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生活方式產生了截然不同的結果。
賴振元,龍元建設董事長。龍元建設的“元”取自賴振元的名字,而由於賴振元屬龍,龍元建設由此得名。雖然年近七十,漆黑的頭發和細嫩的皮膚,使賴振元看上去好像五十上下年紀。在這樣的年紀,賴振元依然每天早上七點半就和龍元建設的高管們召開例行早餐會;依然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他還會每天抽空去龍元建設中標的世界第一高樓——浦東環球金融貿易中心的工地上去看看。在2007年中國股市富豪排行榜上,他排第十名。
老年人工作了大半輩子,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技能,如果在自己的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退休後繼續為社會奉獻自己餘力,不僅有益於我們的社會發展,還有利於自己的身體健康。明智的老人會在自己各方麵條件都允許的情況下,繼續發揮餘熱,做到老有所為。
那麼老年人應該如何去做呢?
首先,老年人要大膽地走出去。“您都這麼大歲數了,操勞了大半輩子,退休了,就好好休息,不要再為了那幾個錢,累著自己……”其實老年人根本不用擔心別人說你為了錢,連命都不要了的話。退休了再去工作,是為了使自己的生活更有意義,更精彩。60歲是人生第二春的開始,是事業的頂峰時期,如果這個時候就退了下來,把自己放在家庭這樣一個小環境裏,就會出現像案例中的餘教授那樣的情況。其實很多的老年人不怕緊張的工作,最怕的就是整天閑著沒事幹,寂寞無聊,最終使自己的心態發生異常變化,使自己的人生的第二春草草了結。所以老年人要改變自己的思想,同時不要受世俗觀念的影響,要大膽地走出去,積極地去參加社會實踐,投身到自己所熱衷的事業中去,綻放人生的光彩。
其次,老有所為要選擇合適的方式。老年人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發揮餘熱的方式,不要強迫自己去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如果自己的身體狀況不允許,可以在家把自己的工作經驗、獨門絕技用著書立傳的方式寫出來;如果自己的身體允許的話,還可以到自己的單位,與年輕人一起感受工作帶來的快樂。這樣會使自己覺得充實而又有意義,心情也會舒暢起來。
還有擔當起教育孫輩們的重任。很多的老年人在教育自己的子女上很有辦法,把自己的子女培養得都很優秀,因此,退休後不妨繼續發揮自己在這方麵的優勢。老人幫子女帶孩子,可以使子女沒有後顧之憂,專心於自己的事業,還可以找回自己的一顆童心,使自己的心年輕起來,順便,還可以彌補很多當年在兒女身上留下的遺憾。老年人還可以在自己的小區開設輔導班,義務給孩子們講故事,陪孩子們玩,當然這都是在老年人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
心理專家溫馨提示:不是社會的累贅
老年人千萬不要把自己當成“廢人”,更不要把自己當成社會的累贅。老年人有不服老的精神,就要保持昂揚的鬥誌,要有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適度地發揮自己的餘熱,把自己生命的價值充分體現出來。老年人是社會最大的財富。
(第六節)與時代共舞
兒子有了媳婦就盼著趕快抱孫子,有了孫子就盼著孫子趕快娶媳婦,這是很多老年人的共同心態。80歲的李大爺也不例外,兒孫滿堂,三個孩子也都很孝順。大兒子的孫子大學畢業後在一家電腦公司找了一份不錯的工作,李大爺很是高興。於是天天盼著孫子能把女朋友帶回家讓他看看。
這天,孫子真的把女朋友帶了回來,可李大爺卻沒有想象中的高興。因為,孫子女朋友的頭發是卷的,而且還是黃色的,穿著打扮也很奇怪像個外國人,心中的壓抑和不悅立刻取代了那種企盼的愉悅。他想說又不敢說,心裏就莫名地急躁和煩惱。從那以後隻要是孫子帶女朋友回家,他就找理由出去散步,一直到很晚才回家。晚上睡覺時隻要是一想到孫子女朋友的頭發是黃色的,心口就賭得難受,睡不著覺,頭昏腦漲,有時血壓也升高。漸漸地,精神萎靡了,人也憔悴了很多。
老年人對於隔代人的事,應該用發展變化的眼光來看待,應該有較大的寬容度,隻要不是原則性問題也就不要追究得太徹底。睜開眼多看幸福的事,閉著眼多想快樂的事,也就一切煩惱都沒有了。而且老年人要接受新思想、新文化、新觀念,做到與時共進,才能使自己的心永遠年輕。