在一起,但秘密就在這兒。真正的點金石摸上去很溫暖,而普通的石子摸上去則是冰冷的。隻要你能找到它,那你就會過上幸福的生活了!”
這個人於是對上帝千恩萬謝,第二天一早醒來,便迫不及待地變賣了家中的所有財產,然後又買了一些簡單的裝備,收拾收拾上路了。他來到了黑海海邊,在海邊紮起了帳篷,便開始撿那些石子。
他知道,如果他撿起一塊普通的石子並且因為它摸上去很涼就將其扔在地上,他有可能幾百次都撿起同一塊石子。所以當他摸到冰涼的石子的時候,就將它們扔進大海。他這樣幹了一整天,結果卻一無所獲。第二天,他又開始工作,撿起一顆,涼的,然後扔進海裏。一天,一月,一年……他還是沒有找到那塊點金石,他每天就這樣撿著,摸著,扔著……
但是有一天,他撿到了一塊石子,而且這塊石子是溫暖的……但他隨手就把它扔進了海裏。他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那就是把他所撿到的石子統統扔進海裏,哪怕是他真正想要的那個已經來臨。
他還是那樣撿著、扔著,直到有一天,有人在帳篷裏發現了他的屍體。他這一生,從沒有過上他夢寐以求的那種生活,他隻是在不停地撿著石子。
你有什麼樣的習慣,就會導致什麼樣的人生。讓我們記住下麵這句話:播下一個行動,你將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你將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你將收獲一種命運。
4.職場經曆也有機會修正
現在的年輕夫妻不再喜歡獨門獨院的住宅了,就算是可以選擇小一點也會比較喜歡公寓式住宅。公寓式住宅不僅比較容易轉手出售,而且也不用在裝修上花很多精力,每隔幾年年換一換壁紙就行了。但是就算是這種看起來好像一點都不需要管理的公寓在十幾之後也會老化,換換壁紙根本就不能解決問題。比如由於管道陳舊,自來水開始變得渾濁,門窗也變形了,無法正常關閉。
這時周圍的居民就會提議重建房屋。尤其是在周圍有了新的公寓房屋建築出現,或是同一時期的公寓因為重建價格一路狂漲,那麼關於重建的議論就會在很多居民間傳得沸沸揚揚。
職業生涯和我們剛才說的問題一樣。從大學畢業以後到入職工作,可以按照已定好的職業規劃圖按部就班的做就行了。但是過幾年後就會發現,如果參照入職時候製定的職業規劃圖,早已經找不到最終的目標了,規劃圖上原有的路都封閉了,要麼就是已經有了新的問題。
有時會索性變更目的地。這張職業規劃圖就像你的一張地圖一樣,比如,出發時的目的是到綠洲,但是綠洲的水早就已經枯竭,這個綠洲也已經找不到從前的模樣了。同樣,職業或職場也是一樣的,特別是看到別的和自己同一時間入職的人找到了更好的工作,或通過出國留學或通過MBA畢業職業生涯得到成功的時候,就會覺得自己入職時的職業規劃就像那些破舊的公寓似的,希望重新建設。
但是重建工作比我們想象中得要複雜的多,要花費幾年的時間騰出來搬出去住,要自付一筆一大部分租金。資產價值雖然升值了,但是投資資金會套牢在房子上,沒有閑餘的資金是件很危險的事。加上現在社會經濟不景氣,政府從政策上嚴格控製房產的價格,那麼重建公寓也許根本就不是賺錢的買賣而也許會是個賠錢的賭局。在這些壓力下,人們開始把目光轉移到了房屋的改造上。最近報紙上經常能看到許多地方啟發重建受到阻礙,江南的樓市開始由重建轉向了房屋的改造。
職場情況也很一樣的。職場的重建就是改行。改行就意味著對過去的工作經曆全都否決。重新開始尋找新的領域,這種做法有一定的風險。把自己原來的工作成果全都放棄,以“年長的新員工”身份來到一個新的行業。“年長的新員工”除了年齡大,在職場中和那些職場新人一點差別都沒有,所以級別、工作內容、工資和福利等待遇都和那些年輕的職場新人一樣,同時還要和他們競爭才能在公司繼續生存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