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細腰宮裏露桃新,脈脈無言幾度春。至竟息亡緣底事,可憐金穀墜樓人。
絕句的精妙在首句,隻要第一句不同凡響,全詩就頓顯奇妙。因此古人雲“發句好尤難得”嚴羽:《滄浪詩話》。,《泊秦淮》第一句就十分了得,“煙籠寒水月籠沙”一句中兩個“籠”字,十分引人注目,煙、水、月、沙四景被兩個“籠”字巧妙溶接,令人有朦朧迷茫、濃厚凝重感。寫景即寫心。“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不知”,“猶”選用精巧。“商女不知”者,世人“不知”,世人不知有情可原,王公大臣乃至皇帝明知卻渾如不知罪不可恕!“猶”字含有詩人多少痛苦憂慮,表達出詩人對苟且偷生享樂者的深沉憤慨!譴責之意明矣!四句詩把人帶進了一種境界,並給人一種深刻的感觸,充分表現了作者精湛的技法、立意傷今,結句意顯。因泊舟秦淮而“近酒家”,因“近酒家”,而聞商女之音,因聞商女之音而傷感,自然天成,環環相扣又毫無斧鑿痕,讀之無處不借史傷今,但又議論不彰,委曲深折,耐人尋味。詠史絕句做到思想內容“出己意”,藝術表現“用意隱然”清吳喬:《圍爐詩話》。實在不易。然而杜牧卻做得極佳。《題桃花夫人廟》寫來含蓄蘊藉,不關議論而評價自在其中。息夫人的不幸遭遇和綠珠的反抗對比,譏刺雖不顯山露水,“尤得風人之者耳。”《甌北詩話》。如果對一弱女子進行指斥不免過分苛刻,詩人把指責轉化為對強勢的愛美、頌美,令讀者易於接受,詩意也升華到了更高境界。軟弱者誠然可憫,一死抗爭者更令人欽佩。此處對息夫人故事作了重新評價,一改傳統所論,更顯新穎獨到,含蓄自然、形象生動,令人回味無窮。
杜牧的詠史吊古絕句寓意在有意無意之間,在寫景繪形中已顯露其意。如《江南春》:
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前兩句既寫了江南春景的多姿多彩,又寫了它的廣闊無邊,共有六景:遼闊的江南大地,黃鶯的歡歌,綠樹叢中的紅花,水邊的村莊,依山而建的城郭,迎風招展的酒旗。這些意象互相映襯,交相輝映,這豐富多姿的景致,令人心旌搖蕩,神情向往。但是,明人楊慎說:“千裏鶯啼,誰人聽得?千裏綠映紅,誰人見得?若作十裏,則鶯啼綠紅之景,村郭、樓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升庵詩話》。何文煥曾反駁說:“即作十裏,亦未必盡聽得著,看得見。題雲《江南春》,江南方廣千裏,千裏之中,鶯啼而綠映焉,水村山郭無處無酒旗,四百八十寺樓台多在煙雨中也。此詩之意既廣,不得專指一處,故總而命曰《江南春》……”《曆代詩話考索》。,此駁斥極對,因為詩中所寫之景,是南方千裏廣袤的藝術概括,並非確指何處,隻有這樣才能表現出南方山水之秀、繁花似錦的自然景觀。這是晴朗之日的景象。後兩句主要表現了深邃迷離的江南景致的另一麵。煙雨茫茫中金碧輝煌、典宇重重的佛寺,給人以深邃飄渺之感,具有朦朧迷離的色彩,再加上“南朝”二字,更顯曆史色彩的悠遠厚重,令人遐想。四句詩,把江南山重水複、柳暗花明、色調斑斕的景致,極有層次的立體感表現了出來。詩中有靜有動聲色結合,山水映襯,景物大小的對比,綠樹紅花的映襯,表達了詩對江南勝景的讚美和神往,作者對多種自然景物的隨意調遣,任意搭配顯示了極高的技巧和手段,寓意從每一自然景觀的著色、聲音、映襯、多少上不自覺的溢處,顯出大手筆的手段。可見其匠心獨運,思致新奇。
除了詠史吊古絕句在晚唐獨樹一幟之外,杜牧的寫景酬唱絕句,令人千古傳唱者眾多,才俊雋永的風格令人品評不已。他的《清明》、《寄揚州韓綽判官》、《山行》、《贈別二首》、《念昔遊三首》、《沈下賢》、《秋夕》、《歎花》這些絕句繪景繪形,形象如畫,極富層次性;情思深曲蘊藉,發端情韻極高,清秀明朗高人一等。如《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