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退休之前,要讓自己逐漸走出職場,從心態和身體方麵讓自己放鬆下來,為回歸家庭做準備。
1.學會在忙碌中釋放自己
當你快要走進退休者的行列,你是不是該在仍舊緊張忙碌的生活中偶爾停下來想一想,自己有多久沒有陪家人出去玩了,幾十年的職場生涯,讓你漸漸失去了人生的目標,每天都在和時間賽跑,忙碌讓你食欲不振,缺少睡眠,心髒病、高血壓、神經衰弱。
同時,我們還淡漠了親情、友情,還丟掉了許多自己的樂趣,比如讀書、下棋、旅遊。
英國的一位中年作家這樣寫道:雖然人類的身體並沒有發生變化,但現代人睡眠的時間卻越來越短了,睡眠質量也在下降,我們在年輕時應該這樣忙碌,但即將退休時,就應該把自己一點一點從這樣緊張的生活中解放出來,讓自己能為退休做好心理方麵的準備。
陸紹珩說:在塵世中奔波忙碌,容易生病,隻有病了,才能享受幾天清福,人生在世,要經常吟詩歌唱。有一位女士實在無法應付生活的忙碌緊張了,就去找心理醫生,她把自己起床後的事情向醫生描述了一番,其中一件事就是整理床,醫生建議他兩周不要收拾床,她試了試,結果她感覺自己輕鬆了許多。
到臨退休時,把工作表劃掉一部分,給自己留下必須留的時間和空間,定時就餐,按時睡覺,有時間與朋友約會,旅遊。
你要給自己要做的工作排個序,什麼事最重要,這樣才有助於你把握正確的生活軌道,如果有哪些工作或活動與你的生活衝突,就把它劃去。
海外華僑商人大多人愛玩麻將,這對他們來說並不是賭博,而是一種嗜好,放鬆身心,他們雖然玩麻將卻玩的很有分寸,有節製,他們把打麻將純粹當成一種遊戲,讓自己在工作之餘能享樂一下,輕鬆一下。
給大家介紹幾種休閑的方法,既不枯燥無味,又有利於身心健康:
1.學琴書畫唱歌,延續年輕時的夢想
夕陽就要西下,迎澤公園的湖水在晚霞裏泛著金光,不經意間常有琴聲歌聲傳來。不遠處,幾位老人坐在休閑椅上拉著二胡,拉一會兒唱一會兒,唱的大多是人們熟悉的老歌。雖然老人們的姿勢談不上優美了、技藝也不精湛,但是他們那種怡然自得的神情和那健康的微笑,質樸而又飽經滄桑的歌聲,都吸引著過往者的腳步。
一位退休老人說;;:“快退休的前一年,我就在想退休後的日子該怎麼過呢,看見有的老人退休後每天都泡在茶館裏靠打牌來消磨無聊的日子,其實那樣是非常不利於身心健康的。想來想去,還是學琴書畫唱歌吧,這是我年輕時的夢想。”於是他利用退休前的一年空閑的時間,常去老年大學聽聽課,偶爾去公園以琴會友,交了很多身手不凡的有同樣愛好的老年朋友。
2.學垂釣,物質精神雙豐收
“在垂釣中從來都不會感到疲倦,坐在座位上幾個小時都可以一動不動,也不會打瞌睡。日落收竿回到家,疲倦襲來,晚上又能睡一個好覺。”退休後的老張說,這就是退休空當年生活的體驗留給他的財富,並且一點點的積累到了今天,不隻讓他有了一個好的身體,還成就了他退休後豐富多彩的生活。
不管是柳宗元的“獨釣寒江雪”還是張誌和的“斜風細雨不須歸”,詩境中都能看出垂釣的魅力。不懼嚴寒,不怕風雨,甚至連回家都忘了,還能有什麼憂愁呢。已經從管理崗位上退下來5年的老鄭就是這樣的癡迷垂釣。“我從不喝酒不抽煙也不喜歡打牌,快退休的時候,我就琢磨著培養點啥愛好。看著院子裏從前退下來的老同事很長一段時間調整不過來的苦悶相,心裏就很不是滋味,我要盡快的打算好以後的退休生活。要是真等到退了下來,在家還不得把我憋壞了。”在這一點上,老鄭臨退休的前兩年就做好了打算。
3.旅遊。或是夫妻或是與朋友結伴到高山、到大海、到景區旅遊,到那些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景致宜人而從未去過的地方,讓美麗的大自然來淘治你的情操,淨化你的心靈,陶冶你的情操。最好別去自己去過的地方,以免觸景傷感。
4.要經常參加群體活動,如組織同學會、同事會、同鄉會、戰友會等等,還能參加其他老年群眾組織,增加和人交往的機會。這裏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應該積極主動的和青少年交往,就是人們常說的“忘年交”,這會讓你增加活力,青春永駐。如果是精力充沛,能夠參加諸如老年誌願者組織,開展一些助人為樂的公益活動更好。
美國的一個小鎮上,這裏的居民生活方式是這樣的,他們很少去做事,他們覺得如果你能自己分出一些閑暇,花上一小時或更短的時間什麼都不做,將會感到愉快和輕鬆,隻要堅持做下去,就一定能感受到身心的放鬆。
