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開拓心靈世界的一代大師(2)(1 / 3)

為了表達他這顆寒冷枯寂的心靈,他的詩作具有了一種病態的幻想,他的想象力是非常獨特的,可說他的想象是飛騰的,思維也是飛騰的,天馬行空似的,一般人很難跟得上。杜牧在《李長吉歌詩序》中說:“鯨吸鼇擲,牛鬼蛇神,不足為其虛誕幻也”。可見,在他的詩中,怪誕的想象都能給人心驚肉跳的震懾。和他同為中唐詩人的韓愈的詩也最富於想象,但韓愈的想象五花八門,以醜為美,有著光怪陸離、富麗華贍的特征,隻是人為的痕跡太明顯。而李賀詩的想象是馳騁躍動的,一個意象忽然轉到另一個意象,令人的想象追索不及,意象表明何意令人不得而知。他往往從現實生活中常見的現象著手,加以提煉,而在他進行藝術的再創造時,始終保持著意象原有的具體性、鮮明性和生動性。他想象仙草是這樣種出的:“呼龍耕煙種瑤草”(《天上謠》),人們生活中習見的“吒牛耕地”,在他的筆下就幻化成神奇的景象“呼龍耕煙”了,另如,前人有很多寫馬的詩,李賀如再步別人後塵,肯定落入俗套,根據詩人的個性,這絕不是他的所想。果然詩人新發奇想、獨辟蹊徑:“向前敲瘦骨,猶自帶銅聲”(《馬詩》二十三首之四),敲骨騰響,居然作銅聲鏗鏘,真是聞所未聞;他寫一方紫色端硯:“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雲。”(《楊生青花紫石硯歌》)色如紫雲,“磨刀割紫雲”,如此幻想和誇張,寫出這樣奇特的詩句,別人沒有過,而李賀做到了。他想象太陽是一塊透明的玻璃,敲起來發出玻璃聲(《秦王飲酒》);鬼魂能點燈,燈光如漆般的光亮(《南山田中行》);箜篌之聲如昆山玉碎、鳳凰鳴叫、芙蓉泣露、石破天驚,這樂聲能使空山凝雲、江娥悲泣、老魚跳波、瘦蛟飛舞(《李憑箜篌引》)。李賀體察細致,感受敏銳的個性,使他十分明了怎樣的藝術形象才能使讀者的想象力最活躍靈動,為此,他的詩句具有新奇、含蓄而意境獨特的特征,常常是想別人不敢想,走別人沒有走過的路,選別人沒有選過的詞語,讓人感到李賀就是李賀,他的詩非別人所能為。這充分體現了他的創新精神。

在李賀的詩中,“通感”現象被他運用的諳熟,往往為新創詩句架起了騰飛的翅膀,給人醒目的新意,他的想象是別人無法想象得到的。他把現實生活中相似相關的感官的作用令其彼此相通,有機結合,產生一種特異的效果。如“銀浦流雲學水聲”(《天上謠》),河流嘩嘩作聲,那麼銀河也會嘩嘩作響嗎?作者在此說,星雲如水,沿著銀河的河床流淌,凝神諦聽,仿佛潺潺有聲,這是詩人仰望星空所見所感而生發的想象。“羲和敲日玻璃聲”(《秦王飲酒》)想象得更加怪誕了。羲和趕著六龍駕馭的日車巡遊,因懼怕秦王的劍光,驚慌地“敲日”逃走了,羲和不抽打六龍,卻抽打太陽,因日色如玻璃晶瑩閃亮,於是就想象敲擊太陽也如此,想象實在虛幻荒誕。“芙蓉泣露香蘭笑”(《李憑箜篌引》),對花的欣賞和香味隻能通過視覺、嗅覺來完成,詩人在這裏用來比喻樂器聲音的悲抑、歡快,不僅可聞,而且可睹。在《金銅仙人辭漢歌》裏有“東關酸風射眸子”、“憶君清淚如鉛水”的句子,用的都是通感。“酸”本來為味覺,詩人用來表達感覺,又轉而形容風,金銅仙人辭漢宮離開長安東關時寒風吹來,心酸鼻酸情酸的主觀感受由這一字顯現出來了,實在新奇巧妙;“鉛水”一詞比喻奇妙,以“鉛水”比仙人之淚,繪聲繪色地寫出了金銅仙人悲痛欲絕的傷情,內涵著傷心,心情沉重的如鉛水一般,這些想象別人是沒有過的,顯得出奇的新穎,創新精神和求索十分突出。

李賀的想象飄忽不定,跳躍跌宕,思致跨度極大,往往使常人難以尋覓其連續的脈絡,顯得思維活躍而跳蕩。他的詩中的想象意緒變化多端,時而低沉,時而亢奮,時而灰暗,時而豔麗,忽而天上,忽而人間,,忽而生人,忽而鬼神,反差極大,撲朔迷離,目不暇接,意象與意象之間似斷還連,千回百轉,互相勾連,使其藝術直覺和細微體驗鮮明地展現出來了。如《浩歌》兩句與兩句之間就是如此,一二句寫滄海桑田的巨變,三四句寫王母桃花千度開落,即使神仙也得死幾回,五六句寫春光明媚時的人間遊樂,七到八句寫箏人勸酒,由抑轉揚,既勸人,又勸己;十一二句寫平原君慧眼識英雄令人懷念,接著感歎人生易老,時不我待;最後兩句勉勵自己不要煩惱,對現實生活要充滿信心。全詩寫了這樣一種心境:感歎韶光變遷、哀怨人生不稱意、希望實現理想互相糾結,交織一起,這種形式別有一番詩意和情味。正是這種跳躍騰挪的思致形象的表現了詩人內心的意緒、感覺、幻覺、體驗,造成了對客觀事物本來特征的忽視,常人的思維邏輯被打亂了,又為中國詩壇開辟了一種新境界。有時,詩人為了出奇的效果,喜歡用偏重於枯寂幽僻的“老”、“死”、“瘦”、“枯”、“血”、“鬼”、“墳”等字詞給人以心理的刺激,讓人感受到詩中意象瘦硬、恨透、刺目的震動。如“青貍哭血寒狐死”(《神弦曲》)、“金虎蹙裘噴血斑”(《梁台古意》),“老魚跳波瘦蛟舞”(《李憑箜篌引》)、“秋墳鬼唱鮑家詩”(《秋來》),如此等等,令人目瞠心驚,幽淒冷豔,表現的都是怪怪奇奇,畸形陰晦的審美形態,這種審美形態源於詩人偏執、狹隘,幾乎變態了的精神世界,更是他求索追新、嘔心瀝血、精心錘煉的結果。李賀用詞“不按常規出牌”,不走常人走過的路,思維活動常常逸出天外,意象結構的古怪生新,著意於遣詞造句,這可能就是他意象創造新變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