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開拓心靈世界的一代大師(1)(3 / 3)

茂陵劉郎秋風客,夜聞馬嘶曉無跡。畫欄桂樹懸秋香,三十六宮土花碧。

魏官牽車指千裏,東關酸風射眸子。空將漢月出宮門,憶君清淚如鉛水。

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攜盤獨出月荒涼,渭城已遠波聲小。

作為“唐諸王孫”的李賀,看到衰敗的唐王朝,盼著為國重興建功立業,沒承想,在京城長安四處碰壁,黯然神傷的離去。金銅仙人被搬遷並棄置霸城的遭遇,如同作者離開長安一樣,命運淒慘,一腔報效唐王朝的熱血就這樣被冷落了。寫金銅仙人的情感及傷神正是寫作者自己,作者的傷情正是通過金銅仙人來表現的。前四句寫韶華易逝,人生無常。就連漢武帝夢想長生不老也化為泡影,更何況一介書生呢,用誇張歎人生短暫,並將史書記載“重不可致,留於霸城”(《三國誌》注引《魏略》)的情節略去,而大力發揮了“金狄或泣”的神話傳說,並把自己的情感全部傾注在金銅仙人身上,使這一本就神奇而無生命之物更加富有人的情意,物與人、曆史與現實渾融為一,幻化出美麗的藝術境界。中間四句寫金銅仙人初離漢宮時淒婉的情態,通過金銅仙人的主觀感受,正麵寫金銅仙人,側麵描寫四周景物,詩意開闔動蕩,變幻多姿。金銅仙人依戀漢宮,恨別傷離的神情與人無異,是人性化的表現,而“鉛”水又與銅人身份相應,這又是他的“物性”,這些物性與人性相統一的巧妙手法,為我們描繪了物與人、物與神奇特而生動的藝術形象。末四句寫出城後途中的情景。“天若有情天亦老”的假想十分奇特,被司馬光稱為“其絕無對”。有力的烘托金銅仙人艱難的處境和淒苦的情懷,意境遼闊高遠,感情執著深沉。寫金銅仙人恨別傷離之情是借助於事物的聲音和形態來實現的,委婉而深沉的表現了金銅仙人“思悠悠,恨悠悠”的傷別情懷,這與詩人仕進無望、被迫離開長安時的心境是十分吻合的。全詩融描寫、敘述、抒情、誇張、比興、擬人、反襯各種手法於一體,人物內心活動十分細膩靈動,形象變化多端,設想奇妙新穎,通過金銅仙人這一“物”完美的流露了詩人自己懊喪失意的情緒,有力的再現了作者淒寒入骨髓的心境。

因為詩人自己坎坷不幸的遭遇,所以現實世界在他的心目中是冷漠無情的、殘酷不人道的。人類社會是“天迷迷,地密密。熊虺食人魂,雪霜斷人骨。嗾犬狺狺相索索,舐掌偏宜佩蘭客。……毒虯相視振金環,狻猊猰貐吐饞涎”(《公無出門》)。整個世界陰森恐怖,香草花朵一棵棵枯死,所有的蟲、鳥、魚、馬都是蒼老衰敗的,令人仰慕的竹柏桐桂都腐朽了,一個屍陳橫野的世界,一個令人沮喪的世界,由此我們可窺到詩人對社會失去希望的痛苦心靈。讀了他的詩,讓我們意識到,詩人的血如凝固了一樣,如冷血動物一般失去了生的渴望,對現實生活悲觀到了極點,對人生命運沒有任何希求,這就是詩人對現實世界的體驗。這一體驗更加重了他那顆冰冷的心,對唐王朝的不可救藥詩人完全心灰意冷了,不報任何希望了,所以他眼中的世界才會如此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