英國一位臨退休的經理人這樣說:“當我脫掉外套時,我全部的重擔都卸下來了,”我們除了要利用休假、旅遊和娛樂外,在辦公室裏找到“脫外套”的方法,還可以體味一下大腦的思維和感受,許多真正的成功者,在他們臨退休的日子裏都是忙裏偷閑的好手。
所以,我們要學會從緊張忙碌中把自己解放出來,給自己一個沒有煩惱和苦悶的環境,享受著休閑的樂趣,為美好的退休生活做足心理準備。
2.年輕時就應進行養老規劃
在人正值壯年的時候,會考慮養老的問題嗎?恐怕不會吧,工作時憑著一份穩定的工作可以過豐衣足食的生活,但是退休後呢?你有沒有想過,憑借著退休金能不能過上現在的生活?恐怕大部分的人回答的都是不是。
對於上班族來說,人生不同時期的理財需求和理財目標都不一樣,其中養老規劃是理財工作中特別重要的一個環節,在理財規劃中排在首位。有些三十多歲的年輕上班族都沒有去考慮一下養老的問題,但你應該能夠清醒地認識到,未來的養老金收入是絕對不能滿足我們的全部生活所需的。退休後如果想保持年輕時的生活水平,除基本的社會保障之外還要給自己籌備一大筆資金。也就是說,養老規劃越早越好,這樣的話就可以讓我們以較少的投入來換取退休後高品質的生活,同時也可以規避漫長人生曆程中的各種風險。
李小姐從事化妝品銷售工作,雖然收入在同行中算是非常高的了,但是她經常出差,生活也非常不規律,工作非常辛苦。因為擔心繁忙的工作會給身體健康帶來損害,李小姐就聽從了理財師的建議,為自己選購了一套包括重大疾病和住院醫療的健康保險:一是國壽康恒重大疾病保險,保險金額20萬元,年交保費7300元,交費年限是20年;二是國壽康寧終身保險,保險金額10萬元,年交保費7400元,交費年限是20年;三是附加住院醫療保險,保險金額5000元,年交保費260元,每年都交。每年合計交納保費是14960元。
這樣一來的話,李小姐就可以終身享有30萬元生命保障;然後是重大疾病保障,如果投保兩年後至70歲之前第一次患重大疾病,可以得到30萬元賠償金;70歲以後第一次患重大疾病,也可以得到20萬元賠償金;另外每年還能享受到最高5000元的住院醫療費用補償。
李小姐每年要交近1萬5千多元的保費,表麵看起來好像挺多的,其實這套健康險組合的保障範圍非常廣,又包括生命和健康保障兩個方麵,李小姐再也不用擔心生病後無力支付高昂的醫療費用了。
總而言之,如果你想在老年時期能過上安逸幸福的生活,上班族就必須要早作打算,等到年老體弱臨退何時再考慮恐怕已經來不及了。那麼,我們應如何為自己進行養老規劃呢?
1.盡量提準備
進行養老規劃就像登山一樣,如果25歲就開始進行養老規劃,不覺得有負擔沉重;如果40歲才開始進行養老規劃,也許就會會覺得有些吃力了,大汗淋漓才能登上頂峰;當然了,假如到50歲才開始規劃,恐怕會更加吃力,不能登上頂峰。
2.計算養老費用
上班族如果想要計算養老的費用,就要明確三個問題:預期壽命有多長?什麼時候退休?退休後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如果林先生今年30歲,估計退休年齡60歲,估計退休後再生活年數為30年,現在距離退休還有30年。如果他現在每月基本消費1500元,每年物價上漲率為4%,年利率為3%。退休後他的每月基本消費如果仍然保持相當於現在1500元的消費水準,那麼他需要的養老金為:1500元×(1+4%)×(1+3%)×12(個月)×30(年)=578448元。
3.建立養老賬戶
上班族也可以專門建立一個養老賬戶,每月拿出一定比例的工資存到這個賬戶上去,如每月300元或者600元,就像複利的神奇作用,久而久之,收益就非常可觀了。當然也可以采取定期定額購買基金的方法,回報要比儲蓄高一些。
3.製定理財方案
我們平時說的理財其實從某種意義上說並不隻是個人或是家庭財產的規劃和管理,它也是一種對於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規劃,這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如果你把自己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方式有一個很好的規劃和設計,那麼你的理財也就會變得非常得心應手。
上班族最可靠的養老金積累來源肯定就是工資了。在進行工資積累的同時,最好再進行一些科學投資,像基金、債券等。如果貨幣市場基金按平均年收益率2%預測,如果每月定期定額投資1500元,30年之後便可收到本利7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